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于畢業(yè)了,離開校門那刻我還有些興奮的情愫溢出。
沒過幾天我到就業(yè)局應聘,可能是激動的原因,應聘填寫簡歷時,在技能一欄,我填了一個“杠”字,本來是想填“木工”二字,不知道怎么寫連體了。結果被林業(yè)局下屬的勞動服務公司的一個小廠聘用了,但我覺得,這和填什么技能沒有一毛錢關系。
勞動服務公司,隸屬于林業(yè)局。下分還有二十幾個大集體單位,什么啤酒廠、地板廠、包裝板廠、印刷廠。還有什么養(yǎng)殖廠、筷子廠、家具廠、木楦廠……常言說靠山吃山,這些廠子不管以什么為主業(yè),都毫無例外的有一個共同的副業(yè),那就是林業(yè)剩余物加工,而林業(yè)剩余物加工是這些廠子主要盈利項目。聘用我的單位是包裝板廠,和啤酒廠、印刷廠相比,它是一個名實相符的林業(yè)剩余物加工廠家。
包裝板廠位于小鎮(zhèn)西邊,占地有十余畝,大門朝北,進入大門右拐是一排磚房,長五十米,紅磚碧瓦,窗明幾凈,是包裝板廠的辦公所在??拷蠅εc辦公室平行相對的大型木板房,空曠高大,是包裝板廠的木材加工車間。辦公室的右側,由北向南排列,是一棟普通磚房,油氈鋪頂,是加工木包裝的車間。整個廠區(qū)被廠房圍成一個“口”字的三邊外框,缺少左邊一豎。外框缺邊那側并沒有敞開,而是用松木板皮釘制成柵欄,柵欄很高,釘制柵欄的木板皮上爆裂的松樹皮張合著,隨時可能被風吹得掉落下來。廠院中間是堆積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區(qū)域。
我的工作是裝卸工兼圓鋸手。原料車到來時,我與隊友卸車、歸楞,其他時間站在臺鋸旁加工板方。
臺鋸安裝在空曠的木板房當中,車間里共有5臺圓鋸,直徑120cm的大鋸一臺,80cm和60cm的中、小鋸各兩臺,我使用的是最小的,60cm那種。
此刻,我頭戴白色的防塵帽,胸前掛著一件藍色圍襟,在圓鋸前縮手縮腳的加工著板材。接下鋸的叫劉進才,是包裝廠最帥氣的小伙,干起活來手腳麻利,不落人后。他有一個唱歌的愛好?;罡傻礁吲d時就會高歌一曲。
今天加工的板方規(guī)格比較小,2cm*6cm*50cm的,長度也就兩根筷子那么長。在臺鋸上干過活的人都知道,木段越短越危險,一點也馬虎不得,所以我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劉近才慢點,他一張開口唱歌,我就立刻說“注意力集中!看好手中的木料,別碰到鋸齒上!”
“放心,我不會把你生命當兒戲的!嘿嘿!”劉進才蠻有把握地說,也不知道他的自信從何而來。
我說的危險絕不是危言聳聽,我的安全的的確確就掌握在他手里。只要他一疏忽,或者在接料的時候手抖一下,料頭就會觸碰到鋸齒上,然后立刻飛起,沿著鋸片旋轉的方向,子彈一樣射向鋸手,我隨即應聲倒地,肚子立刻被木料穿個窟窿,我的死相豈不是很慘?我可不想這么不明不白地說再見。
鋸片飛旋,木屑翻飛,木材被切削時尖銳的聲音不時刺痛我的耳膜。我瞇著雙目,不讓飄飛的細末進入眼中,雙手將一根根粗木段加工成一片片初級板材,再由板材加工為半成品木方。我雙手不停搗動,肚皮也配合向前頂著木料。
終于,這一天加工木方的工作總算安全結束了,剩下就是到院子里碼木方了,我和劉進才用小推車把剛加工好的木方推至院中,按規(guī)格碼好垛,等著檢尺員檢尺。
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
以及冬天的落陽
憂郁的青春年少的我
曾經無知的這么想……
碼垛的劉進才唱得正歡,不遠處傳來檢尺員劉小芳的嗤笑聲。
?“哎呦!大明星又唱上了。今天干多少活呀?高興成這樣子!”
“怎么還不得有一方呀!二十元一方的話,一個人分十元還不行嗎?”
