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三妒津
小廟破落,灰頭土臉。
陳酒推開破破爛爛的廟門,剛一踏進(jìn)屋內(nèi),就抽了抽鼻子。
“什么味兒?好香?!?p> “呦,居然回來了?!?p> 何渭扭頭一看,嗓帶痰音,
“早上一睜眼就不見你小子的人,還以為是你嫌棄我這破廟,不告而別?!?p> “趁著朝霞紫氣,逛了幾圈,順便去西市吃了朝食?!?p> 陳酒將手里的木頭食盒放在何渭身前,
“西市阿羅約胡食店的駱駝奶水,聽說能補氣,適合老人,就買了些?!?p> “毛頭小子不知持家,居然去西市吃朝食,還買了這東西,得花多少錢啊?!?p> 何渭滿臉心疼,
“等以后到了耐不住的年紀(jì),沒家底娶婆娘,有你后悔的?!?p> “婆娘礙事,不娶,不娶。”
陳酒搖搖頭,卻是想到了真真和兆顏一家子,一時間有些唏噓。
“不娶?那是你不懂。”
何渭哈哈一笑,扭過頭,繼續(xù)伺候火坑。
陳酒看著架在火坑上的木蓋大鍋,聞著那股子四溢而出的香氣,眉頭一挑:
“這是什么?”
“熊肉?!?p> “熊?”陳酒表情古怪,“這里是長安城,你從哪兒找來的野獸?”
“嘿,可不是我找的,是這熊瞎子真瞎,自己送上門的?!焙挝纪永锾砹烁绢^。
“難不成是有熊自己敲門,主動送來肉食?”
陳酒想到了“外賣”這個詞,啞然失笑,
“若真是這樣,長安哪里還是天子皇城,豈不是成了魍魎野怪肆意橫行的妖都?”
“玩笑話,莫當(dāng)真。”
何渭擺了擺手,
“是個早年間救助過的獵戶,進(jìn)京賣野物,順路給我捎了些熊肉?!?p> “原來如此。來,我瞧瞧?!?p> 陳酒探出手去拿鍋蓋,指頭還沒落在裹著毛巾的木柄上,就被何渭一巴掌拍了回去。
“莫動!說起食用野味,老朽可比孟浪后生明白多了。這熊瞎子啊,細(xì)加烹飪,方能成就美食。五臟六腑凝結(jié)野氣,須得油煎;粗壯熊骨致密堅實,須得長熬;熊肉熊掌又嫩又彈,須得細(xì)煮。廟里頭就咱爺倆,今天只弄一鍋?!?p> 何渭給陳酒讓開位置,
“我去干會兒活,你盯著火候?!?p> “好說。”
陳酒接過了位子,從堆壘成一疊的木柴中抽出一根,撥弄著火坑。
竹紙折疊的格拉聲響起,何渭坐在一旁,開始著手制作蓮花燈。
上元節(jié)將近,屆時,滿城百姓都會在城內(nèi)的河渠中放置花燈,順流而下,用來憑吊逝去親人,求安康,祈福澤。
單憑一個小破廟的香火錢,何渭是維持不了基本生活的,平日里就順應(yīng)時節(jié),做些手工來補貼。
老廟祝腦子活泛,常在自家貨品上頭用便宜墨水繪些簡單的字句圖畫,大多是詩句、瑞獸之類,生意還算不錯。
陳酒撥弄著火焰,時不時回頭看一眼花燈,也覺得挺新鮮的。
玄鳥……
龍魚……
恒河沙愿,廣度人間……哦,好像是《地藏本愿經(jīng)》……
道士……
嗯,道士?
