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再現(xiàn)大唐榮耀

第一百九十五章 李景達兵出金陵 漢唐軍對峙彭澤

再現(xiàn)大唐榮耀 周周樂不停 4235 2021-06-17 20:00:00

  金陵尚在猶豫的時候,漢朝的幽州軍和守義軍已讓唐國的奉化軍節(jié)度使馮延術(shù)恐慌不已,他也管不了許多,直接將江防的部隊回撤至江州城,導致竟然無人防御江北的歸德軍。

  王彥升看準了時機,率領(lǐng)歸德軍主力一路向東,選擇遠離江州的一個不知名的小渡口,趁夜色、在沒有敵軍防守的情況下渡過江水。歸德軍長期與奉化軍對峙,有相當數(shù)量的船只。

  第一晚,歸德軍就有近萬人達到了江水南岸。雖然附近的奉化軍發(fā)現(xiàn)后還想殲滅過江的歸德軍,奈何發(fā)現(xiàn)太晚又兵力不足,只能眼看著敵軍過江,自己則倉惶撤退。歸德軍先頭部隊遵照節(jié)度使的命令,過江原地扎營固守,接應(yīng)其余部隊渡江。三日后,歸德軍主力約有三萬五千人渡過江水。王彥升隨即率領(lǐng)歸德軍主力,順著長江向江州方向進逼。

  金陵皇宮御書房內(nèi),李煜、李景達還有一干重臣個個面色凝重。多個州縣發(fā)來了急報,大批漢軍渡江,大唐西部被漢軍前后夾擊?,F(xiàn)在,李景達越來越相信,漢軍是以東部的軍隊佯攻,使得防御重點在金陵的唐軍不敢貿(mào)然調(diào)往西邊,趁此機會集中主力,奪取江州、洪城等西部重鎮(zhèn),最后,將江南國困在江東一隅之地。李景達下定決心,親自率領(lǐng)神武軍去救援江州,而李煜則實在不愿意讓皇叔親自領(lǐng)兵出征。

  李景達安慰李煜,漢軍此前攻伐南楚,兵力應(yīng)該還沒有回調(diào)就來攻大唐,屬于疲憊之師。此去爭取速戰(zhàn)速決,將漢軍驅(qū)離后會早日回撤。此前一心想限制齊王李景達軍權(quán)的周宗一言不發(fā),文人在這個時候已經(jīng)沒什么用處了,他也不希望齊王離開,害怕萬一漢軍又從江東渡江怎么辦?可是,周宗此前一直從背地里搞李景達,不好開這個口。

  李景達做了安排,留下神武軍兩個統(tǒng)軍,直接聽命于李煜,只聽從皇帝調(diào)遣。如果有緊急軍情,李煜可以與正副樞密使商議。此前,還曾不滿唐國滅閩國時,魏岑等人瞎操蛋的李景達竟然說,“魏大人久歷沙場。馮延魯、周宗、嚴續(xù)和越祿都是兩朝元老,經(jīng)驗豐富,定能保陛下周全?!?p>  商議已定,李煜和李景達叔侄,一個坐鎮(zhèn)金陵,一個領(lǐng)軍出兵,這也算是最好的安排了。可回到內(nèi)宮,李煜仍然很是擔心。周明佳沒有周娥皇那樣熱衷于國事,只是溫柔的給夫君揉揉,燃起熏香讓李煜閉目眼神,去除煩惱和疲勞。操勞了一天的李煜,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次日,李煜帶著周明佳又去請示太后。太后見到兒子,頗有些心疼,說道:“從嘉最近操勞,年僅三十,白頭發(fā)都有了。”

  李煜感慨地告訴母親,“母后,漢軍大舉進攻,大唐兩線吃緊?;适逵H率大軍去救援江州?!崩铎仙髦氐貑枺骸澳负?,您看皇叔親自出征,不知可否啊?”

  太后沉思片刻,說道:“多事之秋,強敵環(huán)立,只有骨肉血親才能信任。從嘉坐鎮(zhèn)金陵,皇叔領(lǐng)軍征討,沒有比此更好的安排了?!?p>  見太后的想法與重臣們商議的思路一樣,李煜表示,“母后如此一說,朕倒是心安不少?!眱扇碎_開心心的陪了太后一上午。

  清明節(jié)到了,江南唐國國都金陵的主街道熱鬧非凡,神武軍護衛(wèi)開道,大唐皇族核心人物國主李煜、齊王李景達、儲君李仲寓,還有韓王以及國主幾個封了公的弟弟,全去太廟祭掃,祈求烈祖和元宗皇帝在天之靈,保佑齊王此番出征,旗開得勝、保衛(wèi)大唐。

  到了太廟,只有國主李煜、齊王李景達和儲君李仲寓有資格進入正殿,因為只有他們?nèi)齻€人才是嫡系子孫。烈祖是開國皇帝,元宗李璟是烈祖的嫡長子,齊王是嫡次子,兩人都是烈祖的皇后所生。李煜是元宗的嫡三子(當然,當了皇帝的人不管是誰生的,都是有資格進太廟正殿的)。李仲寓是李煜的嫡長子。按理說李從謙也能進,他也是鐘太后所生的嫡子。不過,正值多事之秋,他還沒封王,不具備進太廟的資格。

