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枯木悲

第十七章

枯木悲 葉木雨歇 2984 2020-12-30 16:20:04

  “不只要浴桶,還要個單獨(dú)的屋子,這個不行,得重新建。

  到時候把浴桶下面搭個臺子,可以燒火那種。

  還要通風(fēng),不然火升起來屋里呆不了人,這個你們自己商量。

  等都弄好了告訴我,我在告訴你們都需要什么藥材。

  對了,新建的院子給我留個房間,就把我的屋子安排在小丫頭旁邊就行,我得隨時觀察?!?p>  余楓一口氣說完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想了想又說“等建好以后,就把這丫頭放在水桶里,下面燒火煮,我會看著火候,時不時加點藥材?!?p>  寧家人聽完咽了咽口水,哆嗦的說“那人不煮熟了?”

  余楓生氣的放下茶杯,咚的一聲“要是熟了我還治什么??!”他們這是在懷疑他的醫(yī)術(shù)!

  “神醫(yī)別生氣,我們就這一個女兒,說話不免焦急了點,還請神醫(yī)多多體諒?!?p>  余楓撇撇嘴,一天天的跟他們這家人生不起的氣。

  寧家動作很快,馬上又開辟了一個新院子,不僅按著余楓的要求,還把整個屋子裝上了地炕。

  地炕是北邊傳過來的,不過以前他們這冬日并不冷,今年天氣反常,他們也沒準(zhǔn)備,冬日也不好動工。

  不過為了寧安,寧家還是很舍得花銀子的,多付了一倍的銀子才建好了新院子。

  新院子在最里面,是特意選的地方,里面安靜沒人打擾,也更方便治病。

  寧安這幾日沒事就去余楓房間里,不過周圍總是有人跟著,她沒找到機(jī)會問一問。

  那天過后寧安光顧著高興了,后來才想到,不體弱不代表能習(xí)武??!

  她最主要的問題是經(jīng)脈不通,正常人跟能習(xí)武的人可不一樣。

  所以她想著偷偷問問,能不能順便把她不通的經(jīng)脈給也給治了,畢竟是神醫(yī)。

  雖然她上輩子也沒聽過有經(jīng)脈不通能治好的,但這不是換了地方么,沒準(zhǔn)人家就有辦法呢。

  余楓現(xiàn)在被安排在原來紅玉的房間,紅玉現(xiàn)在跟其他幾個丫鬟擠在一起。

  這幾日余楓每隔一個小時就給寧安把脈,然后記錄下來。

  寧安問過,知道這是要按照她的病情變化跟身體能承受的程度下藥。

  還時不時拿些藥丸喂給寧安,然后隔一會一觀察。

  寧家人心里知道余楓的年紀(jì),也沒多想,而且寧安才六歲,沒有男女大防,就算寧安過了七歲,為了治病也不能拘泥于這些。

  寧安如往常一樣,進(jìn)屋后就老老實實的坐在一邊,像個掛件一樣跟在余楓身后轉(zhuǎn)悠。

  心里是在想應(yīng)該怎么開口,還不讓人覺得突兀。

  不過余楓沒給她機(jī)會開口,看見人就喂了一顆藥,然后坐在一邊把脈。

  余楓把脈時不喜別人打擾,會影響到他,所以寧安乖巧的等著時間。

  心里不停的構(gòu)思,最后真讓她想到了一個辦法。

  看著余楓收回手,寫完記錄,寧安開口說道“上次去見黃神醫(yī)的時候,一路上我都病著,所以看見別人騎馬特別羨慕......”

  余楓沒說話,看了一眼寧安,這丫頭來他這不少天了,而且心思都擺在臉上,不過他一直沒開口問。

  想到這暗自笑了笑,沒想到這么快就忍不住了,這借口真是太直白了,一眼就讓人看透。

  余楓就這樣靜靜的看著寧安絮絮叨叨說不到重點,也不問,就這樣等著,時不時挑個眉。

  寧安心里急啊,我都說了這么半天了,你倒是問一句啊,問一句我就順著說我想騎馬,我想像李家姐姐一樣習(xí)武。

  到最后余楓也沒問,看著寧安一臉憋屈的走了,走的時候還不舍的回頭,眼巴巴的看了他一眼又一眼。

  余楓發(fā)現(xiàn)這小丫頭是有意思,一張臉上能出現(xiàn)那么可愛的表情,嗯,在余楓眼里,寧安委屈的時候很可愛。

  這點倒是跟寧衍一樣,寧衍也是這么想的,不然不會每次都以逗寧安為樂。

  寧安回屋后在床上翻來覆去的扭身子,左扭扭右扭扭,最后還是做起來了。

  她不能這么含蓄的說,還是要等別人都不在私下問,就像今天,紅玉就在旁邊。

  她又不能直說,怕紅玉一個轉(zhuǎn)身就告訴她娘,她爹,她全家,所以就半天說不到正題。

  想到這寧安就生氣,這什么神醫(yī),腦袋里就只裝醫(yī)書了是吧,怎么一點眼色都不懂。

  白長了一張好看的皮囊,浪費(fèi)。

  第二天。

  “新院子已經(jīng)建好了,夫人說讓小姐明天搬過去,奴婢去看了,院子是老太爺提的字,叫常青,老太爺說了,希望小姐以后平平安安,特意寫的常青......”紅玉一臉笑容的跟在寧安身后。