“何爺,你畫道士做什么?賣不出去吧?!?p> “覺得有趣,順手就畫上了?!?p> 何渭捂住嘴輕輕咳了咳,“賣不掉,大不了自己放唄,順著河一路漂啊漂,漂去冥府,這燈就算盡了使命?!?p> “唔,這樣啊。”
陳酒瞇了瞇眼睛,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柴火偶爾發(fā)出噼啪聲,和竹紙折疊、濃湯沸騰的聲音混雜在一起,很是煙火氣。
“快煮好咯?!?p> 過了段時間,何渭放下工具,揉了揉佝僂疏松的腰桿,嘎嘣嘎嘣的酥響,
“開鍋前的火候最緊要,我親手來弄。”
陳酒往旁邊挪了挪屁股,順手掏出不良簿,借著空當(dāng)開始翻看。
剛翻了幾頁,何渭掀開鍋蓋,一股裹挾著濃郁香氣的騰騰熱霧四下溢開,迎面撲向了臉頰。
陳酒本能向后一仰,手掌稍稍抖了抖,一頁紙張脫離了不良簿,向火坑里飄去。
“糟了……”
陳酒目光一緊,探手就去抓,那張紙卻先一步落在了一只布滿皺紋的枯槁巴掌里。
“你就算不是讀書人,也得愛惜文字啊?!?p> 何渭吹著被火舌舔痛的手背,白了眼陳酒,將紙張遞過去,同時順目一瞥,突然輕咦一聲,
“三妒津?”
陳酒接過紙頁,費力認(rèn)讀:
“城外有渡口,名三妒津。凡容貌俊秀者、身懷功名者、孝親敬長者,渡河將半,便風(fēng)波大作,傾覆渡船。死十?dāng)?shù)人,左近不敢往,立碑以禁之。閻帥數(shù)去,因其父母早亡,向無功名,相貌(劃掉),皆無功而返?!?p> “你這哪兒尋的志怪冊子?記載沒頭沒尾,太過簡陋。實際上啊,這三妒津,另有一段往事。”
“……”
陳酒等了一會兒,何渭卻沒有像昨天一樣繼續(xù)說下去,只是不停嘆氣悵然。
“何爺?”
“年紀(jì)大了,沒人照顧,連碗都端不穩(wěn),好慘吶?!焙挝紦u頭晃腦。
陳酒嘴角抽了抽,立即從鍋里舀出滿滿一碗,幾塊好肉堆在上頭,遞到何渭手里。
何渭吹了口熱氣,抿一小口,咂巴咂巴嘴,
“想聽?”
“很想?!?p> 陳酒點頭。
“唉,陳年舊事,本不愿再提,誰讓你懇求呢?!?p> 何渭看樣也已經(jīng)按捺不住,裝模作樣搖了搖頭,便打開了話匣子。
“五十年前,額,也好像是四十年前,三妒津還不叫三妒津,只是個尋常渡口?!?p> “那時,渡口邊上住著一戶艄公,是個勤懇人,也是個老實人,數(shù)年往來擺渡,童叟無欺,攢下了一份好口碑,也攢下了一份小家業(yè)。憑著擺渡來的錢,置辦了幾畝薄田,日子倒也還過得去?!?p> “但老實人容易挨欺負(fù),不是被人欺負(fù),就是被老天欺負(fù)。艄公的第一個兒子秦大……”
頓了頓,
“是個丑人?!?p> “啊?”陳酒一時沒太聽明白。
“不是一般的丑?!?p> 何渭吸溜了口湯汁,抹抹嘴巴,
“尋常的丑相,嘴歪,眼斜,缺耳,塌鼻,斷眉,占一個便是不幸,秦大卻占了四個,面目駭人非常,鄰里間甚至流言,說這是艄公上輩子犯了孽,報應(yīng)到子嗣上?!?p> “但艄公沒有嫌棄這個兒子,甚至賣田供他上了私塾?!?p> “艄公愛子,秦大倒也有些頭腦,學(xué)得不錯。只可惜大唐選官注重官容,讀書對于秦大而言是一條死路,艄公卻言,此舉不為做官,只為讓孩子明事理,知是非。”
“秦大年長幾歲,終于明白自己做的是無用功,便開始冒犯塾師,撕書毀卷。他把才智用在詭辯上,塾師也無可奈何。”
“艄公欲管教,可每次一要責(zé)打,秦大便開始撒潑,說艄公前世造孽,報應(yīng)卻落在了他身上,終究無濟(jì)于事?!?p> “等一下?!?p> 陳酒舉手打斷,
“前世報應(yīng)的言論,何來的?”
