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寒食禁火,粥俗始出
杜悠然來到廚房,發(fā)現(xiàn)他從來沒有真正認真的看過自己工作的地方,過去他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是為了來而來。
而現(xiàn)在他有了自己想追尋的路了,所以他想了解食爺給自己提供的廚房是如何的不同凡響。
杜悠然慢步走在空無一人的廚房,認真的看,仔細的看,看食材具體在哪里擺放,廚具調(diào)料是否放的規(guī)整,拿著順手?
認真了解自己廚房的每一個細節(jié),只有這樣杜悠然才能更好的為食客提供更好的餐食,這樣才有可能追尋爺爺?shù)穆贰?p> 就好比西門吹雪在和葉孤城紫禁之巔決戰(zhàn)的時候介紹自己的劍,“此劍乃天下利器,劍鋒三尺七寸,凈重七斤十三兩?!?p> 認識,了解,貫通,只有這樣才能走遠,才能站在最高的地方,才能有資格去做最好吃的餐食。
“食爺,能給我抹布嗎?我想親自的打掃我的地盤?!倍庞迫辉诳赐陱N房后,回到他平時站的地方,和食爺說道。
“可以宿主,輔助你是我的職責?!彪S著食爺?shù)脑捯袈湎?,杜悠然的面前多出兩塊白色的抹布。
杜悠然拿起眼前的抹布,來到他從來沒有用過清潔池這里,打滿水,浸濕抹布,擰干以后,開始清潔廚房。
過去他把這些活都扔給食爺,現(xiàn)在他要自己干,哪怕是廚房經(jīng)過食爺?shù)那鍧嵰呀?jīng)整潔如新。
就像騎兵從來都是自己給戰(zhàn)馬清洗一樣,這也是最好了解每日工作地方的一種方法,所謂:不經(jīng)他人手,方能身如意。
杜悠然認真把廚房從新的擦拭了一遍,時間就在他忘我清潔中過去。
干完以后,杜悠然用一塊新的毛巾把額頭的汗水擦干對著食爺說道:“食爺,以后給我準備一套清潔用品,我每天晚上都要親自打掃一遍衛(wèi)生,以前麻煩你了,以后你也要接著辛苦你了,我們一起加油!”
“好的宿主。”
“宿主,你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廚藝上?!笔碃攲Χ庞迫粍裾f道?!拔颐刻鞎峁└蓛舻墓ぞ吖┠闶褂?,宿主其實你不用干這些?”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你放心我不會把精力放在這些雜事上,這樣做是為了提醒自己只是個求道者而已?!倍庞迫缓茏匀坏恼f道。
杜悠然想起一句話:心態(tài)決定狀態(tài),而狀態(tài)決定高度,高度決定成就。
想成為爺爺那樣的人,最起碼的要把自己的位置擺正,自己雖然是個掛,但是要知道撲街的掛也不少。
只有把自己的心態(tài)放在應該放的位置上,食爺才會成為自己真正的助力,而自己才不會淪為一個廚匠而沾沾自喜。
看到時間快到開店的時候了,杜悠然來到餐廳的位置坐好后和食爺說道:“食爺?我想領(lǐng)取第一種餐食,套餐可以嗎?”
“可以,宿主,你要領(lǐng)取什么套餐?”食爺好奇的問道。
“粥,白粥小菜的套餐可以嗎?”杜悠然說道。
“好的,宿主馬上進入睡夢空間,開始學習?!彪S著食爺?shù)脑捯粢宦洌庞迫辉俅芜M入到學習的過程中。
時間也就是過去不到三秒,杜悠然重新睜開了雙眼,雖然他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學習的方法,但是時間的感官上還是需要調(diào)整一下。
在杜悠然睜開雙眼的同時,墻上的食譜上面同時出現(xiàn)了,新的早點餐食:白粥套餐(白粥小菜)30RMB。
之所以選著粥是因為杜悠然認為粥是華國人最具煙火氣的餐食之一,更甚至它不僅僅是一道餐食,還是伴隨著華國歷史的一道餐食。
在華國粥的力量是超出人們想象的巨大,在歷史上每逢災禍它可以為人可續(xù)命,在太平年間它又是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僧道儒隱的養(yǎng)生秘訣。
在華國的歷史上它可以說是皇朝興衰的一個標桿。
一碗粥,是一個皇朝末年是否能延續(xù)最后的底線,有則續(xù)命,無則就是揭竿而起,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而在每個皇朝興盛靠著也是一碗粥,傲視天下的雄主明君,也僅僅靠的是一碗粥。
傳說粥的歷史最早出現(xiàn)在黃帝時期,而文字記載則是在周朝時期,據(jù)《禮記,月令》載,“仲秋之月,養(yǎng)衰老,授幾杖,行糜粥。”
在華國有‘寒食禁火,粥俗始出’之說,粥俗:始于周朝禁火,此習俗一直延續(xù)至清代,更有甚者,清朝以粥為政是為定例。
至于華國人為什么對粥如此的感興趣,可以用宋朝人張耒的一段話初略的概括:“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滑,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
至于杜悠然提供的白粥是用沙土罐為器具,用食爺提供的燕京玉泉水為底,而玉泉水被清乾隆皇帝評為第一天下泉水。
而大米用是燕京的京西米,京西米源于清康熙,經(jīng)歷康雍乾三帝130余年種植育稻,形成了獨特的皇家“御稻米”,即京西稻。
54年,太祖在讀《紅樓夢》時,看到寫賈府的莊頭烏進孝進賈府交租,常用米千余石,而專供賈母享用的“御田胭脂米”只有“二石”,這引起了他的關(guān)注。
他讓農(nóng)部查了“御田胭脂米”的產(chǎn)地,并希望由糧食部門收購一些“御田胭脂米”,由此,京西稻由國家統(tǒng)一收購,并上調(diào)成為“特供”大米。
杜悠然從寫有京西米的米桶中稱出今天的用量,稱出一看,只見京西米顆粒,橢圓豐腴、晶瑩透明的確不愧為食爺提供的食材。
開始淘洗大米的杜悠然看看時間差不多,加快了節(jié)奏,卻急中有緩,洗米的動作輕揉慢搓。
如果這時候有旁人在一邊看見的杜悠然的動作,他是急,但急中存輕慢之意,一急一慢之間,已經(jīng)含有自己的一絲韻味。
而這些他卻一概不知,杜悠然只是專注的做眼前的事情,根本就沒有想如何去洗,動作標不標準什么的,只是認真的洗米,一直到洗到淘米水清亮為止。
接下來就是煮粥了,杜悠然用于煮粥的火,是最傳統(tǒng)的柴火,這樣煮出來的味道才更加的好喝。
耐心和一鍋出應該是煮粥的最大巧門了。
不多時,用京西米煮出來的粥好了,一股獨特的香氣怡人而出,滿屋皆香。
而用沙土罐熬的粥,只見粥色呈青綠,在上面漂浮著厚厚的一層米油,一看之下讓人食欲大增。
杜悠然本想先來一碗,可惜粥好時間到,杜悠然只能用遙控打開店門,準備開始營業(yè)。
“好香哪?杜總這今天又有新的餐品了?”人未見聲先至的江浩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