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一口氣把《苦難輝煌》讀完了,這本書看了好久了,最近看書的時間很少,只拿課間短短的一會會看一看,回來有了手機(jī)就束之高閣。
看了好幾個周了。
最近新開了一門課,聽著一般,座位也比較偏僻,就拿出這本書看了。
花了兩個上午,今天看完了。
其實(shí)這本書名聲蠻大的,包括書的作者也是,但以前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大概翻了翻,以為是那種說空話的書,有些看不太進(jìn)去。
上次舍友開始看書,我也有些心癢,問了問他有什么書,想課間休息的時候看一看,他指了指自己的書柜。
我看了看,又看到了這本《苦難輝煌》,我比較了一下,最終還是選擇看一看這本大名鼎鼎的書。
上次看完中午也有不少感慨,這次也一樣。
寫的很有感染力,也有很多我以前不了解的情節(jié),不單單是歷史書那樣的簡單陳列。
這本書是講抗戰(zhàn)時期的,有些和《明朝那些事兒》感覺一樣,語言生動,卻有這很強(qiáng)的感染力。
對每一個人都能依據(jù)歷史進(jìn)行更全面的評判,功過不相抵,不是歷史書那樣的單薄的好壞。
也真切感覺到那些為我們流血犧牲的人的偉大與艱難。
看到最后作者引用了以前高中的一首古詩,一下子明白了古詩的那個意境。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dú)愴然而涕下。”
人真的很渺小啊,人生真的也很短暫啊。
“前不見古人”,是《窮鬼的上下兩千年》寫出的那種感覺,也想到了蘇軾的一首古詩。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確實(shí)是啊…自古以來,哪樣的英雄人物沒有出現(xiàn)過,哪樣艱難的經(jīng)歷沒有經(jīng)歷過,要是僅僅追求名利,人生過一遍和不過一遍也沒有什么差別吧。
無非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復(fù)。
那首故事真的很蒼涼,也很孤獨(dú)。
以前我有的時候特別想見見古時候那些人,諸葛亮,老子,莊子,李白…那些自成風(fēng)格的人,很強(qiáng)烈,但又無可奈何。
我還記得我高中和我爸媽在電話里吵架時說的話,和原話可能不太一樣。
我不想做歷史發(fā)展的一塊小石子,就這么簡簡單單的碾過去,我也不想做一個大石頭,扔下去能掀起一場大浪。
我又愿意做小石子,哪怕在別人看來微不足道,但這塊石子明白的,知道為什么要活著,哪怕以后在別人看來什么也不是。
人生真的挺復(fù)雜的。
以前的我看到了目標(biāo),卻看不到怎么走向目標(biāo),現(xiàn)在的我在走向目標(biāo),卻有時忘記了目標(biāo)。
其實(shí)真的不用很在意其他人的眼光,百年過去喜怒哀樂都會消逝。
我小時候的愿望就是成為“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的人。
做一個獨(dú)立的人。
書是要多看,手機(jī)還是要少玩。
睡啦,多睡會,少想會,去痘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