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進入深不見底的裂縫,周林在谷底尋了個凹陷之處,放置碩大的熔爐。
拿出幾罐氧氣瓶,打開閥門釋放氧氣。
在氧氣充滿凹陷開始向外溢出之時,將熔爐激活。
熊熊火焰在爐內(nèi)燃燒,火焰在純氧的環(huán)境中發(fā)出強烈的光芒,從爐膛內(nèi)躥起幾米高的火苗,照亮周圍的環(huán)境。
取出一只傀儡,讓它開始向爐內(nèi)投放月壤和月巖。
幾千立方的月壤和月巖一下子投進去,火苗瞬間一暗,隨即暴漲,如同火箭的尾焰一般噴射出幾十米高。
隨著火焰的噴射,大量氧氣也跟著被噴出來,然后緩慢降落,像云霧一般很快籠罩了周圍低矮的地方。
填滿各處之后,又如流水般順著幾條溝壑流入長長的裂縫,竟形成了幾條空氣瀑布的奇特景象。
隨著周圍氧氣的增加,熔爐周圍的溫度也漸漸開始升高,并且地面下開始有一絲絲靈氣散出,隨即被熔爐底部的聚靈陣吸走。
周林在旁邊觀察了一會兒。
還好,爐子外只要不是直接被火苗噴到,溫度最高也沒超過一千度。
這樣的高溫不會對干活的傀儡產(chǎn)生什么影響,倒是對寒冰類的怪獸具有一定的威脅。
即便裂縫里藏有冰怪,相信它們也不會靠近熔爐。
搞定熔爐的事情,便讓威震天對所有挖礦的傀儡發(fā)出指令,再挖到的礦石,都送到山谷中來煅燒。
接著便要給山谷起名字了。
要占領這個地盤,必須有個名字,再弄幾個建筑才行。
漲紅著臉想了半天,才憋出“地府”兩個字。
雖然缺了點創(chuàng)意,倒也算是貼切。
放出水娃,在距離熔爐幾十米外,整出幾間水泥房子,門楣書寫地府二字。
完事兒覺著不夠,又跑山谷外面,繞圈兒立了十幾個高大的水泥碑,每個碑上除了地府二字之外,下面又用雙語寫下一行小字:
“擅入者死!”
不管這種恐嚇到底有沒有用,反正先寫出來再說。
事情辦完,卻沒有回廣寒山。
陣環(huán)推進器已經(jīng)搞好,該給威震天安裝了,這時候最好盡量避開周靜初,免得她再生出覬覦之心。
這個女人收了禮物,胳膊肘居然還不往自己這邊拐,早知道就不給她儲物袋了,最多只送她那根小皮鞭。
將威震天停放在熔爐不遠處,周林開始對其進行改造。
車里有五行陣保護,那些脆弱的電子元件不至于被周圍的高溫破壞。
安裝陣環(huán)之前,周林決定先在車內(nèi)布置可以令其在太空進行調(diào)整方向的法陣。
掀開后車廂的地毯,拿出筆記本電腦,調(diào)出之前設計的各種法陣。
這些法陣設計出來后,不上太空就沒辦法測試是否管用,所以干脆都整出來。
反正車廂夠大,場地寬敞,足夠容納所有法陣。
感覺一個人在安靜的地方干活有些枯燥,便拿出周靜初給的平板,連接上威震天的大屏幕,開始播放里面的資料。
周靜初交給他的平板里面,大多都是視頻文件,而這里并沒有多少機密的東西,反而很多都是網(wǎng)上公開的東西。
甚至有一些還是自媒體發(fā)布的短視頻。
周林一陣吐槽,也不知道這些玩意兒對自己有什么幫助。
不過有幾段星艦發(fā)射的視頻引起了他的興趣。
因為視頻拍攝的時間,居然是在自己登月之后,也就是大前天才拍攝的視頻。
這說明啥?
說明周靜初她們可以在月球上上網(wǎng)!
協(xié)議怎么說的,說好的你們給我提供地球網(wǎng)絡,明明你們都可以下載地球網(wǎng)絡的視頻了,為什么我這里還沒通網(wǎng)?
這個老米的星艦,應該是第四次發(fā)射了吧,看樣子技術已經(jīng)成熟,很快就可以載人登月了。
很可惜,你們動作太慢,已經(jīng)被老夫捷足先登了。
周林這個時候終于理解了當初江軍的急切,為了獲得對登月有用的修真物資,不惜拿出一個無比珍貴的登月資格跟自己交換。
不過他們肯定也不虧,想想自己幫他們占了多少地盤。
嗯……如果將來星艦成功登月了怎么辦,要不要在半路攔截一下?
周林一心二用,一邊看著視頻,一邊蹲著用手指在地板上勾勾畫畫,隨著指尖的移動,車廂堅硬的地板出現(xiàn)一個個繁復奇特的文字和花紋。
畫到一半,忽然停了下來,被屏幕上一段視頻吸引。
畫面中正在介紹星艦底部的發(fā)動機,好家伙,居然有三十多臺發(fā)動機。
每臺發(fā)動機的噴射口都可以自由調(diào)整噴射角度,用來控制星艦的飛行方向。
這些發(fā)動機組合在一起,就能將重達五千噸的星艦送入太空。
確實很牛嗶!