  直到到了余楓門口才住嘴,恢復(fù)以往正常的樣子,紅玉這人很話癆,不過她只在只有她跟寧安兩個人的時候話癆,這樣也好。

  寧安就很喜歡,因為她所有的事都是聽紅玉叨叨出來的。

  紅玉平時很有大丫鬟的氣場,跟別人也是話不多的樣子,其實很喜歡八卦,簡直就是打探消息的能手。

  偏偏每次問別人什么事的時候,精明的扛著大旗,別人也不敢不說。

  今天寧安很安靜,余楓反而不習(xí)慣了,不過他最多的就是耐心,按著平時把了脈,喂了藥。

  寧安不是放棄了,而是想找個好時機(jī)問,明天就搬到新院子了,到時候天天在一起,還不是有的是機(jī)會。

  余楓跟著管家去了新院子,看著門匾上的字,字很有風(fēng)骨,不虧是書香門第。

  就這名字,常青。

  他覺得不如叫逢春貼切,沒有他這個逢春的到來,那丫頭也就是個枯木而已,哪還有以后的常青。

  不過老人家的愿望余楓是很尊重的,拎著藥箱進(jìn)去前前后后的觀察了一下,有銀子好辦事,院子修的很好,比他想象中的還好。

  寧安的行禮很多,這幾天紅玉帶著丫鬟陸陸續(xù)續(xù)的往新院子里搬,又仔仔細(xì)細(xì)的擦拭。

  等寧安搬進(jìn)新房間的時候,房間里燃了熏香,而且一推開門熱氣撲鼻。

  寧安好奇的左看右看“這是什么?怎么這里這么暖和?!?p>  紅玉聞言說到“是北邊的地炕,老爺還特意讓石旭少爺幫著找了個北邊的工匠過來弄的,聽說北邊特別冷,都是用這種方式過冬?!?p>  “那怎么不把家里的院子都弄成這樣?”祖母年紀(jì)大了特別怕冷,母親生了二哥后也有點畏寒,要不然也不會懷著她去溫泉莊住,也不會發(fā)生意外。

  想到這寧安嘆了口氣,這東西要是早點修上就好了。

  “以前咱們這冬日并不冷,也是最近幾年天越來越冷,北邊有人研究出來的,這事還是聽石旭少爺說的,雖然有了這地炕,北邊也沒興起,都是大戶人家才有的——北邊現(xiàn)在多是火炕,火炕您知道嗎?”紅玉低著頭看著寧安。

  寧安老老實實的說“不知道。”

  原來最近才知道的,怪不得往年沒修。

  “夫人說,等明年開春都修上火炕,到時候奴婢也能住上熱乎的屋子了?!奔t玉笑語盈盈的邊說邊比劃,開心的不得了。

  “火炕雖然沒有地炕暖和,但比咱們燒炭強(qiáng)多了,聽說還是先有的火炕才有的地炕......”紅玉興奮的說不停。

  余楓也正式搬進(jìn)了常青院,他的屋子很大,還有一個單獨(dú)處理藥材的地方,住的地方更是準(zhǔn)備好了各種用品,就連衣櫥都放著按著他尺寸做的新衣裳。

  余楓不禁夸贊,寧家真是會做人,桌上還擺了茶水,這是單獨(dú)給他分配的小廝準(zhǔn)備的。

  茶葉是上好的雨前龍井,余楓嘆了口氣,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他就算在家里時,也沒有這么多規(guī)矩,日子過得這么精致,他就怕在寧家呆了幾年在出去游歷受不了苦了。

  說起來余楓有點不解,世家都這么富足嗎?

  他也算是藥谷的少主了,他們藥谷行醫(yī)救人,一代又一代,不應(yīng)該比世家過得好嗎?

  畢竟給人看病,救人一病,光是答謝禮就不少啊,看他過得,出門在外都沒個小廝,采藥全靠走路,馬車還要搭別人的,余楓酸酸的想著。

  實際上是余楓走的太早了,也因為自己的面貌沒有接任藥谷之位,讓給了弟弟,他要是接了藥谷之位,就自然知道當(dāng)家不容易了。

  培養(yǎng)弟子的銀子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你需要大量的藥材讓人辨識,還需要給弟子實驗。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藥谷都心善,人家沒銀子也會救人,哪怕他們還要倒貼點藥材,多大的家業(yè)也不夠這么花啊。

  所以余楓出外行走時,家里就給了三十兩銀子,這些年他還陸陸續(xù)續(xù)往家里寄回去不少。

  可以說除了路費(fèi)錢,余楓現(xiàn)在就只有幾個銅板,這也是他為什么沒去休整直接上門的原因。

  也是他明明定下規(guī)矩,不在同一個地方呆太久,卻還是留在了寧家的原因。

  歲數(shù)大了,能過上好的生活,他也不想折騰。

  而且寧家做事很穩(wěn)妥,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上門打擾求醫(yī)。

  弱小可憐又無助的作者自言自語的說“已經(jīng)放棄簽約,會保證完本,求支持,求評論,求收藏,求推薦票?!?p>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