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的農村,它的文化和風俗還很落后,它還有著比較重男輕女的思想。
祖父,也指的是我的爺爺,有著四個孩子,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而我的父親是最小的孩子。
大伯家一直沒有孩子,而父親生了三個男孩,在農村這種情形下,是很多人都羨慕的事情。
而我做為祖父母的大孫子,是那個最應該受寵的孩子,甚至所有的親戚朋友和鄰居,都認為,他們應該非常喜歡我。
只是所有的事情都與之相反,它沒有那么美好,也沒有那么光明,不管何時何地,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理所當然。
祖父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而在我十一歲的時候,祖父因為車禍而去世,所以我的記憶里,關于祖父的畫面卻不是很多。
也許當時我們的年紀很小,那時的我們可能還沒意識到,一個人的離去,會產生怎樣的格局。
所以當時的我,除了只會哭以外,并沒有別的情緒。
以至于祖父的離去,并沒有帶給當時的我太多不一樣的感覺,在那之后,似乎一切又回到從前的樣子。
而且祖父的離去,似乎對于太多的人和事,都沒有過多的影響,后來的我們才會發(fā)現,每個平淡的人生,其實都很珍貴。
我們從小跟祖父和祖母,生活在同一個小院里,祖父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對我們也沒有太多感情的表達。
以至于我們到現在,都不知道他對我們,到底有沒有關于愛的感情,如果說有,我并沒有感受到,現在想問,也沒有了機會。
關于祖父的記憶很少,更多的是母親與他們的矛盾,所以跟祖父一起的回憶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