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入道門不由己
對于高高在上的修士來說,世俗凡人猶如草芥!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說的乃是天地看待萬物都是一樣,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差,一切隨其自然發(fā)展。
這句話真的是眾生平等嗎?
既然眾生平等,又何來低賤卑微的芻狗?
天地的確沒有仁愛,把萬物都當作草扎而成的祭品,一視同仁。
將生命比作芻狗一樣,祭祀前尊榮至上,繁花似錦,祭祀后回歸草芥之身,使命結束,便可以肆意踐踏,棄之焚之?
秦無空自小詠讀《道德經(jīng)》,凡事萬物講究無為不爭。
可是入了這修煉界,他卻豁然明白,他并不想做一只芻狗!
他不想按照芻狗的命運去延續(xù),修煉界的所有修士皆是如此,都是與天爭命,為求長生,與人爭斗,為求長存!
唯有去爭,唯有去搶,才能不做芻狗!
秦無空心思如海涌,雜念若瀑懸。
明心自鑒,道心堅定!
秦無空睜開雙眼,剛剛一瞬間,差點兒走火入魔,入了此道,莫問前路,唯有一爭!
剎那間,秦無空頓覺體內(nèi)真元肆意,暴漲幾分,「煉氣境」二層水到渠成,居然就這么突破了!
秦無空沒想到,自己居然會在一次明悟中突破,當真是驚喜萬分。
這幾年深受幼年時期所學的道家傳統(tǒng)文化影響,讓他奮勇之心一直被壓抑,反而在這吃人不吐骨頭的修煉界中畏手畏腳。
今日的明悟,卻是讓他徹底明白,自己并非甘愿做一只芻狗!
直到此時,秦無空方才明白,青云老道彌留之際的一生感慨,是為何意!
當真是:一入道門不由己,爭殺奪掠非本意,唯有避世得清寧,卻把長生拒門外。
好一句一入道門不由己,不愿做芻狗,不由己也得為之!
長生怎可拒之門外?
避世終究難逃一死,唯有與天爭,與人斗,才可入得長生門!
心性得到莫名升華,境界意外得到提升,秦無空也不打算繼續(xù)在此閉關了,這次的收獲遠超預期。
太玄庚金劍飛出,將天花板上九個凹陷的窟窿絞碎,剎那間整個吊頂轟然塌下。
秦無空表情憤怒,找到前臺,一陣投訴,驚恐到極致地夸張神情,誓要舉報消協(xié)來解決此事。
最終,秦無空成功退回半個月房費,還提拎著一籃子水果,在老板千恩萬謝地抱歉中悄然離去。
不是秦無空缺德,而是他不得不如此作為,否則,就顯得太不正常了。
當然,時下他也沒錢賠償,這堆爛兮兮的后遺問題。
秦無空乘坐高鐵離開,前往武都市,他有個大學同學在那里,家里是做古玩玉石之類的生意。
這些年,秦無空也是因為他的緣故,才能以極其低廉的價格,收購到一些玉石使用。
這次雖然收獲頗豐,但都是見不得光的東西。
就連太玄庚金劍,都被他用秘法重新煉鑄了一遍,其上的陣法都做了略微的調(diào)整。
只要不遇見真正的鑄造者,一般人是難以察覺出端倪的。
秦無空此次嶺南之行,手中的玉石、符箓都是消耗頗多,卻是需要再次補充。
出站之后,越過廣場,漫步天橋,便到了站前古玩一條街,這是武都市最大的古董、玉石、書畫等各種雜玩交易中心,
在全國都頗有名氣。
天色漸暗,即便是火車站前,人潮也開始稀疏歸家,有些店鋪都已拉下了閘門,擺地攤的也開始在小心的收攏著自己的商品。
