從最初的五行屬性,到生肖屬性,再到星座屬性,古往今來,劃分性格的類型,可有力的辯人識人,利于社交。幽默,可愛,沉默寡言...有太多形容性格類型的詞,簡簡單單幾個詞,其實難以披露人性,因為人的多樣性。對于人的個性化,去深入觀察會發(fā)現,所有的性格均屬極端,人完全無法了解另一個人,再深入的理解,也無法明白另一個人。其實我們能分類的不是性格,更準確的來說,是分類展現出來的行為方式。譬如1下廚2不下廚,1下餃子2不下餃子,1吃2不吃,假如分析緣由,需要了解過往,了解當下,從而更準確的判斷1和2。然而1和2或許只是一念之間,所以過于繁雜的琢磨是不存在實際意義的,所以不必了解緣由,不必分析,不必判斷。必順事態(tài)發(fā)展,必創(chuàng)造事態(tài)。明天充滿了太多的可能性,能抓住的只有今天,既然明天是無法意料,那么把握現在,順今天的事態(tài),創(chuàng)造控制明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