  太廟內(nèi),李家的三位核心人物齊聚一堂,認真向祖先行禮禱告。李煜跪在中央,李景達和李仲寓分別跪在他身后的兩側(cè)。李煜向烈祖和元宗“稟明”當下局勢,國主鎮(zhèn)守金陵,齊王抵御敵寇,祈求先祖保佑戰(zhàn)事一切順利。三人上香磕頭,然后拜別祖先。

  次日上朝,李煜冊封李景達為天策上將,命其領(lǐng)軍出征,迎戰(zhàn)來犯漢軍。李景達慷慨應(yīng)承。臨走前,李景達千叮嚀萬囑咐王妃,一定要把兒子李從禹管好,不可惹出事端。此時的李從禹倒也老實,雖然他是個呆霸王,還是怕老子的。

  此時江南國的西北部,也就是今天江西北部和湖北南部的情況不容樂觀。鎮(zhèn)南軍、奉化軍和武昌軍被漢軍分割包圍在鄂州、江州和洪城,還有一支成化軍在饒州,猶豫徘徊,不敢貿(mào)然上前增援。

  李景達率領(lǐng)神武軍從金陵出發(fā),并未選擇沿江而是先向南,然后折向西。此前,李景達深思熟慮過行軍路線。一是防止沿江行軍,暴露軍隊動向,二是準備先與饒州的成化軍匯合,取得兵力的優(yōu)勢后,再去解江州之圍。為免暴露軍隊動向,李景達乘夜離開金陵。神武軍行軍六日,到達江州西南方的饒州。李景達隨即命令成化軍全軍出動,兩軍一共九萬余人浩浩蕩蕩開赴江州。

  李景達深知漢軍擅長圍城打援,在兵臨江州附近時,首先進駐彭澤邊的彭澤縣城;彭澤即為天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唐軍多水師,以此為根據(jù)地囤積軍糧,可為退路。在彭澤縣城休整一日后,唐軍水師順著水道,水陸并進向江州行軍。

  此時,漢軍守義軍、幽州軍和歸德軍已經(jīng)完成了對江州的合圍,約有三萬奉化軍全部回撤到了江州城,江南唐國的中部繁昌到江州一線已經(jīng)沒有江防部隊了。漢朝的三支部隊,陳末的幽州軍負責牽制江州城的部隊,石守信的守義軍協(xié)助陳默,并負責防備唐國西面和南面的援軍,歸德軍協(xié)助陳默并負責防備唐國東面的援軍。

  歸德軍主力已經(jīng)全部渡江,有三萬五千人,而守義軍只是臨時抽調(diào)的兩萬余人,說明漢軍三位大將還是錯誤的估計了唐軍的來向。而李景達自私的心理使得他錯失了良機。明知道漢軍擅長圍城打援,李景達不以神武軍為先鋒,而是讓成化軍打頭陣。漢軍在彭澤連接長江的狹長地帶以巨石、木頭和破船截斷了水路,迫使成化軍無法順暢行軍,然后從兩岸進攻。

  正在試圖清理障礙的成化軍在岸邊遇到漢軍襲擊,慌不擇路地往船上撤退。漢軍將成化軍逼入水中,并以弓弩向成化軍的船隊猛射。成化軍也組織反擊,邊打邊撤。漢軍不斷從兩側(cè)包夾,使得成化軍傷亡不小。

  石守信率領(lǐng)漢軍緊追在狹窄水路中撤退的成化軍,兩次試圖在河水中阻斷成化軍的退路。而江南唐國李景達在接到前鋒遇到漢軍伏擊的急報后,立即命令部將趙苛率領(lǐng)神武軍前去救援。

  趙苛本是原清淮軍將領(lǐng),漢唐江淮之戰(zhàn)被俘虜,漢朝將他送到了塞北放牧。在漢唐議和時,李煜用不到三千的漢軍俘虜將一干被俘將領(lǐng)換回。趙苛有感皇帝和齊王的恩情,率領(lǐng)軍隊奮不顧身地沖向漢國守義軍。本來漢軍注意力集中在河中部隊,冷不丁從岸上殺出一軍,戰(zhàn)力相當不錯。兩軍激戰(zhàn),漢軍分據(jù)兩岸,遲遲不能匯合,加之人數(shù)又少。石守信眼見打不過唐軍,只好指揮部隊開始撤退。趙苛得理不饒人,集中兵力猛攻東岸漢軍。石守信察覺長此下去難以擺脫唐軍,一旦后撤不及時,唐軍順勢解江州之圍,那麻煩就大了。迫不得已,石守信組織了一支由一千五百士兵組成的騎兵游擊隊,在部隊撤到地勢平坦之處后,負責留在當?shù)貭恐茢耻姟?p>  這段地方在彭澤非常有名。彭澤豐水期,此處就是湖底,而枯水期彭澤退去一半以上,這里就成了平地。漢軍以游擊隊殿后,待到趙苛的神武軍追擊至此后,吹起號角以騎兵沖擊神武軍。