“講究因果輪回的,還有哪一家?”何渭反問,“我要是沒記錯,那時應(yīng)該是武周朝,武周奉什么啊?”
“懂了?!?p> 陳酒點點頭,“何爺請繼續(xù)。”
“許是天不絕人,艄公又生了一個兒子,就是秦二。這秦二和其兄全然不同,五官端正俊朗,而且文氣更勝一籌。塾師也贊他前途大好,頗有官相?!?p> “兩子差距如此大,艄公難免有所偏愛。也沒讓秦大罷學(xué),只是不再管教大兒子,將大半心思都放在了小兒子身上?!?p> “轉(zhuǎn)眼間,秦二郎二十四歲,已是小有名氣的賢才;秦大近三十,也做得一手尚可的詩書文章,但有‘賢才’在,誰看得著‘尚可’???”
“秦家二子同時傾心鄰戶的女兒,良才和朽木擺在面前,如何選擇,一目了然。鄰戶女兒開始與秦二私會,而秦大……”
何渭抿了抿嘴,一切盡在不言中。
“一日秦大提早回家,隔窗聽阿爺與塾師對話,原來是艄公年事已高,打算將渡船交托給秦大,秦二則會在塾師的舉薦下入長安城進(jìn)學(xué),準(zhǔn)備科舉?!?p> 何渭眼皮一抬,突然盯住陳酒,
“阿弟才運亨達(dá),做官有望,自己卻要當(dāng)個風(fēng)里來雨里去的艄公,靠賤業(yè)維生。若你是秦大,你會如何做???”
“離家便是?!?p> 陳酒干脆回答,“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何渭一怔,半晌,嘆氣,
“好氣魄,好灑脫。若是秦大當(dāng)時有你這股子灑脫的勁頭,或許就不會發(fā)生后來的慘事了?!?p> “慘事?”陳酒給了個臺階。
“那秦大妒火攻心,妒顏,妒才,妒阿爺另待,竟趁秦二和鄰戶女兒在河邊私會,先用石頭重?fù)簦謱⑺麄兺迫牒恿?,回去同人講,二人私奔而逃,不知去向。”
“艄公平白沒了好兒子,本就積勞成疾的身子骨,再也撐不下去,就此一病不起?!?p> “許是心神煎熬,艄公當(dāng)真信了那浮屠因果之說,要將全副身家都捐給寺院,只留給秦大一條渡舟?!?p> “秦大一不做二不休,用棉被將病榻上的艄公活生生悶死,對外只報了個病亡。”
“呵呵,”
何渭扯了扯唇角,
“若非秦二和鄰家女兒的尸骨被下游漁民撈出,恐怕就真讓這秦大瞞天過海了。畢竟,就連野獸也不食血親,殺父殺弟,嫉賢妒能,謀奪家產(chǎn),這哪是人之行徑?”
“秦大的罪事盡數(shù)敗露,被官府緝拿,倉皇間行船逃上河面,指天罵地,隨后跳河自盡?!?p> “也不知秦大懷揣什么奇異,片刻之后,河上驟起狂風(fēng)大浪,從此便有了三妒津?!?p> “此后,凡是容貌俊俏之人,無論男女,渡河便被風(fēng)浪擊翻;
凡真才實學(xué)之人,無論少長,都鎮(zhèn)不住腳下船舟;
凡孝順之人,陪長輩渡河,便聽陰聲詢問,保自己還是保長輩,最終只能活下一條性命?!?p> “長此以往,三妒津成了城外有名的邪渡。”
何渭舉碗將湯水喝完,長舒一口帶肉香的熱氣,
“陳酒,老朽講得口干舌燥,這個故事,你聽得如何???”
咬一口山風(fēng)
上章說要陪我一起熬夜的書友,讓我看到你們手里揮舞的推薦票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