之后又有段采訪的視頻,是一位專家,說星艦的技術不行,造不出更大推力的發(fā)動機,所以只好將幾十個發(fā)動機捆綁在一起,才能獲得足夠推力。
唉,專家這個物種生命力太頑強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滅絕。
手上不停的刻畫著法陣,腦中也在思考,不明白周靜初給他這些視頻的意思。
難道也想讓我弄幾十個小一號的陣環(huán),裝到威震天的屁股上?
沒必要啊!
威震天雖然自重幾十噸,但在減重法陣的加持下,最多也只剩幾噸重。
再加上月球重力低,現(xiàn)在自重可能還不到一噸。
四套陣環(huán)足夠把它送上太空了。
再說,以威震天的智商,控制四五套陣環(huán)還能勉強湊合,要是增加到幾十套,絕對能把它們搞瘋。
好容易將所有法陣全部刻完,周林開始準備安裝陣環(huán)。
站到車后,拉出卷尺,在平平的車屁股后面對四個角對稱選了四個點。
原本打算把陣盤裝在車的底盤,考慮到太空飛行時視野的習慣,還是覺著往前飛比較舒服,所以改為裝在后面。
四個角的陣環(huán)同時發(fā)力,想來威震天的飛行應該比較平穩(wěn),不會輕易翻跟頭。
比照著陣環(huán)的大小,首先在車屁股下面保險杠兩邊的位置,制造出兩處凹陷,然后從凹陷的中心開啟一個小孔。
小孔是為輸送靈膏而預設。
接著圍繞著小孔周圍開始勾畫法陣。
兩邊法陣都制作好,并將中心小孔延伸出一條通向后備箱底盤下的管道,管道盡頭也設置好法陣,然后連接上一個裝著輻射靈膏的容納瓶。
待前期準備工作做好后,這才取出兩套陣環(huán),分別裝入兩段的凹陷。
不需要借助任何輔助,陣環(huán)便牢牢的被鑲嵌進去。
周林讓威震天試著控制陣環(huán)。
這時候還不敢讓它往陣環(huán)中輸送靈膏和靈力,只是讓它先熟悉陣環(huán)的基本操作。
兩套陣環(huán)在威震天的控制下,開始分層旋轉(zhuǎn),接著層層脫離,形成兩個漏斗的形狀。
看起來一切順利,很簡單就能掌握。
不過這就像練習瞄準一樣,不扣下扳機,永遠不知道槍法怎么樣。
沒關系,先這樣練習著。
正要裝上面兩個陣環(huán),周林忽然想到了什么,看著兩個反復伸縮旋轉(zhuǎn)的漏斗沉思起來。
既然都可以伸縮和旋轉(zhuǎn)了,為什么不能像星艦的發(fā)動機一樣隨意擺動呢?
如果可以擺動,哪怕車廂里那些未經(jīng)測試的法陣都不管用,也可以讓威震天任意調(diào)整飛行的方向。
想到此處,他立刻回到車上,開始在筆記本上更改設計。
一邊設計一邊拿出萬陣魔方進行測試,很快就有了方案。
不過是調(diào)整每層陣環(huán)間的角度而已,并不是很復雜的事情,唯一麻煩的是,需要在每一層陣環(huán)上面增加法陣。
拿出刻刀,先對還沒安裝的兩套陣環(huán)進行了修改。
完成后換下已經(jīng)裝上的兩套陣環(huán),讓威震天試著控制,結果不是太理想。
不是增加的法陣不管用,而是威震天一時不太適應。
兩套陣環(huán)伸展后左搖右擺,各搖各的,步調(diào)根本沒辦法保持一致。
要是這樣,上天后肯定栽跟頭。
慢慢練習吧,總不能再加一套電子控制系統(tǒng)吧,那就太麻煩了,而且威震天有可能失去對方向的控制。
在自身安全方面,周林寧愿信任傀儡,也不相信那些可能有后門的電子系統(tǒng)。
放著威震天練習對陣環(huán)的控制,周林將另外兩套陣環(huán)也進行了修改,然后取出蜘蛛傀儡,坐上去飛到車子后備箱上方,準備安裝上面的兩個陣環(huán)。
忽然想到陣環(huán)既然可以調(diào)整方向,那就未必一定要裝四套陣環(huán)才行。
如果上方只裝一個,不就可以省下四分之一的能耗,三個對稱的噴射口,一樣能夠讓它保持飛行的平衡。
別小看只節(jié)省了四分一,那可都是錢??!
不過改了設計,上面的陣環(huán)就只能裝在中間位置,讓三個陣環(huán)形成一個正三角形,以達到平衡。
問題是車頂中間是連著下方備胎一樣蟹螯的一截螃蟹腿,總不能把陣環(huán)裝在螃蟹腿上面吧。
要不讓螯臂抬起來?
好像不是不可以,飛的時候才揚起垂在后備箱上的蟹螯,平時垂下來蓋住陣環(huán),還有防止窺探的作用!
真是個好主意!
既如此,下面兩個陣環(huán)也可以增加一層伸縮蓋板,只有飛的時候才把陣環(huán)露出來。
興沖沖測量好距離,裝上第三個陣環(huán),這下威震天控制三個陣環(huán)就更吃力了。
在它練習對陣環(huán)控制的時候,那節(jié)蟹螯一只平平向后舉著,跟車頂高度持平,遠遠看去,就好像車屁股后面長了一條大尾巴。
嗯……說是大擺錘可能更加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