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洋芋花費不了多少時間,只要火塘里面的炭火燒旺了,十多分鐘就好。
擦得金黃的洋芋就擺在大家面前,漢子招呼大家一起吃,不夠再去燒:“我們老農(nóng)民家,其他沒有,就洋芋多!”說著哈哈大笑了起來,這句打趣的話即是實情,也是一種自嘲。停在張揚耳朵中卻有另外一番滋味在其中。
要是放在2000年之后,尤其是2008年以后,就算人家有你也不一定吃得到,就算是現(xiàn)在也只是在農(nóng)村你可以有這個待遇,放在那些自以為是的城市人那里,你看都別想看。所以說,現(xiàn)在農(nóng)村其實正是最淳樸也是最好客的時候。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幾乎跌到冰點,甚至就住在對門的人都一輩子不相識,大家各人忙于自己的生計,對別人漠不關(guān)心,從道德層面上將,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的國內(nèi),完全是人情冷漠,道德徹底淪喪,從這個層面上將,城市化進程和經(jīng)濟大發(fā)展帶來的社會傷害不是一般的大。
張揚隨手拿起一個洋芋,吹吹,一口咬上去,剛燒出來的還有些燙,張揚不管這些了,哈著氣,拿起小姑娘剛拿出來的筷子,夾起一筷子蓮花白酸菜塞進嘴巴里面,降降溫,把嘴巴里面的洋芋咽下去,然后才笑道:“楊家莊現(xiàn)在平均一個人怕有五十多畝土地吧?這么多土地,忙不過來??!”
漢子笑笑:“不止,大概在七十畝左右,肯定忙不過來嘛,過去主要就是種玉米,小麥,大麥、還有就是洋芋,洋芋大部分就是用來養(yǎng)豬賺點錢,玉米那些上完公余糧,剩下的就是磨成玉米面,一部分人吃,一部分還是喂豬!”
養(yǎng)豬這項副業(yè)在很長一段時間支撐著農(nóng)村的日常開銷。
“那有沒有想過把土地租出去,自己出去打工,這些年外出打工的人開始多了起來!”張揚說。
男子搖搖頭,“租出去租金不高,一畝也就在五六塊錢,誰來租?種玉米遇到年成不好,肯定是要虧本的!至于出去打工的人,倒是聽說了,深圳那邊去的人最多,但我們現(xiàn)在這種年齡怎么出去,拖家?guī)Э诘?,出不去!”漢子眼神中有些悲涼的味道,這正是當前農(nóng)村最大的問題。
現(xiàn)在人們還顧忌拖家?guī)Э?,出不去,再過幾年,隨著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全國經(jīng)濟發(fā)展提速,大力朝小康生活邁進,所有人都被這股滾滾洪流裹挾在其中,身不由己的跟隨著前進。
在聊天中,張揚才知道眼前的魁梧漢子竟然是楊家莊的村長,在張揚的印象中,這時候的村長和支書大多是村子里面比較有威望的、老成持重的年齡偏大一些的人擔(dān)任,直到二十一世紀之后,當村長和支書成為了搖錢樹之后,這種傳統(tǒng)的選舉方法被徹底顛覆,而是以宗族勢力或者社會背景,更直接一些的就是家中拿得出錢來賄選的或者拳頭硬的有赫澀會背景的才能干上村主任。
在張揚覺得眼前這個四十歲左右的漢子是村長有些奇怪的時候,漢子和邊上坐著的幾個村民,甚至駕駛員老林都在心中權(quán)衡,原本以為這兩個人會是以年長一些那個為主的,沒想到是眼前這個看上去只有二十一二歲的小伙子居于主導(dǎo)地位的。
當然,看穿是一回事,說出來就有些不合適了,畢竟大家只是萍水相逢而已。
大家各自揣著懷疑和猜測,接著說其他話題,張揚很健談,接著把話題扯到烤煙上面,漢子對此也是頗多感觸,“這栽種烤煙是目前農(nóng)民最大的收益,也是唯一能見現(xiàn)錢的東西,可里面道道還是太多!”
不用說,張揚對里面的貓膩一清二楚,他雖然沒有專職栽種過烤煙,可家里面哥哥姐姐家包括父母都是栽種烤煙的,他如何不知道其中的一些貓膩,如果仔細算起來,農(nóng)民的工時費一個工一分錢都算不到。
終于,在最后一個洋芋被消滅掉的時候,四點一刻的時候,張福生帶著張航出現(xiàn)在村長家院子里面。一看父親和大哥來了,張揚把手上的最后一嘴洋芋塞進嘴巴里面,站起身來拍拍手,“剛才說過價的幾位咱們把豬上車,然后結(jié)款!”
幾個剛才說定價格的人紛紛從座位上站起來跟著張揚往院落下面走去,張揚轉(zhuǎn)身和漢子告別,“謝謝,打攪了!”
漢子笑笑:“沒事,以后來了還來坐!”漢子也不是太過熱情的那種人,一方面習(xí)慣使然,俗話說上門即是客,這個道理深入人心,另外一方面,從剛才的閑談中,漢子敏銳的捕捉到一些東西,以他在村子里的地位來說,至少算是見過世面的人,直覺告訴他,這個小伙子不一般,以后說不定真的還會再相見。所以兩人相互都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
錢送到了,張揚看張福生和張航的臉色就知道,這爺兒倆受老氣了,不用說肯定是價格被壓得太低。但管不了那么多了,張揚知道,如果現(xiàn)在就畏首畏尾的,那今生就什么都別想了。
他是清楚自己的斤兩的,更知道自己家的狀況,要說自己有什么經(jīng)天緯地、驚艷絕才,那純粹是騙人的鬼話,就算是重生回來,那些所謂的見識和經(jīng)驗,甚至那些所謂的先知,仔細推敲的話,都是虛假的。
畢竟前世渾渾噩噩的度過的那些年,就窩在工廠里面,一切都是茶余飯后的閑聊中道聽途說,甚至有些是被動接受的事,所以今生他才會選擇老老實實的扎根農(nóng)村,從販豬開始做起,這是他唯一能夠使用的金手指。
相信天道酬勤,任何事都需要自己百分之百的去付出,才會有收獲,只有這樣,這輩子才不至于走前世的老路,這輩子的生活才會幸福一些,這也就是他的第一目標只是盡快帶領(lǐng)全家奔小康。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他的對生活的期望也就是讓一家人能夠衣食無憂,不用為錢顛沛流離,四處奔波,也就是小富即安即可。
這邊先前說定的幾家的豬都裝上車子,駕駛員開車往前面走去,張揚和二哥接著在村中吆喝,此刻夕陽已經(jīng)斜斜的掛在遠處的大山頂上,得要加快速度了。
張揚和張啟一路吆喝著,在村子中間的大路上,一個三十出頭的壯實漢子大聲喊道:“嘿,買豬的,來看看我家這兩頭豬!”
張揚答應(yīng)一聲,和二哥往那漢子所在的地方走過去。漢子打開豬圈門,兩頭肥壯高大的黑豬在豬圈里面吭哧吭哧的喘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