秦無空熟悉地來到一間裝修古樸的臨街店面,正是大學同學齊文軒家開得博古閣。
正兒八經(jīng)來說,齊文軒也算是一名富二代,祖輩都是搞收藏的,家里真正有價值的古董不少。
耳熏目染之下,齊文軒也深得此道,大學畢業(yè)之后干脆就回到了家中,繼承了祖業(yè),偶爾外出撿貨,平時在店做個掌柜,日子卻是過得好不瀟灑。
“文軒,好久不見!”秦無空進入店面,就看見了茶臺上認真抹擦一件古玉配件的齊文軒。
“嘿,居然是你小子,來也不跟我說一聲,幸好我在店里。”齊文軒聞言抬頭,眼中閃過一抹驚喜。
秦無空和齊文軒是大學同學,更是半年的舍友。
后來從山中回歸之后,秦無空為了方便修煉,獨自搬到校外租房,卻不影響兩人的同舍之情。
再加之秦無空熟讀宗門典籍,所學頗雜,對于很多古代器物的見識亦是不凡,相互之間還會有所探討,故而兩人的交情,反而日漸深厚。
“呵呵,我看你朋友圈了,定位就在店里,就沒有提前給你說了?!鼻責o空沒有任何拘束,自顧拉開了一張椅子坐下。
“嘖嘖,你居然也會刷朋友圈,都快半年沒見你了吧,畢業(yè)后就不見了蹤影,去哪浪了?”齊文軒笑道。
“旅游去了,你知道我的性子,祖國大好河山不能沒有我!”秦無空亦是笑道,只有和大學同學在一起時,他才像個俗人。
“嗨,你就是夠瀟灑,不過我也外出了一趟旅游,去的阿壩州,順便收了一些小玩意兒,其中一件特別有意思,一起掌掌眼?”齊文軒忽然想到什么,卻是興奮不已。
“呵呵,樂意之至,難得有你覺得有意思的玩意!”秦無空也是好奇。
齊文軒微笑聳聳肩,起身卻是先將店門給拉下,然后才帶著秦無空進了里屋。
齊文軒也不避諱,直接在一處磚墻死角點按了一個機關,一個半米立方大小的暗格彈了開來,里面赫然藏了一個保險柜。
齊文軒扭轉(zhuǎn)密輪,輸入密碼,咔的一聲,保險柜打開,小心翼翼從中取出一件青銅色的法鈴,密密麻麻地刻滿了經(jīng)文和圖案。
這是一件藏傳佛教法器法鈴,形狀為喇叭口,手柄呈半根金剛杵形狀,內(nèi)有鈴舌,外面刻有各種圖案。
在藏傳的秘語中,法鈴有著深刻的內(nèi)涵,鈴象征著般若,它通常與金剛杵結合使用,下部相當于佛語:金剛在其心中。
秦無空小心接過仔細打量,這是一件密宗降魔金剛杵鈴,是將金剛杵和金剛鈴結合起來的一種法器。
金剛杵象征降魔障,金剛鈴喻得佛之法鼓雷音,以震懾妖邪魔煞。
金剛杵代表陽性,金剛鈴代表陰性,陰陽合一法力無邊。
這件降魔金剛杵鈴通體青銅鑄造,柄端九股金剛杵連扎,有佛家九轉(zhuǎn)之意,九股之中環(huán)抱四尊佛像,四周有異獸盤踞,下部是一個魔王頭。
乃是典型的「九轉(zhuǎn)降魔金剛杵鈴」造型,杵柄之間還有大小十二層仰覆蓮臺,下端是鐘形的金剛鈴,中間有舌,手搖發(fā)音,清脆悠遠,貫通心神。
的確是件難得的密宗法器,就以古董價值來說,怕是不菲。
最讓秦無空有些意外的卻是,剛剛搖動之間,居然可以讓他的心神也能瞬間感到安寧,這絕不是普通的一件世俗法器。
秦無空頓時明白,齊文軒剛剛所言何意,他并非修煉之人,或許不清楚此物的不凡,估計也就是覺得鈴聲悅耳,心生安寧,故覺得神奇。
聞羲
本書比較慢熱,描繪比較細膩,遲早會很浪,喜歡的書友可以先收藏,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