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港步行至一湖邊四下觀察,但見黃沙消逝,煙波蕩漾著山形塔影,恰如一顆遺落在綠色絲綢之中的藍寶石。少頃,但聽周遭風聲鶴唳,幾道漆黑的身影紛至沓來,速度之快宛若流星滑墜,隱隱約約眇眇忽忽。
“我去,一股濃烈的煞氣撲面而來,令人渾身難受。此種氣息不像是尋常人類所有,以我這些日子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來看,倒像是深埋于地底的魔氣。莫非這里是魔界的老巢,那我此行豈不是自投羅網(wǎng),嗚呼哀哉?!?p> 正當解港沉吟思索之際,一道道暗紅色的鬼爪飛逐至他魁梧身前。只見他低聲淺笑,隨即輕抬右手用午朽劍抵擋對方這凜冽的攻勢。
“哼,解港,今日吾等便要報你過去弒殺兄弟之血海深仇,你是逃不掉的!”
氣竭聲嘶之音自天際綿延不絕,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而那陣陣黑影看不清蹤跡,一時間不知究竟是人是鬼。解港來不及猶豫,他將源源不斷的清冥戰(zhàn)意傾入進午朽劍,霎時間,一束束粗細均勻的光柱,把飄蕩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得通亮。
“現(xiàn)在,我可以再給你們一次機會好好考慮,到底是要執(zhí)意殺我,還是從此隱居在這詭異森林,不問世事?!?p> 話還未畢,黑影們渾然一體,并爆發(fā)出更強大的煞氣與清冥戰(zhàn)意互相制衡。顯然,同帶有刻骨仇恨的敵人溝通,毫無用處,此刻唯有展現(xiàn)自身真正實力,方可震懾對手。
午朽劍緊握在手,解港自是嚴陣以待。由于尚不清楚對方人數(shù)多少,他只得下意識調(diào)整自身位置,避免陷入黑影的重重包圍當中。倏而,一道耀眼的電光把天空和大地照得通亮,猶如一柄利斧,劈開云霧。那一瞬間,只有它的光芒傾覆風雨,映紅大地。
解港當即使出渾身解數(shù)才勉強抵擋住這來路不明的可怖雷劫,而那群黑影顯然卻沒有這么幸運,但見四具干尸靜悄悄的躺在湖水旁邊,了無生氣。此情此景,當真是一朝春雷山間歿,花落人亡兩不知。
在吊唁逝者之后,解港將死人挖土掩埋隨后仰天長嘆。他但憑余音望去,那雷劫好似來自泰山之巔那顆天外隕石,詭異至極當真令人匪夷所思。
原來這四人為獲得無敵之力,受夢魘誘惑便觸碰了這塊天外隕鐵。而它好似擁有妖化人類本性的奇用,為妖界一族寄生人界提供現(xiàn)實軀殼。解港同午朽劍心照不宣,若不將此塊隕石赫然摧毀,人界必將面臨千災(zāi)百難。
同一時間魏賴大夢初醒,他隨曹操等人敗退揚州,已有一段時日。這妖力龐大,竟覆蓋半片北境。心悸之余,他竟惦起玄武,雖然它是四神獸之一,人界無敵的存在,但其本身實力大不如前又是單兵作戰(zhàn),難免會舉步維艱。況且解游已然入魔,為幫昔日兄弟恢復(fù)原狀,沒有玄武的力量定是萬萬不可。
為拯救天下蒼生,解港來不及回頭去找尋于吉仙人從旁協(xié)助。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素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涩F(xiàn)在妖石墜地,來歷不明,勢與蒼天一較高下。
解港持劍登山,自是忐忑不安。聳立在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經(jīng)過長期風化剝蝕,地勢浙趨平緩。但周遭的地質(zhì)構(gòu)造卻十分復(fù)雜,幾乎全部以斷裂為主,特點為斷塊掀斜抬升。
愈往上走,則妖氣愈重,可見的動植物也愈發(fā)稀少,這與平常的泰山之景截然不同。解港突然有些后悔,如此自命不凡的后果顯而易見,不是身死,也要半殘。他甚至覺得,是于吉仙人故意設(shè)計害他來泰山除害,老頭好趁機坐收漁翁之利。
泰山之巔近在咫尺,解港卻突然捂住雙眼,惶恐姿態(tài)好似掩耳盜鈴。他自以為只要看不見便不會受到任何傷害,甚至可能無事發(fā)生,皆大歡喜。
而隕石周圍,有兩位老者正一一對壘,但見左手邊白發(fā)道人怒不可遏,隨即拔地而起于空中旋身,長袖一揮,數(shù)千根銀針似點點繁星自夜空中墜落而下,又有七根銀針從指尖揮散而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玉衡、開陽、搖光,分列七個方位,如北斗七星一般,封住纖瘦道人的走位。此招連綿不絕,猶似行云流水一般,瞬息之間,對方全身便罩在一道道光幕之中。
只見那纖瘦道人淺淺一笑,自是泰然處之??此粕硇味惚茔y針左右顛倒,實則掌心聚氣,蓄勢待發(fā)。倏然一條火龍伴隨周身,將面前銀針盡數(shù)消融,白發(fā)老者大吃一驚,自知不敵,便背著不知名包袱先行離開。纖瘦道人正要追擊,卻被從天而降的年輕少年給一手攔下,仔細一看,少年眼中竟飽含無盡戰(zhàn)意,剛烈之氣竟在體內(nèi)緩緩升騰。
“少俠,既同為修仙之人莫要多管閑事,吾乃蓬萊仙島九天仙人關(guān)門弟子,今日特奉命前來捉拿叛黨。我看你體內(nèi)三種氣息互相纏斗,想必定是個散修,縱使你實力強勁終是以卵擊石,屬實可笑!”
“多說無益,想找白發(fā)老頭的麻煩,先從我的尸體上踏過去!”
說話那人正是半仙秋瑯,自從在逆流境順利渡過雷劫,踔絕戰(zhàn)力又翻了數(shù)十倍。
凡人界的修仙者,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個境界。首當其沖是得道境,就好比現(xiàn)在的解港,即靠境遇一只腳邁入仙道,可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目達耳通。隨后便是涅槃境,即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就是說修仙者必須經(jīng)臨一次瀕死狀態(tài),方可真正步入。若沒有仙寶或是得道高人的從旁協(xié)助,自是不可企及。
到了涅槃境后,修仙者的歷練便要因人而異,有些天賦異稟之人可直接飛升為準仙,得以考取天界仙官或者隱居避世開宗設(shè)派。甚至更強者從一出生便是準仙,比如四大神獸或者天庭高位仙人。其他人則看命數(shù)與自身經(jīng)歷,向秋瑯這種散仙,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