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朝會(二)
殷太后站在大殿之上,看著同意和反對自己的人,表面上似乎毫無波瀾。
這樣,你們互相說一說,同意哀家的原因和不同意哀家的原因不就好了,若是合理哀家便沒什么可說的,是不是,林丞相,殷太后殷太后特意點了一下林相。
回太后,臣不是有意冒犯,只是,這朝堂之上不可兒戲,即使皇上有些許的任性,那也應(yīng)規(guī)勸,讓皇上繼續(xù)完成,不可因噎廢食。
林丞相,您這話就不對了,如果皇上執(zhí)意要離開,難道還要太后去屈尊求皇上不成,而且這一早,百官都在這等著皇上稟報重要的事情,難道就這樣不了了事?而且太后娘娘只是替皇上提問,最終決定權(quán)依然在皇上哪里,所以微臣覺得并無不妥。
張大人,如果如你所說的,太后代替皇上詢問群臣,常此下去,皇上若是習(xí)慣如此的方法,那該怎么辦?那您是想說太后要垂簾聽政?
雖然,殷太后垂簾聽政是事實,但從沒明目張膽的的下過旨意,林丞相此話一出,張大人便不知如何做答了,這回答好了還好說,可這要說錯了什么,那這腦袋可是要保不住了。
這時,李大人站出來說道:“丞相大人,多慮了,今日是特殊情況,太后娘娘也拉住了皇上,但沒有效果,所以太后娘娘才提出的這個辦法,所以,太后娘娘是做了正確的選擇,除非,是丞相心里早就有芥蒂了吧!”。
李大人可不要信口雌黃,福大人站出來說道,丞相從來都是盡心竭力的為皇上為這殷山效忠,可不容許小人對其污蔑,挑撥皇上和太后的關(guān)系。
回太后,臣絕對沒有惡意,只是就事論事……李大人說道。
微臣也是就事論事……福大人繼續(xù)道。
好了,都安靜,哀家看得出來各位大臣的疑慮,哀家也來說一句吧!不對,皇上,請容許哀家說一句可否?殷太后撇了一眼岳竹鰲。
岳竹鰲當(dāng)然不敢說不,母后想說話朕沒有什么不允許的,母后講便是。
那就好,對了,丞相,哀家是不是也得問問你,這樣是否有不妥?。?p> 太后您折煞老臣了,臣不敢。
那就好,對于剛才的問題,皇上好像并不介意,而且哀家也覺得哀家有這么資格代替皇上詢問群臣,各位大臣,還有可爭議的嗎?
臣等并無意義……。
好!各位大臣,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臣有本奏,關(guān)于災(zāi)民賑災(zāi)糧款之事,其中還有疑點。
哦?此事不是由安國王全權(quán)處理了嗎?難道……,安國王何在,為何沒來上朝?他稱病修養(yǎng)應(yīng)該有一段時間了吧!怎么還沒好嗎?殷太后問道。
回太后,安國王以大好,只是王爺說還有些事,所以會晚些到,一旁的公公說道。
有事?哀家看是因為在想怎么想辦法解決丟失的賑災(zāi)糧款的事吧!不過人不在也沒關(guān)系,繼續(xù)說疑點在哪?
回太后娘娘,據(jù)臣調(diào)查,那筆賑災(zāi)糧款確實已經(jīng)發(fā)下去了,而且根本沒有安國王所說的,糧款未到,他傾盡家財去幫助災(zāi)民的事。
大膽,真是大膽,沒想到還有這事?哀家還真沒想到堂堂安國王會做出這種事,皇上,您說這事怎么辦,您怎么看??!
不可能,皇……安國王絕對不會做出那種事,朕絕對不信,此事有待徹查。
看來皇上很相信安國王的為人,哀家看安國王也不至于為了私吞那么一點糧款,我們皇族的人不至于齷蹉到那種地步,那就應(yīng)該是安國王手底下的人手腳不干凈。
疑點歸疑點,有沒有證據(jù),不然在做的大臣都不會信的。
回太后,臣也是信任安國王,所以做了深入調(diào)查,確實查到了蛛絲馬跡,確認不是安國王所為,而且臣所查到的線索發(fā)現(xiàn),就連安國王捐出的財務(wù)也有部分在其中,有人將兩份的財務(wù)都貪莫,只拿出極少的一部分的財務(wù)救濟災(zāi)民,這事臣搜查到的證據(jù)請?zhí)筮^目。
哦?此事可是非同小可,來人,將證據(jù)呈上來,殷太后眼角,嘴角都不自覺的流露出得意,接過賬本和證詞,好大的膽子,來人,把大司農(nóng)給哀家?guī)蟻怼?p> 等一下,母后,朕還未查看,請不要這么快下定論。
拿去呈給皇上!
是,太后,那大司農(nóng)。
帶上來例行詢問。
奴才遵命,帶大司農(nóng)上殿。
臣拜見皇上、太后。
大司農(nóng),你自己看看吧!你真是好大的膽子,竟然私吞糧款連安國王的財務(wù)都一并吞沒,到底是誰給你的權(quán)利。
臣冤枉??!這……這根本是子虛烏有的事,臣也不清楚這賬本是拿來的,還有這證詞,根本是沒有的事啊,請皇上太后名查。
真是荒唐,人證物證聚在,還敢狡辯,竟連愧疚之心都沒有,來人,摘了他的官帽削其官職,打入天牢,給哀家嚴刑拷打,一定還有同伙。
太后饒命啊,皇上、太后,饒命??!大司農(nóng)都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帶了下去。
臣也有本啟奏!是關(guān)于之前尚都城內(nèi)凸起的奢靡之風(fēng)。
準奏!
