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唐鯉

第八章 道佛之爭(中)

唐鯉 貓妖躲一天 3079 2020-12-04 21:32:04

  八月十七正午,在慎行帶人前來搜查的兩個時辰前,屈突卑成功收服虎驍衛(wèi)。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從各營中挑選出五百精兵,由右衛(wèi)護衛(wèi)長楊儀統(tǒng)領,負責將唐鯉護送到洛陽。

  一千多斤重的龐大物件,不可能秘密押送。兩地六百里的距離,沿途難免被各種江湖勢力盯上??v日因為要事,不可能和護鯉大軍同行,為確保押送萬無一失,他便在其中安插了數(shù)十位江湖好手。

  護鯉大軍浩浩蕩蕩出了長安城,一路安穩(wěn)行至華陰縣。再往前走就要經(jīng)過赫赫有名的西岳華山,道路變得崎嶇,翻山越嶺,極耗體力。于是楊儀就下令大軍在華陰縣柳葉河邊安營扎寨,火頭軍升起爐灶,燒水做飯。

  這個時節(jié)正好秋高氣爽,風光迷人,當天剛好又是不冷不熱的氣候,更加讓人心曠神怡。營寨外群山拔地而起,雄偉險峻,主脊呈東西向延伸,直到華山深處,如果不是重任在身,相信每個人都想到山上游覽一番。

  過了一會,天空飄起了細雨,洋洋灑灑,非但不令人討厭,反而給山景又添上了多彩迷人的一筆。柳葉河上有一只打魚的小船,在夕陽下歸家。船上一個高大的漢子,半禿腦袋,用粗獷的聲音喊著號子,格調古樸,悲壯蒼涼,憾人心旌。

  靠河邊的一個營寨帳篷里,盤腿坐著三個年輕的和尚,他們個個內(nèi)力深厚、身負絕技,是這次護鯉大軍當中最厲害的角色。從左往右數(shù),這三個和尚依次喚做行水、行火和行土,他們都來自法濟寺,是領了慧興大師的法旨前來助陣的。

  法濟寺有五大護寺金剛,按五行排號,分別是行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這里的“行木”可不是慧興大師的私生子行木,他是五人中的二師兄,在一年前的一次護寺作戰(zhàn)中不幸戰(zhàn)死。慧興大師對這位愛徒的犧牲十分痛惜,剛巧兩個月前自己的兒子進寺當和尚,出于偏愛,于是就把“行木”的法號給了兒子。

  “行水師兄,你我置身于這方祥和山水,本該寂靜安然,可我卻總覺意難平,滿心掛念師父及寺院的安危。”行土念了會佛經(jīng),悵然睜開雙眼。

  行水也停下捻動佛珠的雙手,睜眼說道:“行土師弟,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你我出寺時看的明白,四周已經(jīng)調集了大批羽林軍,他們的目標,不用說也是指向法濟寺。寺院危急關頭,正是需要你我的時候,但師父卻在這個時候讓你我離開,不知是何用意?!?p>  行火雙眼微閉,兩手合十放在面前,虎口之間垂掛著一串紫檀佛珠,他聽完師兄弟的對話,開口說道:“師父用心良苦,我想他已經(jīng)預感到法濟寺此次難逃劫難,這時候讓我們下山,既是想我們?nèi)Υ_保護送的成功,又是想讓我們保全性命,盡可能延續(xù)法濟寺的香火。行水師兄,行土師弟,我們切不可辜負師父的一番苦心啊,阿彌陀佛!”

  ……

  “阿彌陀佛!愿我佛護佑法濟寺安然渡過劫難!”在小彌陀山的法濟寺天王殿中,慧興大師恭敬跪在彌勒佛像前,敬獻三支清香,恭謹祈愿。

  在慧興大師身后,站著一個方口闊耳的壯年和尚,目光炯炯有神,身體十分健碩,右肩披著一件袈裟,左肩**著,胳膊上的肌肉剛勁威猛。這個大和尚就是行金,五大護寺金剛的大師兄。

  “師父,俺就想不明白了。同樣是修行之人,魚太素為什么一定要對俺們趕盡殺絕呢?”行金粗聲粗氣的問道。

  “行金啊,你心思單純,有些事情你不懂。”慧興大師拜完彌勒佛,站起身,回頭看了看行金,又抬頭看著天王殿的弘佛彩繪,喃喃說道,“不懂倒也挺好,這世間的紛爭算計,終究還是不要卷進去的好呀?!?p>  慧興大師發(fā)了一通感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往事又被勾了出來。

  大唐以前,佛教香火鼎盛,禮佛的平民和高官比比皆是。自從大唐建立以后,尊老子為祖,列道教為國教。從此以后,道教興盛,佛教雖不可避免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地位并沒有很明顯的衰退,信眾依然眾多,也算基本能和道教平起平坐。

  但是,到了太宗朝,道教仙長魚太素做了國師之后,道佛之間的平衡就被徹底打破了。魚太素是一個極有野心的人,他有著狂熱而宏大的目標,就是要讓道教成為天下唯一的宗教。就和西漢的董仲舒“罷戳百家,獨尊儒術”一樣,魚太素也要“取締佛教,道法獨存”。

  當然,因為佛教在民間的根基極厚,這樣的滅佛計劃不可能一蹴而就,太急于求成容易引起民眾的不滿,甚至爆發(fā)起義。而且,無論太宗還是現(xiàn)在的高宗,也都對佛教有所容忍,還到不了眼睛里的沙子非得揉出去不可的程度。

