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 猶豫就會敗北
如今,范文程找上門,他也只好接過話頭。
本來對于這樣的事情他也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作為一個合格的紈绔子弟,他想來充當家里的吉祥物和花瓶,誰能想到會被人當成是高人?
可是既然問到他的頭上,那也只好趕鴨子上架。
王登鵬清清嗓子,“從商業(yè)的手段來說,既然別人要買一個東西,那么搶他的就是了。
搶他的東西怎么辦?要么就是直接硬搶,要么就是比別人出價錢更高?!?p> 對此寧完我反對道,“對于察哈爾部的人來說,搶他們的東西那比登天還難。他們一個個,都是屬貔貅的!”
“生搶不行,倒是可以用商業(yè)手段,如果出價錢更高的話,就算是他們和大明已經(jīng)達成了協(xié)議,那么有人出的錢更多,他們肯定也更加樂意?!?p> 不就是拼錢么?
這個事情王登鵬擅長!
那和去逛窯子,爭窯姐兒有什么區(qū)別?
看誰材大器粗就是!
范文誠想了想,好像也沒有更好的主意,這樣也只好這樣辦。
他說,“大漢,好像也只有這種方法可以試試看了?!?p> 黃臺吉沉思片刻,好吧。
寧玩我,本來不打算繼續(xù)參與這件事。
但是聽完王登鵬的話,他依舊覺得這樣做好像不合適。
“大漢,雖然在軍隊上我們要比南蠻子要強上很多。
但如果真的要拼雙方財力的話,我們還要差不少。
如果說我們和他們競相抬價的話,那么最后可能失敗的是我們。
現(xiàn)在我們偷偷的在背后運行著其他的事情,如果因為這個被占用了資金來源,那么得不償失啊?!?p> 寧完我說的其他的事情,黃臺吉當然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因為他們策劃著準備要去對大明展開行動。
既然要打仗的話,肯定需要經(jīng)費。
現(xiàn)在手里邊倒是有一些錢。
如果說在收購羊毛的事情上花掉了的話,還來不及及時的周轉,那么很有可能打仗就沒有軍費了。
現(xiàn)在明軍內部正在進行整合。
正是趁這個時候給他們進行打擊,讓他們的計劃破碎,才更好執(zhí)行下一步。
如果說是放棄這樣一個打擊的機會,或者說他們的整合成功。
或者說他們此次因為沒有錢帶來的打擊失敗。
對于以后的行動造成直接的影響的話,那么將是得不償失。
說起來,剛開始袁崇煥離開遼東的時候,黃臺吉心里還有些竊喜。
可是經(jīng)過范文程、寧完我的思考和討論,再結合從大明傳來的消息,他們意識到真正得到好處的其實是大明!
本來,以為新皇帝出的是昏招,誰曾想,人家才是高手!
因為修筑關寧錦防線。要消耗大量的錢財。不管是袁崇煥還是孫承宗,他們都是舍得花錢的主。
面上看,雖然關寧錦防線修筑的很好。
但實際上卻牽制了明庭大量的財政來源。
現(xiàn)如今,明朝皇帝意識到了問題。斷了關寧錦防線的修建。
所以說他們必須要展開一次行動,讓明朝上下意識到他們的決策是錯誤的。
需要重新改變,再次回到修筑關寧錦防線的道路上。
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要做兩件事情。
一件事情是需要讓現(xiàn)在的遼東和山海關遭遇一次失敗。
二件事情就是攪黃袁崇煥和林丹汗之間的貿易。
要讓大明上下都知道袁崇煥不適合在那里。
遼東的失敗和宣府大同的失敗。
可以讓人們意識到必須要讓袁崇煥再次回到遼東。
那樣的話,不管大明能掙多少錢,都會被關寧錦防線這個吞金獸所吞噬。
如此以來,他們就能回到原來的道路上一一步一步蠶食大明!
其實王登鵬根本就沒有想這么多。
那就是隨口說了一下要通過價格來打壓別人。
想到范文誠和寧完我能做這么多的延伸解釋。
這樣一來,黃臺吉就認為王登鵬其實有著非同尋常的能力。
或許王登坤是一個合格的商人,但是王登鵬除了是一個商人之外,更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謀士。
于是他滿臉和藹的對王登鵬說。
“那些南蠻子對不起你的兄長,將他逼死。
不過放心,以后在我大金你就是座上賓。
只要本汗掌握著權力,就少不了你的吃香的喝辣的。”
其實王東鵬本來心里還有些發(fā)虛。
但是聽黃臺吉這么一說,心里突然間敞亮起來。
吃香的喝辣的,那當然更好了,如果每天都能睡新的、夜夜當新郎的話,那自然最好。
幾個人商量的熱鬧,卻忽略了另一個。
“哼~我當是什么!”
代善有些不高興,冷哼一聲。
剛才讓他發(fā)言的時候他不發(fā),現(xiàn)在別人出好了主意,他卻來。
“臣覺得王登鵬的主意不妥。
我大金準備隨后就對南蠻子用兵。
現(xiàn)在花錢在羊毛上,我們得不到任何用處,只是為了阻擊南蠻子。
那并不合適,也并非是我大金勇士所擅長。
其說,在這樣我們沒有主導權的戰(zhàn)場上,
不如主動出擊將那些錢用作軍費,我們去打他媽的?!?p> 代善是一個有勇有謀之人,但是自從上次的事情之后。
他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總想和黃臺吉唱對臺戲。
對此,黃臺吉沉思不語。
其實他也明白代善的話,那代表了更多女真人的意思。
也就是因為現(xiàn)在有范文程,寧完我這兩個人。所以他更加贊成王登鵬的意見。
要是將其他幾個貝勒叫過來,或者是其他的將領叫來。
他們肯定會支持代善的看法。
但是現(xiàn)在去打仗的話,真的有勝算嗎?
黃臺吉可并不覺得。
寧錦防線雖然修的好,但是只有那么一條路,南蠻子想要增援也很難。
同樣的道理,他們放棄了關寧錦防線,之后收縮進了山海關。
那么難題就交給自己軍隊這一邊。
后金軍走遼西走廊到山海關城下也得不到支援。
那個時候勝負之數(shù),還要另說。
其實這個時候他才悲觀的意識到。
袁崇煥換位之后。
在經(jīng)濟上和戰(zhàn)爭上都沒有必勝的把握。
甚至來說連超過五成的勝率都沒有。
但是……
從他老子十三副鎧甲起兵到如今,不都是搏一搏的結果?
猶豫就會敗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