殿外,云舒抻得脖子都長了,還是沒等到岳璃。
完了,完了,看來東西沒等到,躲起來了,我就說嘛,信什么天命,輸了,徹底輸了,不知道今天,殷太后會削了多少他手底下人的官職。
公子!烏拓剛打探消息回來。
現(xiàn)在殿內(nèi)怎么樣了?
不出公子所料,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兩位大臣被打入天牢,而且都是重要官職,殷太后還下令嚴加拷打,看來還有幾位會被連累。
果然,這岳璃再不來,真是要玩完了。
公子說的事,看來殷太后這次是做了充足的準備。
你,你快去趟安國王府,去看看什么情況?云舒有些擔(dān)心道。
烏拓正要去下,忽然看到遠處一個人影,公子,屬下好像不用去了。
怎么不用,要是安國王倒了,殷太后可不會對咱們有什么善意。
不是公子,您看,安國王已經(jīng)到了
在哪?云舒朝著烏拓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果然是岳璃,這下云舒終于算看到了一點希望。
烏拓,我有事先走了,你在這盯著,有事一定要穿消息給我,說完,云舒迅速離開了。
安國王到~
岳璃意氣風(fēng)發(fā),一身黑色蟒袍,走進殿中,臣拜見皇上~太后,臣有事來遲還望皇上恕罪。
安國王大病初愈又有事耽擱,會姍姍來遲也是正常,無事、無事,免禮,岳竹鰲搶先說道。
果然還是皇上體諒安國王啊!殷太后沒好氣的說道。
謝皇上體諒,臣聽說,太后剛剛發(fā)落了幾位重要的大臣,便趕緊趕了過來看看是何事讓太后如此震怒。
安國王的消息還真是靈通,這人未到,但這朝廷發(fā)生什么事卻都了解的一清二楚的,何須再問哀家,是??!貪污受賄、肆意斂財,理當(dāng)發(fā)落,而且安國王還要感謝哀家,替你除去禍患,以免污了你安國王的名聲。
那臣真是得要感謝太后,替臣考慮了。
安國王客氣。
報~,經(jīng)審訊,又供出兩位人犯。
哦?那還不快呈上來。
萬西苑。
殊汐,殊汐我來了,你……。
來了,慢點,喝口水再說。
好,謝謝,云舒坐下喘口氣說道:“你猜的沒錯,他上朝了”。
什么猜的!那是我的夢境,我這就是要告訴你,準確性。
我才不信,這是概率事件,我來是因為本公子答應(yīng)你了,信守承諾而已。
早知道你會這么說,所以讓你來。
好,我就看你的夢到底有多準,讓你這么擔(dān)心,憂思過度的。
今日早朝,太后是不是以賑災(zāi)糧款的事,拿著什么所謂的賬本和供詞,發(fā)落了大司農(nóng),還有,之后又以之前所起奢靡之風(fēng),以莫須有的罪名,發(fā)落吏部,兵部的人。
你……你怎么知道?你真夢見了?云舒一臉的不可思議。
怎么我說的不準嗎?
準,一個字都不差,殊汐你太厲害了,你還夢到了什么快說,云舒立刻充滿了好奇心。
昨夜,王爺便是在等一封信和一個人,對否。
這都對上了,太不可思議了,但云舒心里還是有些將信將疑,因為這些都是發(fā)生過的事情,或許殊汐也有另一種獲取消息的辦法。
我暫且信,但你還是要說一些沒發(fā)生的事。
好啊!那我就和你說岳璃上朝之后的事如何?
洗耳恭聽!
此刻朝堂上,何大人,福大人被侍衛(wèi)按在了地上,兩人面前是兩張可笑的證詞。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們要當(dāng)面對峙,我們什么都沒做過,是絕對不會認罪的,福大人氣憤的喊道。
真是放肆,來人給哀家拖下去。
慢著,這些人本王都了解過,本王認為一定另有內(nèi)情,不如暫時收監(jiān),岳璃不緊不慢的說道。
看來王爺想為他們求情,那就依安國王所言暫時收監(jiān),還有沒有人有事啟奏。
被這一聽問罪,下面的大臣們已經(jīng)開始人人自危,有些官職低微的,心里已經(jīng)開始戰(zhàn)隊了。
這時,岳璃開口說道:“臣有事啟奏,事情很嚴重,需皇上定奪”。
安國王請說,岳竹鰲早已擔(dān)心的不行,就等著皇兄開口了。
這里有邊關(guān)將領(lǐng)通敵的罪證,而且臣這里也有一份,官員私吞糧款,貪污的罪證,還請皇上過目。
邊關(guān)將領(lǐng)通敵,這是何等大罪,這安國王倒是發(fā)現(xiàn)了什么?殷太后突然坐不住了。
皇上,此等大事,要看仔細些。
母后放心,朕心中有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