  因此,魚太素便將計劃打碎細分,既然不能一下子把佛教連根拔起,那就從佛教賴以存在的寺院動手,一點點的完成大業(yè)。

  為此,魚太素動用國師的身份,先是在半年的時間里,以各種理由毀掉上百座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寺廟。隨后變本加厲,借由情報機構搜集、羅織各種罪名、污名,向高宗進言,又毀掉了十幾座名山大寺。

  而現(xiàn)在,魚太素終于決定要對在長安城擁有眾多信眾、地位尊崇、香火鼎盛的法濟寺動手了。

  當然,慧興大師也不可能坐以待斃,他自從繼任法濟寺住持衣缽之后,就發(fā)下宏愿,不遺余力的四處尋找拯救佛教的辦法。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在三年前尋到了希望。

  那是公元672年的早春,驚蟄剛過,萬物復蘇,法濟寺的杏花開出粉嫩的花朵,整個天地都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那天清晨的陽光特別明麗,慧興大師剛帶著弟子做完早課,正在彌勒佛像前敬香,天后武則天的鳳攆就排到了天王殿外。

  慧興大師披上方丈袈裟前往迎接,看到天后武則天之后,在大是大非面前波瀾不驚的慧興大師也禁不住拜服,驚為天人。

  天后武則天進了天王殿,上了三炷清香。

  “阿彌陀佛!老衲仰觀天后尊容,儼然彌勒佛轉世?!痹趶浝辗鹣衩媲埃叟d大師不知道為何,也許是受了天人感應,竟然開口說出這樣一句話來。也正是從這樣一句話起,主宰他的命運齒輪從此之間發(fā)生了巨大改變。

  天后武則天雖然滿心歡喜,但臉上卻沒有任何的表露,她輕啟朱唇,開了金口:“大師這樣說,倒是折煞本宮了。本宮的母親終生念佛,是最虔誠的佛子。本宮也常常參禪自省,對彌勒佛祖崇敬有加,怎敢拿佛祖自比?”

  慧興大師雙手合十,宣一聲佛號,說道:“阿彌陀佛!如是我聞,出家人不打誑語。老衲方才所言,并非出自老衲這個凡體肉胎,而是彌勒佛祖降下感應,借由老衲之口,贈予天后的一一句讖言?!?p>  “一句讖言?何解?”天后武則天一時來了興致。

  慧興大師看了看天后武則天身后的隨從,從容說道:“老衲斗膽,想單獨對天后言明。”

  “你們退下吧!”

  天后武則天吩咐一聲,一眾侍從領命退出了天王殿。

  “大師現(xiàn)在可以說了吧?”天后武則天問道。

  “阿彌陀佛!”慧興大師先宣佛號,然后開言,“想必天后也知道,彌勒佛祖乃是未來佛,將在不久的將來執(zhí)掌整個佛國。彌勒佛祖給出這樣一句讖言,是預示著天后也將同彌勒佛祖一樣,在不久的將來執(zhí)掌人間之國。這大千世界,將以女帝而興?!?p>  慧興大師說出這種話來,可是犯了謀逆的大罪,這要是傳到宮里,不用魚太素動手,高宗就得下旨移平法濟寺。但慧興大師依然不管不顧,毫不掩飾的說出了這樣的狂語。

  慧興大師之所以這樣說,一是被形勢所迫,決意舍命賭上一切。二也是心里有一定底氣,他早就在和其他高僧的集會中了解到天后武則天的野心。

  等了這么久,終于等到天后武則天駕臨法濟寺,哪怕是粉身碎骨,慧興大師也要奮力一搏。

  幸運的是,慧興大師賭對了,天后武則天并沒有因此動怒,臉上反而隱而不漏的多出幾分欣喜。其實這時候的天后武則天也早就有了取代大唐江山的野心,最近這些年,她也一直在暗中扶植自己的勢力。

  當然,光靠武力奪取大寶,難以平天下悠悠之口。要想得到天下認可,還得借由宗教教化和思想控制,來確立自身皇權的正統(tǒng)性和合法性。大唐開國認老子李耳為祖,也是出于這個目的。

  現(xiàn)在,大唐的正統(tǒng)地位已經(jīng)毋庸置疑,天后武則天要想達成自己的目的,就要先削弱李唐皇族在百姓心目中的正統(tǒng)形象。而李唐的宗教支持來自于道教,所以,削弱打壓道教就成了天后武則天首先要做的事情。

  對待宗教,武力血洗是最下等的方法,以教制教才是上策。剛好目前道教大肆打壓佛教,道佛生死對決已成難免,天后武則天剛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將佛教收為己用,一方面通過佛教的力量制衡道教;另一方面借由佛法理論,在人民心目中營造出女主稱帝的正統(tǒng)性。

  為了這個目的,天后武則天也曾去過數(shù)十座名山大寺。在論法過程中,隱晦的和方丈住持們談起過這個事情。但是,那些大和尚要么心思愚鈍,要么貪生怕死,竟沒有一個人符合天后武則天的需求。

  而今天,慧興大師竟然不顧生死主動提及這個話題,可見他是一個有勇有謀之人,這無疑很符合天后武則天心中的人選。

  成功邁出第一步,之后的事情也便水到渠成。天后武則天和慧興大師各取所需,一拍即合,雙方一月之內(nèi)數(shù)次秘密見面,經(jīng)過周密籌謀,制定了一個反攻道教、覆滅李唐、女王稱帝的一石三鳥的精妙計策。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