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廷臣們廷議大開海禁時的時候,各部院衙門都在議論紛紛。
翰林院檢討廳中,翰林們也對大開海禁之事各陳己見,爭論不休。
“‘不許寸板下?!亲嬷疲f萬不能違背,更何況倭寇之患禍于市舶,怎還能大開海禁?”翰林院編修李自華道。
不少翰林都是出聲表示贊同。
檢討陳思育反駁道:“元實兄此言差異,海禁雖是祖制,但海禁這么多年來,我等也看到了,海禁愈嚴(yán),倭寇反而愈加猖獗,何也?因海禁故,海濱民眾,斷了生計,不得已而入海從寇。另外,海貿(mào)有巨利,海禁禁了海市,商不得通,則轉(zhuǎn)而為寇,以致私市不止,倭寇難平。元實兄為華亭人,難道會不清楚其中的道理?”
陳思育湖廣武陵人,與張敬修是老鄉(xiāng),在翰林院中與張敬修也很交好。
羅萬化點頭道:“陳檢討言之有理,在下久居浙東,親眼目睹禁市舶司后,沿海海商、豪強、宗族無以為利,便去勾結(jié)倭寇,使走私猖獗男禁,以至于剽略州縣,禍害一方,而倭寇之中,倭人實不多也,大多為沿海斷了生計的普通民眾,皆我華人??梢姾=诉@么多年,非但未掃清倭寇,反而逼得我華人如海為寇,也正是因為此,這倭寇才難以平定。”
羅萬化能被點為榜眼,其見識還是不凡的,再加上他又是浙江人,這么說也有些說服力。
黃鳳翔道:“一甫兄所言甚是,我在泉州所見亦是如此。是故,去年朝廷才會從福建涂巡撫所請,開月港以通市,市通后,不僅倭寇漸消,海商齊聚,就連月港那偏僻之處,也一下子繁榮起來,可見這海禁確實得放開?!?p> “羅編修、黃編修是在質(zhì)疑祖訓(xùn)嗎?”編修周子義嚴(yán)肅道。
羅萬化、黃鳳翔都不敢接話。
這時,一道淡淡的聲音傳來:“其實開海禁并未違反太祖祖訓(xùn),而且這么多年來,海禁利弊已是顯而易見?!?p> 眾人循聲望去,見出聲之人是一向不輕易說話的張敬修。
周子義悶聲道:“片板不下海,是太祖爺定下的祖制,難道張修撰不知道嗎?”
“晚輩自然是知道的,不僅知道,而且知之甚詳?!?p> 周子義不悅道:“張修撰既然知道,又怎敢說開海禁未違反祖制?!?p> 張敬修眉毛一揚,說道:“眾所周知,太祖爺共下過六道關(guān)于禁海的諭令——洪武四年,‘禁瀕海民不得私自出?!?;十四年,‘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十七年,‘派信國公湯和巡視浙閩,禁民入海捕魚’;二十三年,‘詔戶部嚴(yán)交通外番之禁。上以中國金銀、銅錢、火藥、兵器等物不許出番’;二十七年,‘敢有私下諸番互市悉治重法’;洪武三十年,‘申禁人民不得擅出海與外國互市’。這便是太祖禁海祖訓(xùn)吧?”
李自華接過話來:“不錯,這太祖祖訓(xùn)從頭到尾都是禁,開海禁難道不是違反祖訓(xùn)嗎?”
“是禁不錯?!睆埦葱薏换挪幻Φ溃骸暗T位可聽出了其中的變化嗎?”
“什么變化?”眾翰林都是問道。
張敬修笑道:“諸位沒感覺到,禁令是在不斷放寬的么?所謂‘片板不下?!?,只是洪武四年第一道諭旨的通俗說法,如果太祖真想將其作為鐵打的祖訓(xùn),何必還要下另外五道不同的諭旨呢?所以我等還需用心鉆研體會太祖爺?shù)氖ヒ猓^不可以被似是而非的祖訓(xùn)縛住手腳”
周子義冷笑道:“倒要向張修撰請教太祖爺圣意為何?”
