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臥云仙

臥云仙

摘星散人 著

  • 仙俠

    類型
  • 2021-01-29上架
  • 75667

    連載中(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jìn)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quán)所有 侵權(quán)必究

第一章,游太華陡生異變(求推薦票和收藏)

臥云仙 摘星散人 2261 2021-01-29 13:07:13

  陽春三月的渭南古道上,楊柳依依,各色行人、游人絡(luò)繹不絕于途。

  湛藍(lán)的天空上飛舞著許多的紙鳶,色彩繽紛,造型別致。

  農(nóng)田旁的小道上有許多的孩童跌跌撞撞的玩鬧著。

  此等風(fēng)景,美不勝收,真是好一派暖春喜意。

  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的巨大進(jìn)步,人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物質(zhì)上的極大豐富促進(jìn)了思想上的急劇解放。

  辛苦了許多年的人們終于轉(zhuǎn)變了物質(zhì)追求,摒棄了守財奴的觀念,精神方面的追求在迫不及待的飛速發(fā)展。

  最近十年,朝陽產(chǎn)業(yè)之一的旅游業(yè)方興未艾。作為五岳之一的太華山,自然也就成了風(fēng)靡的對象,平日里的游客不絕。

  每到節(jié)假日,巨量的人流像是憑空出現(xiàn)在太華山的山腳之下,仿佛一條巨龍,在緩慢的蠕動,順著山道,蜿蜒而上。

  太華山,五岳名山之西岳,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南接秦嶺,北瞰黃渭,古往今來多出祥瑞。

  太華山是我國道教著名的五岳之一,在華陰境內(nèi),它素以奇、險、古著稱于世。

  其山勢立峭拔,望之渾若一石削成,若非鬼神之工不能為之。加之山中“有草便是藥,無石不生云”,真可謂“窮山岳之壯麗,盡精靈之至極”。

  自古以來便被譽為“神仙洞府”。

  而在道教傳說中十大洞天之一的西玄洞府,又稱三元極真之天就坐落在太華山之中。更是為此平添了幾分仙氣,引人入勝。

  何為洞天福地?

  其乃地上的仙山,人間中的仙境。傳說凡人生在其中可增壽延年,避災(zāi)消劫。

  其中更是鳥語花香,景色秀麗,美不勝收。

  道教傳說中有十大洞天,三十六路小洞天,又七十二路福地之說。此種流傳于世的野聞,早已不被人所看重,畢竟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了。

  而太華山之所以在神話傳說、民間傳說、野史、小說家之言中久久流傳,也包含了古人對得道成仙,長生不死的至高追求。

  多少文人騷客做出千古絕唱,引一時之喧囂,更傳遞出對華山的贊美和仰慕。

  自古華山一條道,它的奇與險實在是讓登山的人汗流浹背,有多少妹子袒胸露腹,讓漢子揮汗如雨。

  此時夾雜在人流中的楊顯不得不隨波逐流,被人裹著一路向上爬去。

  楊顯,成長于離異家庭,不為父喜,不被母愛。無論在哪個家庭都顯得多余,更兼之雙親又復(fù)成婚,疏離之感日盛。索性十七歲以后自己一個人租房子住,沒有寄人籬下的感覺,倒也自在,挺好。

  十八歲那天,自己給自己取了個字,元一。取自一元復(fù)始,萬象更新。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重新開始,告別過去,一個人也要活的精彩。

  陽春三月,正是萬物復(fù)蘇的季節(jié)。

  今歲二十又一,正值勤工儉學(xué)的時候,楊顯這段時間總有些心神不寧,夜里入眠后總是夢到一些片段。

  在不知名之所在,山河遠(yuǎn)闊,瑰麗多彩,景色宜人。其間碧波之蕩漾,山巒之起伏,色彩之斑斕,物種之豐富。

  幼蛟弄碧波,虎跳山溪澗。

  老猿攀靈樹,麋鹿走山間。

  鵬鳥飛高空,玉兔急奔馳。

  靈鶴梳彩衣,老叟唱仙歌。

  可前一刻還是風(fēng)景秀麗的人間仙境,突然之間山崩地裂,河水倒流,日月輪轉(zhuǎn),大地陸沉,生靈滅絕。

  神人交戰(zhàn)于九天之上,巨大飛舟高懸山頂,一道道霹靂炮火將滿山遍野的美好撕碎成渣子,許多穿著戰(zhàn)甲的修士駕馭著各色御空法器穿梭在群山只間,如蝗蟲過境一般搶奪眼前所見的美好事物。

