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已經(jīng)快被逼瘋的秦王,再看看氣定神閑的秦用。
李斯和阿瑤突然發(fā)現(xiàn),這秦用的氣度,當(dāng)真不一般。
提起如此家國大事,竟能如此風(fēng)輕云淡。
要知道,他方才那個想法,雖然被駁回了,但那隨口一個辦法,卻也是當(dāng)初李斯千思萬想才想出來的。
想到這里,李斯更是不得不嘆服。
本以為自己入秦,若被重用,定能助秦王一統(tǒng)天下,橫掃六合。如今看來,比自己厲害的人還是出現(xiàn)了。
這一刻,李斯也不知道是該為秦王高興,還是該為自己悲哀。
著前面有個韓非,后面有個秦用,他覺得自己的處境越加尷尬,自己的未來,似乎也更加迷茫了。
“第二個法子也不難,建立在第一個法子的基礎(chǔ)上。還是那句話,如今的列國,情況并不比秦國好到哪里去,甚至于比秦國更加艱難!”
“如那齊國,其實早已沒有爭霸天下之心,如今更多的,就是與列國做生意而已?!?p> “而秦國,正是齊國最大的顧客。秦國能給齊國帶來的好處,是其余五國的總合。沒了秦國,齊國利益根基,瞬間塌陷一般,豈非自討苦吃?”
面對嬴政渴望的眼神,秦用也懶得賣關(guān)子,直接提出第二個辦法,道:“齊國如此,列國也是如此。比如趙國,年年戰(zhàn)亂,這邊與秦國打,那邊與匈奴打。如今,大部分的力量都用來壓制秦國,那邊匈奴戰(zhàn)場,同樣吃緊,你以為他撐得了多久?”
“魏國,庸庸碌碌,更不用說了,只要想辦法對付其他列國,這魏國被秦國打了百余年,早就心驚膽喪,說退也就退了!”
“接著便是韓國,朝秦暮楚,從無自己的主見。說句不好聽的,不和各國打好關(guān)系,韓國自己連飯都吃不上?!?p> “而這么多年,韓國雖然屢次與秦國作對,但哪一次不是第一個投降的?”
“說到底,韓國不過就是我大秦身邊的一條惡犬而已,你兇一點,它就得趴下!”
“最后是楚國和燕國,這燕國,除了挨打還是挨打,與齊趙之間可謂深仇大恨,你以為他們的關(guān)系真的無懈可擊嗎?”
“至于楚國,貴族之間,爭權(quán)奪勢,稍加挑撥,內(nèi)政不穩(wěn),隨時都得撤軍!”
“現(xiàn)在,你應(yīng)該知道,我說這些是什么意思了吧?”
秦用一番滔滔不絕,夸夸其談。
待得說完后,赫然發(fā)現(xiàn),面前的趙郎、木子,還有趙浪夫人已經(jīng)目瞪口呆望著自己。
他以為面前三人會意了自己的意思,卻不知道,這一刻,三人心中已經(jīng)是一次接這一次的震動。
尤其是李斯,只覺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秦用的第一個辦法,乃是半年前,他為秦王獻(xiàn)上的計策。
這第二個辦法,卻是他半年來,游走列國,看到的機會,在前些日子,方才獻(xiàn)上的計策。
這第一個法子倒也就罷了,第二個法子,可是自己的心血之作,如今,道秦用嘴里,說出來竟是這般輕而易舉,似乎這就是一個隨隨便便的法子一樣。
這不純屬在打擊人的嗎!
難道此人,真的已經(jīng)妖孽到這等程度了?
怕是韓非在這里,也無這般能耐吧,隨口一言,就找到了化解六國合縱的辦法!
“秦用,你的意思是,挑撥楚國,激怒齊王,聯(lián)合趙國,打壓燕國與魏國,最后逼迫韓國?”
嬴政在一陣目瞪口呆后,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不一樣,一點就透!”
秦用給了嬴政一個贊賞的眼神,笑著說道。
其實這個法子,根本就不是他想出來的,而是歷史上,面對此次的合縱攻秦,秦始皇用的就是這個辦法。
據(jù)說,這個辦法乃是李斯提出。
正是這個辦法,最終破解六國合縱,把韓國逼上了絕路,最終獻(xiàn)出韓非。
韓非來秦,留下巨作韓非子后,便悄然自盡而死。
如今,秦用完全就是招數(shù)全抄,把歷史上,李斯的這個辦法搬出來而已。
只是秦用不知道,在他面前的這三個人,正是歷史上,這件大事中的主角,如今的秦王嬴政,以及李斯。
只聽他繼續(xù)說道:“據(jù)我所知,趙國丞相郭開乃是一個十足小人,自私自利,卻深受趙王信任。只要能策動此人,完全可以讓趙國主動與我大秦結(jié)盟!”
“趙國的野心,從來不曾消減,他們絕對不介意看著我大秦蹂躪其他列國,而他趙國則專心攻打燕國!”
“接著挑撥楚國,楚國一旦內(nèi)亂,自顧不暇,便只有撤軍一條路可走?!?p> “如此一來,六國合縱,便只剩下四家!”
“而另一邊,如今的齊王利益受損,豈能心中不鬧。只要稍加刺激,我大秦與齊國向來沒有利益之爭,只有利益往來,他自然會撤軍,與我大秦再度交好!”
“而燕國那邊,趙國兵臨城下,結(jié)果又會如何?他除了退兵自保,別無選擇!”
“到此,六國合縱,唯有韓魏,韓國見狀,第一時間就得求饒。到時候,我秦國想怎么做,還不是我秦國說了算?”
說到這里,秦用的這個辦法算是徹底揭露了。
他一臉笑意的看著面前趙郎,道:“你覺得如此,列國合縱,我大秦可破否?”
嬴政心中震撼,不得不感嘆,果然是大才。
李斯費盡心思的謀劃,到他嘴里,如此輕而易舉就說出來了。
倘若不是清楚秦用的背景,他甚至都會懷疑,這絕對是某國國寶級別的大臣。
這一出出的計謀,簡直用得淋漓盡致。
“倘若如此,六國合縱必破!”
這次,嬴政并沒有駁回秦用的計劃。
因為在李斯提出這個計劃的時候,他其實已經(jīng)同意了十之七八,只是還想知道,秦用這里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而已。
于是,在給出肯定的答復(fù)后,嬴政克制了一下心中的驚駭,穩(wěn)住心緒,故作好奇,又問道:“如此,前兩個法子已經(jīng)說出,只是不知道這第三個法子放到最后壓軸,是否更加精妙。秦用,你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