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闊別六年,杳無音訊,朕很是牽掛,朕知道你向來愛劍,故而準備了這柄在皇宮蓄養(yǎng)多年的符劍作為你歸家薄禮,如今卻被皇弟一劍劈爛,莫不是讓朕汗顏嗎?”立于太和殿前的天命之子,依舊面容和煦地望著云間劍神,輕笑著。
舊帝一共誕有皇子五位,公主四位,四位公主除長公主遠嫁江南,其余三位幾乎都嫁與京畿一代的名門望族。而皇子除如今登基稱帝的李嘉杰,被軟禁腹里的李延慶,李秋明,劍道魁首的李滄浪,還剩下一位皇子,尚在襁褓,自知命數將近的舊帝,賜名李承運。
“陛下,今日臣來只為在下陵前見先皇最后一面,陛下大可放心,待此事了去,臣與朗朗皇宮從此再無瓜葛?!睖胬藙w鞘,青衣憑空,卻也不跪,掃視著滿目鐵甲如螻蟻。
李嘉杰依舊在笑看著眼前的桀驁劍神,心中算計卻也頗多,宮中并非沒有能夠掣肘這位劍神的高人大拿,但是此人不比那二皇子和三皇子,若自己真讓人將這揚言只為盡孝道的新劍甲圍殺了,怕是江湖風聲難平。如今自己繼位不久,手腕鐵血,不能為己所用的治世能臣都已然扣上異黨罪名,打殺干凈,此番用人之際,藏虎臥龍的江湖便不能失心。
自春秋以來,名門貴臣鳳毛麟角,可江湖寒臣就如過江之鯽,滔滔不絕。如此一來,怕不是自己考慮掣肘劍神與否,而是自己從開始便已經被劍神所掣肘。李嘉杰心思重,無可奈何也是真無可奈何。
剛剛還黑云壓城的景象,已然開始淡去,天日重現,皇宮里外甲士如潮水退去,唯一不敢放松的便是隱藏在宮廷大內的高人們,劍神一言遠不足以護住皇帝周全。
后庭永壽殿內,滿殿縞素,一口檀香木制的棺材在大殿中靜臥,共計九十九盞長明燈排列在殿內閃爍。
方才青衣已經換了一襲素衣,披麻戴孝跪于棺材前,“父皇,不孝孩兒滄浪在此叩拜?!崩顪胬苏f得很慢,卻很重,叩拜聲很沉,一連二十拜,一歲便一拜?!案富?,此劍是滄浪八歲握劍那年,您親手贈與的。”李滄浪從身旁劍鞘抽出一劍,此劍并非滄浪,只是一柄極其平乏的枯劍,“滄浪還記得,父皇教導滄浪練劍時說,期待滄浪他日練劍有成,來教父皇才好,如今滄浪已成就陸地劍仙境界,可您為何不等滄浪回來見您最后一面?!?p> 曾經所有關于父皇的話,還有他的模樣,都在此刻傷心人的回憶里翻涌,李滄浪想起李陵親自喂自己喜歡吃的甜膩糕點,頓時淚流滿面,報劍哽咽。
永壽殿外,一位面目姣好卻也上了年紀的女子穿著麻孝,聽倒殿內傳來的哭泣聲,心底也是作痛。再三猶豫之下,還是選擇在門口等候。
等殿內一切平息時,殿外女子才輕聲入殿,看到李滄浪抱著劍倒在地上就這么沉沉睡去,給他尋了被子蓋上,留下一封書信放在李滄浪的懷里。
一夜過去再無人來,十年從未好好睡過一個覺的滄浪攏了攏身上的厚實的棉被,才恍惚著睜開眼睛起身。揣在自己懷里的信掉在地上,信上寫著:滄浪親啟。
拆開信封,里面藏著兩張信紙。
第一張寫自此刻已經躺在棺材里面的父皇,他說他知道滄浪一定會回來的,只是怕等不到那一天了,世人皆言李家有鴻鵠,卻是天妒英才,注定夭折,可是父皇不相信。李滄浪十四歲那年重病,孤身離開皇宮,杳無音訊。信中話語不提皇位權謀,只余感念之情拳拳,李滄浪看著看著不復昨日般哭啼,反而笑了,笑得很開心,大拇指在落款李陵處,反復磨搓了好久。
第二張信紙和封面的四字字跡一致,寫下這封信的人便是剛剛徘徊于殿外的女子,此人本名已無從考究,滄浪也只知道她姓吳,母親生前的婢女,自己早年起居都由她一手打理,算是他第二個母親,信中沒有什么多提,只是說她在宮里很好,讓滄浪有時間去看看他娘的墓。
李滄浪其實并非出生于皇宮,那年邊西將領姚長東勾結今西都皇族姜氏叛亂,占領孟陽,子夏,廣寧三關。后舊帝李陵御駕親征,僅半月便順利收復子夏,廣寧二關,一眾賊寇以七千兵力,退居孟陽附近的甘谷,姚長東手下有一年輕帥才,名為唐元浩。
此人在甘谷一役中大放異彩,,至今李陵還未明白甘谷四口的兵力分配和最后一錘定音的騎兵從何而來。山谷崎嶇不利騎兵沖刺,兵書上幾乎沒有什么山路大行騎兵的先例,唐元浩這一步是險棋卻更是一步好之又好的妙棋。以區(qū)區(qū)兩千甲士,五百騎兵,把近八千的官兵分別圍困在甘谷四口,逐個擊破。
率軍突圍的李陵失去音訊整整七天,等其回到軍中時,眾人只見陛下提著一顆血早已風干的人頭,正是那唐元浩。重整軍隊,收復孟陽,斬首逆賊后,李陵在邊西牧馬郡待了整整一年才重新返都,一并還帶回來一個嬰兒和婢女。
讀完信后的滄浪把信重新收好,留下那柄舊劍,靜悄悄地退出皇宮,世人不知其所蹤,直到叛軍兵臨城下,李滄浪仗劍守最后一片江山社稷至力竭戰(zhàn)死,最后遞出四劍“春水”“夏雷”“秋寂”“冬歸”成了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