  群山萬壑中不斷的有靈光沖天而起,卻沖不過巨大飛舟布下的天羅地網(wǎng)。

  攔截,開炮,法術(shù)炮火轟鳴著將許多靈光炸成殘肢爛肉。

  耳畔是生靈哀嚎的呻吟,眼前是滅世般的慘狀,將楊顯從噩夢中驚醒過來。

  這個夢境已經(jīng)持續(xù)了七天,每晚都是慘兮兮的,根本沒辦法好好上課,索性趁著假期出來旅游一下,放松心情。

  性子清冷的楊顯頗為喜愛尋仙訪道,對名山大川,道教名勝格外關(guān)注。從高中時代開始,已經(jīng)爬過黃山、嵩山、泰山等名山。

  之所以跋涉幾百里來攀登太華山,也是心血來潮,冥冥之中有什么東西在吸引著自己。

  走在山路之中,這種感覺愈發(fā)明顯,仿佛缺失的一半靈魂在遙望著他。

  走馬觀花般的觀賞著太華山中的美景,近日的惆悵倒也解開了不少。

  太華山主要由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中峰(王女)、北峰(云臺、五云)五峰組成。

  其中主峰落雁、朝陽、蓮花三峰山勢險峻,崢嶸聳峙,鬼斧神工,壁立千仞。

  南峰不僅為華山群峰中之最高峰,也是五岳中最高的山峰,千山環(huán)衛(wèi),若羽林宿衛(wèi),站在峰頂俯瞰群山,更顯氣象萬千,氣勢磅礴。

  屈大均的《登華記》贊它為“五岳之最,中天而立”。

  宋代寇萊公有詩云:“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仰天紅日近,俯首白云低?!?p>  峰頂有池水一泓,常年清澈不涸。西峰最是幽奇,靈態(tài)生動,有石葉如蓮辦覆崖顛,其下有石龜卻立,昂首欲行。

  峰頂有白蓮池,劈斧石,口口相傳為沉香劈山救母處。

  五峰綿延,雄偉峻秀,包括楊顯在內(nèi)的眾多游人不禁為此靈山妙境所吸引。

  就在楊顯等游客心神為之所奪被封的時候,原本祥和寧靜的太華山上下亮起了奪目的光輝,整個山體仙音大作,龍吟虎嘯,天女散花,五光十色,煞是好看!

  太華山仿佛是從遠(yuǎn)古時代復(fù)活的巨龍,散發(fā)著至高無上的生命等級的威壓,那些攀爬在山道之上的游客瞬間被壓趴在地面上,石階上,仿佛魚兒離開了水,在掙扎求生。

  驚恐無助的喊叫聲絡(luò)繹不絕,父母在護(hù)著孩童,老人相攜于道。

  山中的野獸仿佛螻蟻碰見巨龍一般,集體噤聲,不敢發(fā)出絲毫聲音。

  山中許多早已被斷定瀕臨滅絕的飛禽走獸此刻竟成群結(jié)隊的四處奔走。

  許多年不曾如此熱鬧了,平時不曾顯露人前的珍禽異獸紛紛離開了安樂窩,跨越鴻溝山峰,爭相奔跑。這一幕著實讓許多愛好動物的人眼界大開。

  有些人一時竟忘了這番天地的異象。

  山下的小城里也有人發(fā)現(xiàn)了太華山上的異變,紛紛拿出手機(jī)拍照。

  街道上的警車在呼嘯而過,逐漸匯聚成一道鐵流,奔向太華山。

  沒過多久,山下的城市因異變而停滯,所有人的心思都在反復(fù)發(fā)問:

  難道此間真的有仙魔嗎?

  還是我國在進(jìn)行著某些實驗?

  天象奇觀?

  海市蜃樓?

  ——

  天地異常,人心思動。

  

摘星散人

有錯誤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我第一時間修改。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