  唐軍害怕與漢軍的騎兵打遭遇戰(zhàn),又在平原之地是騎兵的天然優(yōu)勢,趙苛收攏部隊,列陣相迎。見唐軍列陣,漢軍按照石守信的吩咐,發(fā)揮騎兵優(yōu)勢,對唐軍進行一通騷擾,之后向東北方向退去。趙苛沒有見過這種騎兵拖延敵人進軍的戰(zhàn)術(shù),不敢盲目追擊,手下又勸他,已經(jīng)替成化軍解圍、擊退了漢軍,不如見好就收。

  石守信整頓部隊,一場小戰(zhàn)、傷亡三千余人。敵軍似乎人馬數(shù)量甚多,自己就一萬余人,顯然難以吃下這塊大肥肉,他立即派人向歸德軍王彥升求援。石守信告知王彥升,江州正南方,彭澤至江州水道附近發(fā)現(xiàn)數(shù)萬唐軍,請速派軍隊前來增援。雖然兩人現(xiàn)在都是節(jié)度使,王彥升之前一直是石守信的部將,又聽說唐軍數(shù)量眾多,接到求援后不敢怠慢,立即親率歸德軍主力向南移動接應(yīng)。

  趙苛率領(lǐng)神武軍返回,向齊王報告戰(zhàn)況,李景達看出漢軍的策略還是圍城打援,變得更加謹慎。他不敢率領(lǐng)軍隊冒進,選擇了在遠離彭澤的高處陸地上扎營。次日,整頓好兵馬,李景達命令神武軍再次水路并進,行至昨天趙苛救援成化軍之處。此時,漢朝守義軍騎兵已經(jīng)列陣相迎。石守信再次把自己手里的原三千禁軍騎兵列于陣前。

  面對一片黑色鎧甲騎著高頭大馬的騎兵,旁邊的部將連忙對李景達講,“齊王,這是敵軍主力??!”

  李景達沉默不語。漢軍禁軍曾和神武軍在江淮的蘆州激戰(zhàn),這次已經(jīng)算是第二次面對面的交鋒了。李景達緩緩的舉起雙手,準備下令與漢軍交戰(zhàn)。曾經(jīng)在蘆州勸李景達不要與漢朝禁軍血拼的部將韋達再次勸諫,在干涸的河床與漢軍騎兵打陣地戰(zhàn),并非明智之舉。

  多名部將附和韋達,請齊王三思。李景達何嘗不曉得其中的道理,可是見了漢朝禁軍打都不打就撤退,面子上過不去。在眾人的勸諫之下,李景達決定“采納”部將們的意見,下令戰(zhàn)船部隊開始有序的后撤,步兵則布好陣型以防漢軍沖擊。兩軍將領(lǐng)相互之間都越來越了解了,李景達發(fā)現(xiàn)漢軍人數(shù)并不算多,是藏了伏兵還是采用其他戰(zhàn)術(shù)?總之,步兵不動、以箭陣等候是最好的選擇。

  一半是準備拼力拒敵,一半是虛張聲勢,石守信看到唐水軍開始撤退,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想唐軍再多、還是畏懼我大漢騎兵啊。此時并不適合進攻,目送唐軍撤退之后,石守信也下令撤軍。

  李景達是有些信心不足,不過也沒多怕漢軍,他另一方面也是在等。

  三日后,王彥升的歸德軍主力到了,漢軍兵力一下達到近五萬人。石守信與王彥升一合計,決定主動出擊,爭取與唐軍決戰(zhàn)。

  留下少量軍隊守營,石守信和王彥升領(lǐng)軍一路向南,怎料唐軍大營早已嚴陣以待,卻據(jù)守不出。沒有破寨的好方法,漢軍只好罵陣。唐軍就是堅守不出,一連罵陣數(shù)日沒有效果,漢軍又轉(zhuǎn)而向唐軍水軍大寨罵陣,唐軍還是堅守不出。

  相持就相持,久困的江州遲早是要破的,這樣耗著漢軍并不懼怕唐軍。正好天氣開始轉(zhuǎn)熱,石守信和王彥升都認為,不如以逸待勞。兩位大將一拍即合,率領(lǐng)軍隊返回。漢軍回守之后,唐軍也沒有出戰(zhàn),大家都選擇了靜待時機,兩軍進入相持階段。

  石王兩人命令部隊安營扎寨,做好長期對抗的準備。一名名叫王鵬賀的歸德軍文書,喻縣(今江西新余)人氏,向節(jié)度使王彥升稟告,如果就這樣耗下去、大漢必敗。王鵬賀原是唐國清淮軍的低級軍官,后因壽州守軍投降,他作為降卒被編入歸德軍。因為是秀才出身,文字功底還不錯,曾擔任歸德軍節(jié)度使的大將王景崇讓王鵬賀在自己身邊擔任了文書。

  王鵬賀在文書的位置上一干就干了近十年,如此下去就是平平淡淡的待到年齡到了,解甲回家務(wù)農(nóng)或者繼續(xù)拿起筆桿子讀書,爭取考取功名。王鵬賀不甘心十多年的光陰虛度,終于這下機會來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