“這種小規(guī)格現在的績效是二十四元一方了,漲價了!你不知道吧?不過這些可沒有一立方,也就0.6立方左右吧,來幫我拉一下尺?!?p> 小芳把數據記到本子上后,用計算器敲了一下,說到:“我說沒有一立方米吧,這才0.67立方米,你自己算算多少錢吧!”
接著又道:“明天沒有原料了,你們干啥呀?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們就上山了?!?p> ?“上山?上山干啥呀?”
“上山采伐清林。我們廠在哈拉林場承包了幾個林班,要在那里采伐作業(yè),把采伐下來的剩余物拉回來做原料。今天廠長還開會討論這個問題了……”
包裝板廠辦公室里,薛廠長、支部書記和車間主任陳楓正在討論今年冬季的工作,內容集中在承包哈拉林場的撫育伐工作上。
“今年采伐量很大,各大林場都人手不夠,都在外包一部分工作量,這是一個好機會,勞服各單位都在躍躍欲試,準備從林場分一杯羹。我們也準備利用這個機會多囤點原料,我廠已經把競聘書交到哈拉林場了?!?p> “行,薛廠長,這事就交給我辦吧。我抽空去看看他們一把手,給他帶兩箱好酒,我們競聘的林帶是不是主伐?如果是主伐,我們可就有的賺了!”
“不是,是撫育伐。主伐都被林場包攬了,不可能給我們,就是這樣,我們照樣可以賺個缽滿盆滿,只要肯付出勞動。酒就別拿了,我們要搞好關系,也要注意尺度,不能助長不良風氣。”
書記附和著笑道:“確實!事情雖小,影響挺大,還是不要動這個歪腦筋?!?p> 我和劉進才站在一旁,不敢輕易插話,默默聽著。也不知道把我倆叫來干什么?
薛廠長轉向我們。
“知道叫你們兩個來干什么嗎?”
“不知道”我倆異口同聲答到。
“準備派你們倆個去取經!到哈拉林場學習撫育伐知識。和陳主任一起去。把我們要干的小班號和采伐量落實下來。把采伐清林工作中的注意事項搞明白。小高你們倆要在這次工作中負責技術及安全的工作?!?p> “我?不行,不行,我們對采伐一竅不通呀!”劉進才吞吞吐吐著。
“不通,就學呀,這就是為什么派你們去哈拉林場的原因。還有陳主任呢,弄不明白的問他,他是這次工作的帶隊人?!?p> 問他?我心里想,他懂個啥呀,原來只是一個教小學的老師,被淘汰下來,不知道靠什么關系來到這里,干這加工車間的車間主任還勉為其難,經常做些著三不著兩的事情,這種截趾適履的做法是不是欠考慮。但面對陳主任只能說到“有陳主任我們就不怕了!”
“就這樣定了,你們回去準備吧。”
兩天后,早晨,森林小火車車站里,火車頭喘著粗氣,鳴著長笛,正在連接掛車。掛車是綠皮車廂,共有五節(jié),在車廂后面還連著長長的一串鐵臺。
陳主任走在前面,我和劉進才跟在后面,我的手里捧著一個紙箱,紙箱里是一些紙筆類的文具。劉進才手里提了個三角兜,里面有小斧和短把手鋸。
陳主任搶先上了綠皮車廂,占了兩個座位。我們上車后就坐了下來。
小火車每節(jié)車廂內都有兩排座位,靠著兩邊的車窗,中間是過道。臨近的四個座位中間有一個小插桌,宛如縮小的大火車車廂。車廂內的人很多,一些是林場住戶下山購物返回的,一些是到林場跑通勤上班的,還有到林場做生意的。嘈嘈嚷嚷,叫喊聲不斷。
一聲長鳴,小火車離開了車站。車廂里的人們開始拿出食物和酒,坐在一起推杯換盞,還有一些人湊到一起打起紙牌。用此消磨列車上寂寞的時光。雖然擁擠,但列車上的售賣車卻不畏懼,往來穿插著叫賣。
“白酒、飲料、瓜子、火腿腸啦……”,
“冰棍,小寶貝啦,誰吃誰得勁啦……”
我透過車窗,欣賞外面大自然的美景。白云如洗,藍天如鏡,曠野遼闊。一條清亮的河水淙淙流淌,起伏的山巒層林密布,枯草與白雪相間,洽是一派大好山河。

高碧海
有時候,人要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從前走過的路。不管它有多么難走,都會有一些人陪你一起走過,是他們使你的行程變得精彩,你回過頭的意義就在于想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