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高中的這三年是精彩紛呈的,絢麗的。從一個以為高中為目標而沖刺的初中生,到以大學為目標的高中生是每一個學生的必須所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在初中我自認為還是童年,那時候的我還是稚氣未脫的當然我相信大多數的同學都是這樣,但是自從上了高中進入這個圈子,第一次離家一星期的感覺是孤寂的在一個新的圈子里,互相不認識,有軍訓,雖然不像大學的那樣正規(guī)但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我們這些寄宿學生的第一次離家的心情。我不知道別人怎么想,但上高中的我是第一次長時間的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一個人過這一星期。在軍訓的壓力下雖然強度不是太高,也會使我暫時沒有了時間去想家,而是想著怎么應付明天。
在軍訓后的一星期才真正開始了高中的學習與生活。沒有了軍訓的煩惱,就開始對自己的家所擁有的悠然愜意與自由開始了向往,軍訓時在宿舍的第一晚是疲憊中睡去的,然而沒有了軍訓的疲憊,一天在板凳上度過,雖然學習有點費腦子但比軍訓好多了。晚上下自習沒有了那種疲憊,自然而然睡意就沒有那么的濃郁了,和還沒有多好關系的舍友沒有什么可以聊的話題一個人只能在離家10公里的床上輾轉反側。
夜已深,記得那晚在床上想了很多,現(xiàn)在三年了對于那晚具體想的什么大概忘記的差不多了,無非是沒上高中時的種種事情,唯一記得的是要和同學舍友們處好關系,但我這個人過于靦腆,但幸好有個開朗的上鋪,在后來的夜里我們會聊很多的話題,比如班上那個女生長的漂亮,哪個同學的學習成績怎么怎么的好,有多么的努力,某個方程怎么解,題怎么算,太子及賓客宴其事著怎么翻譯,李白不是詩人而是刺客,露娜的大招怎么月下無限連等等許多。
這個學校美曰其名是半封閉式的管理方式,當然這是對寄宿生來說的,跑校生就不一樣了。住校生的話,還是要在食堂里吃飯的。說到食堂的話,無非就是那些阿姨們手抖一抖,菜沒了,我想只要是學校的食堂,無外乎就是這種這個樣子吧!我們的食堂關鍵飯菜也沒有多么好,發(fā)黃的白菜,有點發(fā)黑的菜花,煮熟的土豆絲拌上辣椒醬,然后夾在焦的面餅子里,就買3塊錢,還有發(fā)黃的菜瓜,咬不動的芹菜,和稀泥一樣的豆腐塊。這樣的菜高三的我們還搶不上,那些個阿姨手里的勺子還一直抖。哈哈笑死我了。還有就是食堂里面的商店,一根火腿腸一塊五,同學們沒有人買,直到后來快過期了,然后開始一塊錢買。外面三塊五的雞腿,食堂商店就買五塊,也沒人買,偶然有一個問了問,然后悻悻放回去了,也是到快要過期時,就抄到飯菜里面,真是有頭腦啊。學校外面的商店有達利園,里面就有達森園,外面有脈動,里面就有它兄弟常動,外面有奧利奧,里面就有給力奧。這些盜版貨的名字笑死我了,哈哈哈。牛肉拉面只有面,沒有拉和肉,壓面機壓的面,碗里香菜都非常少,別說肉了。量還非常少。有肉有菜量多的情況下只會出現(xiàn)在校領導的碗里,或者是上面領導檢查的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