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道衍金章

第三章 一品天關(guān)一重天

道衍金章 祂長生 3009 2021-02-25 03:28:05

  道衍觀,天水崖崖臺之上。

  任御收拾妥妖物尸體后,抬步來到風(fēng)月亭先是對著道觀某處拂袖一掃,待道觀陣禁恢復(fù)運行后,便在石凳上坐了下來總結(jié)這次斗戰(zhàn)得失。

  不管是以前那個世界還是大荒,任御都是第一次和人交手。

  可以說是自修行以來第一次斗法,雖說方才交手不過短短一瞬,可任御心里自是明白有多驚險。

  自身雖已修行多年,但未筑基,終為凡。

  雖有神通傍身,但守御方面太過欠缺,只有在修成“大乘”道法后附帶的道法護(hù)體。

  而這護(hù)體神通也只是在自身受到致命威脅后才會自發(fā)抵擋,平常只不過是異象顯化罷了,太過于被動。

  如不是此輩受任御氣機所攝,又有妖類生靈驅(qū)兇避害之本能作祟沒有出手,只怕任御早已經(jīng)重傷。

  雖說于性命無慮,但修行中人能不負(fù)傷就不能負(fù)傷,因為你永遠(yuǎn)無法預(yù)料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

  而任御之所以不在其還在黑水河畔的時候動手,是因為任御初來此界,又一直不曾下山,對這方世界了解甚少。

  金色小字畢竟只能了解了個大概,其又不是萬能,有些東西還需要從別處入手。

  而其又是任御自來見到的第一個生靈,如能設(shè)法擒住,即使不能也能通過交談來獲取許多自己的東西。

  可惜是任御太過想當(dāng)然,見其暴虐成性,恐不好交涉,徒增風(fēng)險,才有后來直接動手之舉。

  須知修行之路如逆水行舟,不進(jìn)則退。

  需要有一往無前,勇猛精進(jìn)的信念。

  更要有時時自省,勇于承認(rèn)自身短板的氣魄,再設(shè)法以補善,才能在這條到處是‘暴風(fēng)雨’的航道上行的更遠(yuǎn)。

  所謂“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不外如是。

  接下來任御除了增進(jìn)功行之外首要任務(wù)是著重加強守御不足這方短板。

  功行境界之提升非一朝一日能成,須常年累月不間斷去修持。

  雖然金色小字有提升功行之功用,卻是需要任御下山去尋妖邪鬼怪之輩,這就又回到了原來的問題上,所以功行之事暫且不提。

  彌補守御這塊短板無非兩種可能,一種是祭煉或找尋守御類法器。

  另一種可能是修持守御類神通。

  找尋的話任御坐在道觀也無處去找尋,再者法器只有自身祭練的才會用起來順手,契合。

  而自己祭練法器又不是短時間能成的。

  那就只有修行守御類神通了,若任御所料不差,‘大乘’道法修道人想要生出神通可能和‘修真十六要訣’有關(guān)。

  破妄神目就是在任御修成‘靜’字決生化而出的煙氣侵入雙目而來。

  十六字修真要訣除了‘靜坐’外還有‘焚香’,‘侯月’,‘賞花’,‘洗硯’,‘聽雨’,‘喂鶴’,‘望天’,‘試茶’,‘鼓琴’,‘翻經(jīng)’,‘刻竹’,‘觀山’,‘漱泉’,‘嘗酒’,‘垂釣’。

  這‘十六字修真要訣’剛好和道觀的十六處天地奇觀相吻合,而‘翻經(jīng)’對應(yīng)的天地奇觀正是藏經(jīng)窟。

  或是巧合,或是有意為之,但目前的任御只有聽之任之,無作他想。

  或許這也是任御的修行動力之一。

  而任御接下來準(zhǔn)備修行‘經(jīng)’字要訣,因為和破妄神目有關(guān),破妄神目號稱觀天,觀地,觀盡天下一切物事,對于任御領(lǐng)悟‘經(jīng)’字要訣應(yīng)該大有裨益。

  夕陽西下,任御從沉思中回過神來,望了望天色,見到大日快要落去,橘黃色的光芒灑向人間,金燦燦的。

  遠(yuǎn)方天邊的云霞也仿佛變得生動,鮮活了起來。

  一簇簇,一片片,似打翻了上帝的染料瓶一般,五光十色,紅中帶血。

  就連山下的黑水河也不在平靜,變的多情了起來。

  或打著旋兒,或彼此追逐,或沉默倔強,或一路驅(qū)趕,廝殺間向東而去。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啊,看來明天又是一個艷陽天”。

  說完任御望向遠(yuǎn)處負(fù)著手走來走去的小童兒微笑道:

  “童兒,可是做好飯了?”