張敬修侃侃而談道:“太祖皇帝驅(qū)逐韃虜,肇始皇朝,其見識之高遠,其思慮之深遠,乃我們這些后代臣子不敢質(zhì)疑,也無需懷疑的。因此,我等要遵守太祖祖訓(xùn),還需將太祖爺?shù)氖ヒ馀靼?。而要弄明白太祖圣諭的真意,就必須要結(jié)合當(dāng)時的形勢分析才可。
先說最初一道圣諭,是禁止私自出海的……當(dāng)時天下初定,張士誠、方國珍等殘余勢力退往沿海島嶼,卻賊心不死,一方面在國內(nèi)拉攏一些人培養(yǎng)黨羽,另一方面勾結(jié)海寇欲卷土重來。所以太祖爺下令禁海,以隔斷賊子與大陸的聯(lián)系,使其不攻自破,可謂妙策?!?p> 再說第二、第三道,是‘禁止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禁止入海捕魚’,此段時間正是胡惟庸案發(fā),其罪名之一便是私通倭寇,此道圣旨正是針對此案而發(fā),乃是鑒于國內(nèi)的緊急狀態(tài),而特別的頒發(fā)的……”
“不對吧,張修撰?!短鎸嶄洝分?,太祖皇帝說:朕以海道可通外邦……茍不禁戒,則人皆惑利而陷于刑憲矣。故嘗禁其往來。這不正是太祖皇帝禁海的態(tài)度嗎?”周子義冷笑著打斷張敬修。
“周編修,‘嘗字’何意?”張敬修笑瞇瞇問道。
“這……”周子義頓時啞口無言。
張敬修繼續(xù)道:“周編修也應(yīng)知太祖之意了吧。太祖為何禁海?乃是因海濱民眾,可通過海路與番邦交通貿(mào)易,若是不禁海,海濱的百姓們就會通過海路進行私下貿(mào)易,獲取巨利,如此百姓則會不思勞作,專事商業(yè)。而太祖曾下令,可直接逮捕‘不事勞作,專事商業(yè)’之人,憂心觸犯法令之人太多,所以曾經(jīng)禁止往來?!?p> 目光掃了專心聆聽的眾位翰林,張敬修淡淡道:“再看這第四道諭令,洪武二十三年,‘詔戶部嚴(yán)交通外番之禁。上以中國金銀、銅錢、火藥、兵器等物不許出番’,顯而易見,太祖只是要嚴(yán)禁違禁之物出番,對于茶葉、絲綢、瓷器等物,還是可以與外國開展貿(mào)易往來的。
至于第五、第六道諭令,‘敢有私下諸番互市悉治重法’、‘申禁人民不得擅出海與外國互市’,諸位且注意‘敢有私下’及‘不得擅出’二詞,從此二詞可看出,太祖爺說的是禁止私市貿(mào)易。言外之意,官方互市,或商民在朝廷允許下,可與外國互市。
這也正是太祖爺圣明,想出來的兩全其美之策,既可以得到海上貿(mào)易之巨利,又可以避免百姓通番忘本,荒廢了農(nóng)事。因此,無論是開月港、奉化,以船引允許私販赴南洋互市,還是重開市舶司,重啟官方互市,皆未違反太祖祖訓(xùn),而是順勢而為,這也是太祖圣諭的真意!
而圣上正是有此認(rèn)識,又有這幾十年海禁的經(jīng)驗教訓(xùn),才會下旨同意福建涂巡撫所請,下旨除販夷之律,并令廷臣廷議大開海禁,重啟市舶司之事。畢竟,放開月港、奉化之后,倭寇漸消、朝廷得關(guān)稅之利乃是事實。由此也可見陛下的圣明?!?p> 眾翰林聽得是目瞪口呆,還可以這樣解釋太祖的圣諭?
“一派胡言,張修撰巧舌如簧,竟然如此曲解太祖圣諭?!敝茏恿x氣得胡子都歪了,眼睛瞪著張敬修。
“我倒覺得張修撰言之有理,太祖爺圣明,其圣諭必有深意,怎能似是而非看待。嘉靖二年寧波之亂前,倭寇也不過小股而已,不成氣候,但自嘉靖二年后,海禁愈嚴(yán),倭患反而越重,致使兩浙、福建飽受倭寇之苦,可見太祖皇帝正是明白此中關(guān)聯(lián),才未說完全不與外番往來,只是要嚴(yán)控而已?!?p> 張敬修聞言大喜,這么好的捧哏是何人?忙看向那捧哏,見其乃是編修沈鯉,便朝其拱手示意。
這時,羅萬化、黃鳳翔出聲贊同他們的同年狀元。
也許是倭寇之患的教訓(xùn)太深,竟也有不少翰林支持張敬修這番歪論,倒讓張敬修覺得,這個時代的精英并非是迂腐之人,只是有不少精英因私利,而故意不去求變而已。
“諸位在爭論何事?”
眾翰林正爭得激烈時,掌院學(xué)士諸大綬和張四維、申時行等天子講官,及展書官王錫爵、余有丁進了檢討廳。
“見過掌院學(xué)士?!睆d中眾翰林躬身向諸大綬行禮。
諸大綬笑著道:“諸位在談?wù)摵问拢@么熱鬧。”
侍讀陶大臨道:“掌院可來得遲了,方才張修撰解釋太祖祖訓(xùn)可著實精彩?!闭f著將眾翰林談?wù)摵=白嬗?xùn)的言論細細說與諸大綬等人聽。
諸大綬等人也被張敬修那番歪論驚得合不攏嘴,這真的是太祖爺?shù)氖ヒ鈫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