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這樣的。
好像是大二的時候,我在玩知乎的時候碰到一個人,忘記在哪碰到的了。
好像是她先找我私信聊天的。
我就聊起來了嘛,那時候我還挺迷茫的,聊的時候就聊到了人生的意義。
她說了說她的觀念,我說了什說我的看法。
聊完我第一次感覺到人和人的觀念確實有不一樣的。
三觀不一樣不是說說,一聊天就能感覺到。
因為我那時候比較迷茫嘛,而且我也習(xí)慣說出自己的感觸來(只是沒人能說一說),所以聊的時候在意義這個問題上聊的比較多。
大概的過程是我說了說不明白為什么人生的意義,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百年過去回頭再看一點意義也沒有,她說了說她的想法,說了下她認(rèn)為的男生應(yīng)該做什么。
比如賺錢養(yǎng)家,踏實肯干等等。
嗯,我忘記了,記錄也比不見了,反正很現(xiàn)實的建議。
后來她提議就加了一下微信。
再聊聊發(fā)現(xiàn)原來她比我大很多很多,是阿姨呀。
真就是你那句話。
還記得嗎?
姐姐大人的第一句語音,變音器的那句。
一模一樣。
不過是一個。
我呀,其實加好友的時候也是有看看能不能多交流交流的,如果合適的話看看能不能更進一步的,也想找一個能聊天的人呢。
難得遇到一個愿意主動和我聊天的。
沒想到差這么多,就放棄了。
后來加了就沒怎么聊了。
對了,她還給我聊了很多她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好像也是和她挺有緣分的一個朋友的故事。
記不太清了。
除了明白了三觀人與人確實不一樣以外,我還明白了交流真誠的話,對方也會真誠的,如果對方不真誠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微信就一直留在那里。
成了我微信好友屈指可數(shù)的幾個女性之一…
說起來也好慘的,我微信除開親戚,除開客服,除開學(xué)校老師(初中,大學(xué)),就只有兩個女性…
一個是她,一個是我大二加回來的那個女生。
那個女生說來也有意思,我不是之前把她QQ刪掉了嘛,后來加完微信問完之后,最后她中間隔了一段時間最后發(fā)了一個消息,估計是看看我是不是刪掉了,哈哈哈。
不過再也沒聊過天,我很久也不怎么注意了,真就是放下了在也相當(dāng)于不在,沒放下不在相當(dāng)于在。
偶爾想起了還看看朋友圈,也不點贊。
今天的故事不是她,是剛剛說的那個阿姨,嗯…要不叫姐吧,禮貌點。
這個姐是個體,自己開店,挺厲害的呢。
最近她找我了,問能不能幫個忙。
我還以為是借錢什么的呢,沒想到是找我假裝要和她結(jié)婚截個聊天記錄的截圖…
嗯!?
這可不行,假裝也不行,我還有姐姐大人呢。
就問一下為什么要這樣。
聽她說了很多,才明白,原來是和對象吵架了,想氣他的…
而且吵架的原因正巧也是打游戲…
我就又變成了感情大師和她聊聊。
和她聊的過程中,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們這樣,他們吵架是針尖對麥芒的感覺。
好家伙,連假結(jié)婚都想出來了。
后來又找其他人真發(fā)了…
其實她本意是想讓他著急來主動找她的。
不過這招確實離譜…
有些話題可不能亂開…
現(xiàn)在第二天又后悔了,擔(dān)心他真覺得不合適怎么辦…
這下好了,兩個人已經(jīng)都下不來臺了,聊天消息中斷了。
我讓她先服個軟,讓他先下來臺,再說一下自己的訴求。
不知道能不能回。
兩個人在一起還是要有一個不激化矛盾的,哪怕真的有氣,可以錯開情緒再發(fā),冷靜冷靜。
真不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