  小童維堂聽到任御之言后,神色一喜,邊跑邊說道:“何止做好呀,我都做好兩頓飯啦,再不吃就被鶴姐姐他們吃完啦?!?p>  任御笑了笑道:“走,陪老爺我吃飯走?!?p>  說完便牽著小維堂的手向望月亭走去。

  本來道觀禁陣有挪移之能,如今任御也踏入修行能夠自行操控大陣。

  可就是不知道為什么就這么一步步步行走去。

  “老爺想吃中飯還是想吃晚飯呀?”小維堂的聲音響起。

  任御挑了挑眉故意道:“現(xiàn)在是晚上,當(dāng)然是吃晚飯了?!?p>  小維堂聽見后滿眼委屈,就好像要哭出來一樣道:“壞人,大壞人?!?p>  任御哈哈一笑,隨后嘆了氣:“唉”,之后一路便不再言……

  ……

  食完晚膳已是月至中天,關(guān)照完維堂后任御來到靜室坐定,打坐修行了起來。

  大荒修行,有六品天關(guān),一品一重天之說。

  一品為始,六品而終。

  又因六重天關(guān)剛好與修行境界相對應(yīng)。

  遂又以六重天關(guān)相稱,即:

  一品玄胎平育天。

  二品無上常融天。

  三品淵通元洞天。

  四品禹余天。

  五品大赤天。

  六品清微天。

  前三重天關(guān)又和道家修行前三重相類似,即:“入定”,“坐忘”,“蘊氣”三個階段。

  所謂“入定”者,或者說大荒世界的一品玄胎平育天,即取妄存真,心念渾圓如一者方至大成。

  “坐忘”者,心念渾圓如一后需有一物事作為觀想替代,這一物事可以是人,物,畜,天,地等一切宇宙萬物。

  修行者通過持久觀想此物事后會產(chǎn)生第一縷真元即“蘊氣”。

  也就是煉精化氣,煉精者,煉天地后天之靈氣化先天元氣。

  到坐忘境也就是大荒的二品無上常融天。

  只是大荒修行似乎像是有人故意抹去了最重要的一半,即神魂元神的那部分。

  所以這方世界雖靈機充盈無缺,卻無人得以有效運用。

  只能從最基本的日常所食或修持僅剩的那部分法訣緩慢的,低效率的吸納靈機。

  這就需要大荒的修行者平時必須進(jìn)食一些有生機充盈的食物,如若不然,當(dāng)煉完身體精元,不及時進(jìn)補,長久以往,輕則體弱多病,重則早夭折壽,自絕于道途。

  所謂“財,侶,法,地”不外如是。

  “財”,一切修行所用之資糧,即天材地寶,護(hù)道法器等可為財。

  “侶”,修行中可以相互探討的道友,即師長,同門,同道中人。

  “法”,即像任御修行的吐納法訣“一氣心經(jīng)”,幻想圖等諸多法門。

  “地”,小到打坐修行時用的靜室,大到洞天福地,一方靈機充盈的世界都可歸納為地。

  想要在修行路上走的更遠(yuǎn),此四者不可或缺。

  蘊氣階段有三重階梯,即:化液,道基,先天。

  化液,體內(nèi)煉精所化后天真元直至增無可增,進(jìn)無可進(jìn)方擇一筑基法門鑄就道基。

  道基,大道之基也,自此由凡蛻仙。

  先天,化后天真元返先天之氣,即法力。

  任御當(dāng)前就是蘊氣境第一重化液,體內(nèi)那道玄色真元憑借金字小字和煙氣提純,轉(zhuǎn)化,相較大荒修行者煉精化氣所產(chǎn)生的后天真元大不一樣,觀其質(zhì)已至精至純,其量在丹田氣海充盈無缺,確是功行已到了增無可增,進(jìn)無可進(jìn)之步。

  蘊氣三重境之后,為元神三境,即:金丹,元靈,洞玄。

  “金丹”者,水火相交,龍虎相匯矣。

  人體,自涌泉以至氣海皆屬陽,陽則為坎,坎即為水;

  自泥丸以至玄關(guān)皆屬陰,陰則為離,離則五行屬火。

  陰陽相匯,是為全,性命合一,是為圓。

  是以金丹為人體長生之大藥。

  至于接下來的“元靈”,“洞玄”之境,任御現(xiàn)在也是不太知曉,上述這些還是金色小字所載述。

  不過,功成“金丹”者,在道門可稱上尊。

  

祂長生

PS:這章我已略作修改,修改了后面介紹金丹的文言文,感謝大家支持。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