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還錢
又一個兩天又很快過去了,今日半夜下了點(diǎn)小雨,不過這會兒正好沒雨,這次趙言希把柴禾扛到了岔路口背著背簍在岔路口等黃伯,這次柴禾還是五捆,整整齊齊的捆綁好。很快黃伯就來了,把柴禾搬到車上,用一個很大的蓑衣一樣的東西蓋著,以防下雨淋了。
由于下雨,趙言希今日沒打算去趕集,家里的米面也夠吃幾天的,她把背簍放車上拜托給黃伯,麻煩黃伯給聚福樓送去,也商量了一下大概價格。
這次只有竹筍,沒有野菜,能采的筍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這次的竹筍估計(jì)也就二十來斤。
才中午,黃伯就回來了,他說竹筍凈重二十二斤,兩斤十五文賣了一百六十五文錢。這比趙言希說的七文錢還多了半文錢呢?連柴禾錢一共是一百九十文錢?她大概算了算,賣了三次,除了第一次銀錢買糧所剩無幾,兩次下來攢下的錢也有三百多銅錢了。
短短幾天,天越來越熱了,正式進(jìn)入了夏天。
趙言希之后又賣了兩次的竹筍,每次都在二十斤左右,現(xiàn)在徹底沒有了,那些留下來的筍都已經(jīng)長得比人都高了,不過幾次賣的筍收入也算好,除去花掉銀錢,現(xiàn)在她攢有將近七吊錢了,(100個銅板是一吊,也是一錢)不過她還要還給竹林主人本金來著,還了之后又沒錢了。
今日大清早,趙言希帶了錢袋子再次來到竹林,放完錢后她還得去砍柴呢!太晚了就沒辦法做了,天實(shí)在太熱了,不過黃伯的柴禾也從三天五捆變成了六天五捆,因?yàn)楝F(xiàn)在天氣實(shí)在熱,上館子吃的人就少了。
前幾次來竹林她都沒有認(rèn)真欣賞過這竹林的風(fēng)景,今日看來真是別有一番風(fēng)味,清晨的陽光透過竹葉照射下來,讓還有晨露的竹葉上有波光粼粼的感覺,微風(fēng)一吹,竹葉沙沙作響,就像一符跳動的音符,還帶著一絲清涼,林間時不時的還能聽見幾聲鳥叫,幾聲蟲鳴。
趙言希輕車熟路的打開竹屋,這屋子還是原樣,灰塵也越來越多,這林子的主人是失蹤了嗎?那她把欠條收起來,不給這錢可以嗎?
想歸想,她還是在欠條邊上又寫了一張紙條,不過這次沒寫很多,就寫了四個字,錢款奉還,然后將一袋裝了三百文錢放在桌子上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說實(shí)在的,三百文對有錢人來說不過九牛一毛,卻是她一大半家產(chǎn)。
趙言希覺得做人不可言而無信,既然她說了,也寫了欠條,就要說到做到,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即使沒人在場,但有神明做證。要不是有這個竹林里的竹筍,她估計(jì)都餓死了。
出了竹林,趙言希一時興起,往小溪上游走去,來這里這么久,也就看見這么一條溪,里面偶爾有小魚游過,但實(shí)在太小了,心想上游還沒去過,說不定還能有大一點(diǎn)的魚呢?說不定還能捉一些回家煮魚湯給阿寶補(bǔ)補(bǔ)鈣呢!
不過她注定失望了,魚嘛有是有,還比下游多,但也和下游一樣都是小魚,不過這種小魚本來就是長不了多大,也是可以吃的,而且這還是純天然無污染的,她在現(xiàn)代的菜市場買菜時賣魚攤子見過,賣的還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