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黃石三問
黃石公笑道:“小友莫急,先讓老夫救治傷者?!?p> 話畢,黃石公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滕卜面前。
他伸出樹皮般干枯的手掌撫向滕卜后背。
數(shù)縷白色霧氣從滕卜后背蒸騰而起。
他蒼白的面孔逐漸變得紅潤起來。
黃石公一邊施為,一邊說道:“說來慚愧。
小友之所以受傷,還是因為老朽貪睡。
我本應(yīng)現(xiàn)身指點你們進入山洞。
幸虧那位強壯的小哥將我喚醒……?!?p> 強壯小哥自然是指烏遜。
不多時,滕卜傷勢痊愈,起身致謝,然后灰溜溜地走到了眾人后面。
想必是吃過魯莽的苦頭之后,不敢再冒尖。
“咳咳!”
黃石公干咳一聲。
“列子:介于老子與莊子之間的道家學(xué)派重要傳承人物。
道家創(chuàng)始于老子,發(fā)展于列子,而大成于莊子。
其思想主張存在《列子》書中。
列子最早提出混沌生成四個階段思想;
《易緯》中: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以及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個階段,就是采用了《列子》學(xué)說的系統(tǒng)。
《列子》概要,早已鐫刻在結(jié)界入口的石碑之上,想必大家已經(jīng)看到。”
金鱗默默點頭。
《列子》中的“天體運動說”“地動說”“宇宙無限說”等學(xué)說,都遠遠早于西方的同類學(xué)說。
甚至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科學(xué)、哲學(xué)著作。
“你們可以以個人為單位,也可以分為若干隊伍,來回答老夫的問題。
我會根據(jù)你們的答案判定你們應(yīng)該進入的山洞品階。
三洞之中,以天階最高;
地階次之,再次為人階。
不同的品階對應(yīng)的機緣亦不相同。
但也并非絕對,一切要看個人的際遇,接下來就是老夫的問題了?!?p> “黃石三問,第一問:眾神永生,不死不滅,其后代血脈覺醒,也可輕易活上萬載。
眾神繁衍至今,理應(yīng)無窮無盡。
但是,盤古開天辟地之后,女媧創(chuàng)造人類。
人類壽命不足百歲,卻可以遍地開花結(jié)果,獨享人間。
即便天神遷怒人間,干旱、洪水、瘟疫都不能阻斷人類的繁衍。
為何永生的神看上去并不永生,而脆弱的人類卻生生不息?”
黃石公笑看眾青年。
十八位青年已經(jīng)分為四個隊伍。
燭骨兒、滕卜、滕經(jīng)堂為一組。
元鳳四脈自成一組。
四方龍族、黃檀府為一組。
金鱗、虞芊芊等六人為一組。
“前輩!”
黑龍族墨鳴丹嗡聲說道:“龍族墨鳴丹答題?!秉S石公微微點頭,袖袍一揮,一道無形的光罩便將他與墨鳴丹籠罩其內(nèi)。
二人的對話也被徹底隔絕。
“眾神之間不乏爭斗,動輒便會魂飛魄散,甚至于圣者湮滅也極有可能。
封神之戰(zhàn),僅僅萬仙陣便殺戮神仙上萬名。
況且修真不易,清心寡欲,不近女色,這些都不利于繁殖后代。
所以神仙看上去很少,凡人多如牛毛。
晚輩答題完畢!”
黃石公聽完,微笑不語,他隨手撤去光罩。
接下來又有元鳳四脈和燭骨兒兩個隊伍先后答題,最后輪到金鱗。
“《列子》開篇中提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
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
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撸瑹o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
不生者疑獨,不化者往復(fù)。
往復(fù),其際不可終。
疑獨,其道不可窮。
日: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
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謂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
……
大意是:創(chuàng)造萬物者,不生不死,變化萬物者永不變化。
生命可以自行產(chǎn)生;自行變化;自己形成意識、智慧、力量;
生命會消減衰落,也會生長旺盛。
所謂生生不息,循環(huán)不已,深合陰陽之意。
人類的生老病死,便是如此。
所以人類可以繁衍不息。
神有無限的生命,也可以理解成沒有生命。
所謂:有生不生,有化不化,正是這個意思?!?p> 金鱗。
“葉公子回答精妙,與正解分毫不差!”
金鱗點點頭回到隊伍之中。
“黃石三問,第二問。
為何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我來回答!”
