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吭——”江淮尚發(fā)出痛苦的哼鳴,卻也沒有張開嘴痛苦大喊,因為一張嘴,炙焰就會竄進嘴巴吸入體內,到時候燒斷了氣府丹田,他這輩子就算完了。
但現在也沒好到哪里去。
“凝火丹”噴出的火焰雖然在修士法門中屬于墊底的存在,比起傳說中的“三昧真火”差遠了,但好歹也踏入了“靈火”之列,是山上修士常用來煉丹或者燒人的不二之選,經濟實惠,量大價優(yōu)。
所謂“靈火”,與尋?;鹧娌煌腿绶踩撕托奘康膮^(qū)別,它們能煅燒天材地寶,煉制精純靈氣,洗滌污濁,蕩魔驅邪。
“滋啦啦”一陣響,江淮尚滿頭的黑發(fā)瞬間燒得精光,成了禿頭,身上的便服也燒成了一絲絲黢黑的布條,當楊風的一口火焰噴完,江淮尚整個人被燒得慘不忍睹。
皮膚褶皺,五官盡毀。
楊風心里還跳了一下,燒人確實有些殘忍,沒得辦法,對方是敵人,當年諸葛亮火燒赤壁時,也不會想曹操是不是會毀容。
江淮尚渾身上下沒有一處完整的地方,除了被楊風捏住的那只拳頭,那雙眼睛,早已布滿血絲,全是對楊風的憎恨。
因為護住了心脈,雖然表面被毀,但江淮尚好歹是一名三階武夫,猶有一戰(zhàn)之力,以一擊膝撞沖來,企圖掙脫楊風的束縛。
卻沒有意識到,正如楊風所說,游戲已經結束,從他奪回法袍時,形勢就已經逆轉了。
又是陣法加持,又是符箓、丹藥。
楊風想輸都難。
捏住江淮尚的拳頭,一招樸實無華的過肩摔,將他狠狠摔在地上,力氣大的驚人,陣法因此還差點被他給摔碎。
楊風沒有給他喘息的機會,趁他未緩過來之際,一拳打在他的小腹。
“咳——”江淮尚仰天噴出一口鮮血,地面皸裂三分。
“束靈陣!”
一旁在等待的光線繩索激射而來,死死捆住江淮尚,這下是綁的結結實實,再也不可能逃脫了。
楊風走到他面前,直視他的眼睛,問道:“說出我的符劍在哪,饒你不死。”
“呵……咳咳……呵呵……”江淮尚嘴角滲著鮮血,即便是輕輕冷笑,也因為燒毀的面容而便的猙獰。
“你以為,你逃得了嗎?外面全是我的兵,只要你一露面,他們就會發(fā)求救信號,到時候你插翅難逃!”
“我再說一遍,說出我的符劍在哪,饒你不死?!睏铒L有些不耐煩了。
“休……休想!”江淮尚用盡力氣說道:“我輩武夫,就算打不過也不能認輸!”
楊風搖搖頭,往嘴里扔了兩顆“氣血丹”,待會兒要施展的術法將消耗他大量靈氣,說道:
“你不說也不要緊,只是……你有沒有聽說過,山上有一種修士叫鬼修,他們專門喜好與人死后的靈魂打交道,甚至能奪取他們的記憶,將他們生前保守了一輩子的秘密給挖出來?”
“你……你是鬼修?不可能!”江淮尚怎么會相信一個陣法修士既是武夫,還是一個鬼修,天下怎么會有這等天才?他要是這么厲害,怎么會被自己擒???!
卻不等他多想,楊風一掌拍來,打在腦門上,直接將他神魂打出,伸手一抓,那只江淮尚本來面目的小人在楊風手里不斷掙扎,卻始終逃不過他的五指。
“我可不是鬼修,但我知道些鬼修的術法?!?p> 腦海日記中就記載了這么一種搜索魂魄的法術,先前楊風并未知覺,因為當年在胡亂抄寫秘籍的時候,他壓根就沒怎么細看,是前幾日搜索破除鎖靈符方法的時候順帶找到的。
覺得可能有用,便在布陣之余稍加學習,現在居然派上用場了。
指尖往江淮尚魂魄的額頭一點,后者立刻僵直不動,任憑楊風處置。
巴掌大的小人,從他小小的腦袋里,忽然涌現出許多畫面,全是江淮尚生前的記憶。
楊風學藝不精,不能像鬼修那樣一目十行,以量子閱讀的速度翻閱江淮尚的記憶,只能像是玩平板電腦一樣,用手指一張張翻動畫面,逐張查閱。
其中,不乏少兒不宜的畫面,楊風以批評的態(tài)度略微審視一會兒,便立刻劃走,尋找自己符劍的下落。
搜魂術之所以要消耗大量靈氣,除了開啟魂魄的記憶碎片之外,最大的消耗,便是維持碎片不消失。
施術者修為越高,越能往前面發(fā)掘記憶,依照楊風現在的修為,最多往前面搜查三天的記憶,不過正好,他來這里也沒幾天,翻到最前面,從自己被抓進來開始。
慢慢搜查。
“找到了!”楊風眼睛一亮,找到自己符劍和飛刀的下落。
江淮尚將它們送往最近一座城池拍賣,拍賣行的名字叫“聚寶閣”,是威宣王朝一個較大的拍賣行,里面幾乎什么都賣,從西域來的昆奴到神仙的法寶,山上山下,兩邊生意都做。
手上一用勁,將江淮尚的靈魂捏碎,也別去投胎了,萬一怨念太深孟婆湯的藥劑不夠,被他重生為人暗中報復了,想想都覺得背后發(fā)涼。
江淮尚一死,楊風撤去陣法,四周墻壁,掉落八具尸體,全是大牢里的獄卒,以他們作為陣角,雖然手段下作邪門了點,但效果不錯,計劃成功了。
那八個人早已斷了氣機,先前江淮尚打在陣法上的拳頭,全部都轉移到他們身上,仔細看,一個個胸膛凹陷下去,慘不忍睹。
陣法一撤,隔壁牢房的山崖國眾人皆目瞪口呆。
這是發(fā)生什么事了?
還是李三桂有眼力勁,一眼便看出是神仙老爺要逃了,連忙湊過臉去:“神仙老爺!帶帶我!帶我也走!”
楊風一抬手,木樁格柵斷成幾截,李三桂屁顛屁顛跑過來,不忘與身后眾人喊道:“兄弟們!神仙老爺救咱們來了!大家一起走?。 ?p> 但無一人響應,甚至有人勸李三桂別跑,說外面全是威宣王朝的士兵,逃出去一定是個死,不如老實待在這里,興許有條活路。
李三桂哪里會聽他們的,好不容易盼來機會,他要回去見女兒,可不能留在這等死,便和楊風一起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