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的好友成輔端被杖殺之時,正是他審問罪犯之時,何其諷刺。
成輔端生前慘遭嚴刑拷打,卻一點也沒透露李寧、李振、紀逸等人。
李寧顧不上責怪李振、紀逸私自行動,因為正是他授意搞壞李實的名聲,自己也難辭其咎。
李寧沒想到城中的難民尚且如此群情激憤,難以控制。他隨后就去城外的長樂驛,不能再出差錯。
長樂驛已經(jīng)容納了很多災(zāi)民,必須嚴格管理,以防作奸犯科之人。
李寧以前去灞橋驛就是因為,京兆尹李實命神策軍堵在那里。難民們得不到救濟自然躁動不安,甚至為非作歹,四處強搶。
李寧到了灞橋驛,立刻施粥建鵬才勉強穩(wěn)住局勢,而后他將難民分成有勞力的壯丁和沒有勞力的婦孺老幼,分開管理。有勞力的壯丁陸續(xù)前往難民安置點王家村,參與修建房舍,婦孺老幼則在原地接受賑濟。
王家村是李寧選中的賑濟難民之所,所以先派有勞力的難民去修建房舍。
李寧在王家村不是修建簡單的遮風避雨之鵬,他建造的是正宗的混凝土房屋。要想建造混凝土房屋,必須要有水泥。
李寧有了六大生意之后,并沒有因此停止發(fā)明的步伐,他把目光鎖定在了水泥之上。
當時皇帝李適正打算重修大明宮,李寧也知道今后將有一場大旱災(zāi),肯定需要大批建造房屋,所以他才想發(fā)明水泥。
水泥制作方法需把石灰石、硅石等堅硬的原料磨成粉,再和粘土粉一起高溫燒成熟料,再把熟料和鐵礦渣、石膏一同研磨便可。
水泥的制作方法并不困難,最重要的是掌握各種原料的具體配方。李寧只知道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其它加多加少并不清楚,他畢竟不是理科生。
石灰石、硅石、粘土、鐵礦渣、石膏這些材料都簡單易得,李寧便讓手下的人立即著手驗證。
李寧主通過一次次調(diào)整原料比例,不斷試驗水泥的凝結(jié)效果,最終掌握了土法制水泥的大概配方。
單是掌握水泥配比,李寧就花費了半年多時間,正好難民出現(xiàn)的九月份實驗成功。
于是他便派人加進時間煉制。不過,水泥“二磨一燒”的制作方法很費勞力,需要大量工人。
李寧這段時間所產(chǎn)的水泥全部用在了賑災(zāi)的修棚建舍之上,讓不少難民住上了堅實的好房屋。
但難民越來越多,長樂驛根本無法安置這么多人,于是李寧就選中了王家村作為賑濟之所。
王家村在浐河與灞河交匯之地、白鹿原北麓,大概是后世紡織城地鐵站的位置。
此處之北便是驛道,乃是西去長安的必經(jīng)驛道,西有浐河西岸著名的長樂驛,東北有灞水東岸著名的灞橋驛。
此處水源豐富,受災(zāi)最輕,驛道兩側(cè)已有不少店鋪,人流眾多,較為興旺。但因為長樂驛和灞橋驛的緣故,并沒有過多發(fā)展。
李寧很早就看中此地,私下花重金買下了不少田產(chǎn)。如今,他在驛道之南的王家村大批建造房屋、店鋪,準備規(guī)劃成一座大型鄉(xiāng)邑,聯(lián)通長樂驛和灞橋驛。
不過,李寧的水泥作坊燒制水泥僅有三個月,加上賑災(zāi)建棚四處使用,已經(jīng)所剩不多了。他又在王家村修建了一個水泥作坊,保證這里修建房舍所需。
王家村聚集了大量民眾,難民們紛紛為自己的新家園不遺余力得干活。此處現(xiàn)在雖然雜亂不堪,但日后絕對是一大鄉(xiāng)邑,建個小城都不是問題。
就在王家村如火如荼的興建時,長安城內(nèi)一波政治斗爭悄然發(fā)生了。
李寧實際上在審問作亂的賊子時,已經(jīng)問出了幕后主使乃是京兆尹李實。但他向皇帝稟告時卻只說是京兆少尹王銷。
李寧怎能不止這是一次對付李實的好機會,但他仔細思考后,還是決定先把李實的得力下屬王銷扳倒。他深知李實此人和曾經(jīng)的裴延齡一樣,都是察言觀色、手腕高明之輩。