鯤鵬族元江大步走出。
元江生的高大威猛,兩條粗壯的大腿猶如兩根盤龍柱一般。
他一步跨到黃石公面前。
“說到一,就要從盤古開天辟地說起。
起初天地混沌便是一,盤古一斧子劈開混沌,從而一分為二。
濁氣下降為地,清氣上升為天。
這便是道生一,一生二。
盤古屹立天地之間,身化萬物。
便是二生三,三生萬物?!?p> 黃石公點點頭,示意元江退下。
然后便是燭骨兒、青倩倩作答。
最后是金鱗。
“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陰陽以統(tǒng)天地。
夫有形者生于無形,則天地安從生?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見氣也;
太初者,氣之始也;
太始者,形之始也;
太素者,質(zhì)之始也。
氣形質(zhì)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
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日易也。
易無形埒,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
九變者,究也,乃復(fù)變而為一。
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沖和氣者為人;
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
大意是:
圣人憑借陰陽二氣來統(tǒng)御天地萬物。
一切都是從虛無中變化而來。
天地萬物的形成,分為四個階段: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
所謂太易,是指靈氣沒有出現(xiàn)時的狀態(tài);
所謂太初,是指靈氣開始出現(xiàn)時的狀態(tài);
所謂太始,是指靈氣化形的狀態(tài);
所謂太素,是指靈氣化為實質(zhì)的狀態(tài)。
形、氣兼?zhèn)?,沒有分離,叫做混沌。
所謂混沌,說的是萬物渾然,沒有分開,即盤古開天地之前。
也稱為易。
易:混沌無形,變化為一,一變化而成為七,七變化而成為九。
九乃是窮盡。
窮盡之后便是九九歸一,再次變化為一。
一是形狀變化的開始。
清氣上浮成為天,濁氣下沉成為地,中和之氣化為生命。
天地萬物由此變化而生?!?p> 黃石公聽完,滿意地點點頭。
……
“黃石三問,第三問:
《三字經(jīng)》: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才指天、地、人。
天干代表天機道,地支代表地脈道,藏干代表人間道。
三才之中,天為大。
譬如眼前的三道門,誰都想進天字門。
正所謂天命不可違,為何我們不聽天由命,斬掉地、人兩才,獨尊天道?”
嘗試過前面兩個問題后,青年們變得非常謹慎,紛紛沉思起來。
更有甚者開始默默地回憶《列子》的內(nèi)容。
金鱗見無人作答,上前說道:“子列子曰:天地?zé)o全功,圣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
故天職生覆,地職形載,圣職教化,物職所宜。
然則天有所短,地有所長,圣有所否,物有所通。
何則?
生覆者不能形載,形載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違所宜,宜定者不出所位。
故天地之道,非陰則陽;
圣人之教,非仁則義;
萬物之宜,非柔則剛;
此皆隨所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
故有生者,有生生者;
有形者,有形形者;
有聲者,有聲聲者;
有色者,有色色者;
……
能陰能陽,能柔能剛,能短能長,能圓能方,能生能死,
……
能玄能黃,能甘能苦。
無知也,無能也,而無不知也,而無不能也。
大意是:
天地不是萬能的,圣人不是無所不知的,萬物各得其所。
所以,天的職責(zé)在于庇佑蒼生;
地的職責(zé)在于供養(yǎng)萬物;
圣人的職責(zé)在于教化引導(dǎo);
萬物各有其適用的場所。
如此,天有所短,地有所長,圣人難免也有茫然之時,萬物總有適用之時。
這是因為,庇佑者不能供養(yǎng),供養(yǎng)者不能教化……
所以,天地之間,非陰即陽。
圣人的教化,不是仁便是義;
萬物根本,不是柔便是剛;
可以縮短,也可以延長;
可以是圓,也可以是方,可以生,也可以死。
可以上浮,也可以下沉;
總之,他看似渾然不知,全不在乎,抑或并不重要。
但卻又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妙,精妙!”
黃石公一拍大腿。
“金公子真大才也!”
……
半晌后。
黃石三問考核完畢。
黃石公雙手背負,來回踱步。
不知何時,他的手中多出四枚令牌。
一枚金色令牌,兩枚銀色令牌,一枚灰色令牌。
他走到金鱗面前,拍了拍金鱗的肩膀。
“金公子,老夫十分看好你,這枚金令就交給你了。
太白山試煉,金令大有用處?!?p> 金鱗點點頭,接過一枚金色令牌。
還剩三枚令牌。
黃石公大手一揚,令牌分別射向三組隊伍。
燭骨兒、五方龍族,分別得到一枚銀色令牌。
元鳳四脈得到一枚灰色令牌。
“令牌名曰:靈犀令。
持金色靈犀令者可以走入天階洞府內(nèi)。
持銀色令牌者可以走入地階洞府內(nèi)。
持灰色令牌者只能進入人階洞府。
不同的洞府機緣也不盡相同。
天階機緣最是豐厚,人階最末。
一旦有人走錯洞府,后果……,你們剛才也看到了。
希望你們好自為之。
奧!”
黃石公猛然想起了什么。
“太白山中不只有造化珠,更有一枚洛河令。
但是,洛河令現(xiàn)世有一個苛刻的條件。
那就是必須有金色靈犀令出現(xiàn)。
值得一提的是:洛河令擇主而行,胡亂搶奪只會徒生煩惱。
不同顏色的令牌對洛河令有不同的吸引力。
金色令牌猶為勝之。”
話畢!
眾人同時看向了金鱗手中的金色靈犀令,貪婪的目光暴露無遺。
他們恨不得將令牌搶奪過來。
但此時黃石公在場,多有不便。
眾人只得悻悻地轉(zhuǎn)過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