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我的史

2.39 金庸

我的史 馬馬朵朵 1100 2021-03-26 08:01:25

  沐浴更衣后再敢下筆這一篇。按古人的禮數(shù)應該還需要焚香,來表示自己的崇敬。古人看書前是這么的典雅,我今天寫我生命中對我影響巨大且素未謀面的人,也給予同樣的禮數(shù)。大舅書柜里放著金庸先生“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本小說。在那些周末難熬的日子里,這些書陪伴著我度過了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由于中國式的傳統(tǒng)教育,我對讀書有種打心底的抵制,也對于學校里那種小功利社會的縮影很不以為然。當然我也想成績突出,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在現(xiàn)有環(huán)境體系里順風順水。然后自己的能力不允許,我也許不傻,也許晚熟,卻怎么也和這個教育系統(tǒng)不契合。每當捧起課本我就想睡覺。唐宋八大家的名,字,稱號,作品;函數(shù)幾何(可惡的第歐根尼和歐幾里得);Be動詞的用法,at,in,on的區(qū)別;歷史人物,時間,地點;經(jīng)度緯度,各國首都;馬克思列寧斯大林。想想就頭大。由于看過古天樂版“神雕”;黃日華版“天龍八部”;陳小春版“鹿鼎記”。我知道這些都來自一個叫金庸的寫的書。那時一個無聊的周六下午,大舅霸占著電腦在玩帝國時代,我也懶得去觀摩。弟弟出去補習了。睡了個午覺起來,踱步入書房,打開書柜,拿了一本鹿鼎記。裝模作樣地回到房間。畢竟我們家都沒有讀書的習慣,能捧起書本身就是一件令全家人激昂的事。抱著書問“大舅我能借你這本書看看么?”“沒問題?!贝缶藵M意地笑了,笑里能讀出些“這小子上道了”那些個暗語。由于那時候中國教育對我深深的傷害,讓我對書本有了種應激反抗。不過幸好,我意志堅定地翻開了第一頁。然后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原來把文字引入大腦,會在腦海中呈現(xiàn)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再加上金庸先生文筆精妙,刻畫人物,景物,事物功力不凡。我感覺整個人都被書本吸進去了。我幻想我就是令狐沖,楊過,郭靖,蕭峰,胡斐,張無忌。經(jīng)歷這不一樣的傳奇武俠人生。第一次感覺到書本的力量。和金庸先生神交,體味他的思想,感受他文化的厚度,很享受。我潛意識里第一次對書本的印象有所改觀,全拜金庸先生所賜。讀金庸我讀到了廢寢忘食,就連舅媽都教育弟弟要向我學習多看書。也不管是看什么書。弟弟捧起一本,也沒堅持幾頁就放棄了。讀書這玩意和干別的事一樣,興趣為王。什么書,什么內容都有,得選自己喜歡,和自己思想系統(tǒng)契合的。勉強不會幸福,也不會持久。金庸先生的書有時也成了我的避風港。當我在舅媽家無措的時候,我就會鉆進書里。金庸先生一直會在那里等我。后來知識開始慢慢厚起來才曉得。原來金庸先生書里有很多細節(jié)我都沒讀懂,處處顯著卓越的文化沉淀。一位作家能滿足所有年齡段的受眾,當真是一位極富智慧的人。老少皆宜,深淺自取。幾年前金庸先生去世了,我倆素未謀面,我對他卻似老相識一般,他在我心里從未離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