李實獻上巨額進奉、吹噓下雨功勞、欺上瞞下,極善阿諛奉承。偏偏他能懲治匪患、穩(wěn)定物價、組織祈雨、全力賑災(zāi),很有能力。
李寧自知就算把他閑扯進來,他也有托身之法。倒不如直接斷其臂膀,引起皇帝猜疑。
如今李實,暗中讓投效他的監(jiān)察御史崔薳上書提議,說今年災(zāi)禍頻生,應(yīng)該立宰相,穩(wěn)定大局。
現(xiàn)在朝中擔任宰相的只有魏國公賈耽、司空杜佑。賈耽年事已高,不理朝政,杜佑兼任太清宮使,又是京兆杜氏的領(lǐng)頭之人,自家之人難以平衡。
而且二人均不在中書省和門下省任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的宰相崔損二個月前去世,而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的宰相齊抗,七月份患病改任太子賓客。
中書省和門下省都沒有最高長官,因此李實才通過皇帝有了宰相之權(quán)。以前,皇帝雖不舉行朝會,但中書省和門下省都是有最高長官的,如今干脆沒有了。
現(xiàn)在難民增多,諸事繁雜,李適覺得身體好像不如從前了,也覺得是時候立個宰相了替他分憂了。
不過監(jiān)察御史崔薳在上書夸贊京兆尹李實,說他能擔大任。
原來,崔薳是和韓愈一起被李實舉薦,才當?shù)谋O(jiān)察御史。所以,此時才會投桃報李,寫了提議立宰相的奏疏。
在立宰相這件大事上,皇帝可不會聽信小小監(jiān)察御史之言。他找上了寵信的宰相杜佑,詢問他的意見道:“愛卿認為,朝中何人能領(lǐng)中書門下?”
司空杜佑聽出皇帝有立宰相之意很高興,終于有人能替他分憂。這段時間朝中大事都是他一人掌管,累得不行。
于是,杜佑欣然答應(yīng)道:“中書、門下久無侍郎,確實不妥。不知陛下屬意何人?”
李適笑著回道:“京兆李卿機敏有才,朕覺甚好?!?p> 杜佑并不喜歡借著皇帝威勢指手畫腳的李實,于是順著皇帝的話道:“嗣道王卻有才干,太常卿高公忠正無私、吏部鄭侍郎清正廉潔、戶部王尚書謹慎周密、兵部顧尚書仁義寬簡,均是可堪大任之人。”
李適回道:“正是不知如何任命,特來求教司空。”
杜佑又打太極道:“微臣亦難以決斷,朝中人才濟濟,不如請諸位大臣商議一番。”
于是,皇帝李適下令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員前往延英殿議事。此次雖不是正經(jīng)的朝會,但五品以上官員議事堪比朝會了。
李適關(guān)閉朝會后,遇到大事多是在延英殿召集宰相大臣議事。上次正經(jīng)在宣政殿開朝會還是吐蕃使者進貢的時候。
此次議事五品以上官員全部參與,朝臣們紛紛猜測有何大事發(fā)生?
李寧當時在王家村,突然收到劉禹錫來信,說他從同僚崔薳處聽說陛下要立李實宰相的小道消息。
李寧立刻回城內(nèi),去大明宮找他祖父太子李誦去了。按他后世對這段歷史的了解,李實肯定沒做成宰相,任宰相應(yīng)是高郢和鄭鄭珣瑜。但穿越這是事都能發(fā)生,指不定有什么變故呢。
李寧在少陽院,故意氣哄哄得對他祖父李誦說:“阿翁,千萬不能讓李實當上宰相,他殘害百姓、誣陷阿父,很壞很壞?!?p> 李誦自然答應(yīng)了李寧,因為他知道舒王李誼經(jīng)常拉攏李實,二人私下關(guān)系匪淺,他決不能讓李實坐上宰相之位。
博帶青衫
新書求收藏推薦!希望大家喜歡李寧、支持正版閱讀! 感謝嗚喵王00、大人53、學(xué)海書山路等讀者昨天投了推薦票! 本書讀者群:770786318,歡迎大家進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