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那時和我一起走過青春的姐們兒

曾經(jīng)的歲月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戎馬為社稷余熱育后人

  上世紀80年代初,大病初愈的我在組織的安排下,離開了工作崗位,離開了守衛(wèi)多年的西北邊防,舉家遷到陜西西安落戶,開始了我生命中的第三段旅程——離休生活。

  剛在西安定居下來時,有許多生活上的事情要安排,有許多老戰(zhàn)友要會面,周邊的環(huán)境要熟悉,還要讓剛剛病愈的身體恢復健康,每天里倒也安排得滿滿當當,沒有太多的時間顧及它事。隨著時間的推移,身體的康復,我越來越感到應當做點兒事情,應當讓自己的晚年生活充實起來,讓自己在離休的日子里繼續(xù)為黨做貢獻。

  第一節(jié):為了歷史不被忘卻

  剛離休時,在和老同志、老戰(zhàn)友相聚的時候,大家最難忘的就是一起戰(zhàn)斗過的日子。扶眉戰(zhàn)役、蘭州戰(zhàn)役、瓦窯堡戰(zhàn)斗、延安保衛(wèi)戰(zhàn)等大大小小的戰(zhàn)斗經(jīng)歷、和一起走過的山山水水幾乎成了大家相聚中唯一的話題。一些地方的黨史辦、部隊的軍史辦、師史辦、延安精神研究會等單位也陸續(xù)和我聯(lián)系,向我收集歷史資料,了解戰(zhàn)斗經(jīng)歷和知名人士情況。因此,那段時間里,寫回憶錄,為各地史志辦、部隊軍、師史編辦提供真實的歷史資料占據(jù)了我大多數(shù)時間。為此,我還先后到陜北、寧夏、甘肅、內(nèi)蒙、XJ、湖北等地,深人到偏遠的山區(qū),進入到一戶戶老百姓家中進行調(diào)查采訪。

  一次,為配合十一師編寫師史,我們沿十一師在陜西走過的路、戰(zhàn)斗過的地方去采訪當?shù)氐睦习傩?,搜集素材。那?982年的深秋。

  一路上,樹葉經(jīng)不住寒風的吹襲,紛紛飄落,收割完畢的田野里裸露著黃土和參差不齊的麥秸稈,太陽雖然高高地懸掛在天空,可已經(jīng)不能讓人感到溫暖。我們一行4人經(jīng)過一天的奔波和采訪,帶著一堆寶貴的文字和影像資料踏上了返回西安的路程。路上,我們在吉普車里繼續(xù)著我們的回憶,談興正濃。此時,車行至興平縣某鐵廠門前。這里道路比較狹窄,迎面突然開過來一輛拖拉機,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司機一把方向就將我們乘坐的吉普開出了路面。拖拉機倒是避過了,我們的車卻滑進了路邊的河里。

  車下滑的速度很快,在我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已經(jīng)落到了河里,冰冷的河水通過車的縫隙滲進了車里,很快浸濕了我們的腳。還算沉著的我急忙詢問:“有沒有受傷的?”“沒有?!庇腥嘶卮??!澳沁€不趕快開門自救,等著水淹上來想跑都開不了門?!?p>  隨行的參謀和司機這才清醒過來,用勁兒打開車門,?鉆出水面爬上車頂。這時,鐵廠大門口值班的工人們也已經(jīng)拿著粗粗的纜繩開始進行營救了。纜繩順著河堤甩下來,我們4人在車被淹沒之前被全部救了上來,重要的資料雖然遭到水浸卻也被我們抱了上來,沒有受到太大損失。

  渾身透濕的我們被請進了鐵廠的辦公室。工人們生著了大鐵爐,拿來了被褥、毯子,提來開水.端來面條為我們驅(qū)寒、充饑,并為我們在爐火上烘干了衣服??吹竭@情景,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戰(zhàn)爭年代的軍民關系,想起了真真切切的魚水之情。

  興平縣交通局的同志也迅速趕來,組織吊車打撈起我們的車。咸陽軍分區(qū)的領導聽到消息后也火速趕來了。這時我們已經(jīng)烘干了衣服,恢復了體力。軍分區(qū)領導堅持要把我們接到軍分區(qū)招待所休息,可我們怕錄像機、錄像帶和資料被水浸泡時間長了受損,謝絕了軍分區(qū)領導的好意。最后,軍分區(qū)派車連夜將我們送回了西安。以后很長的時間里,一想起這次歷險,我就好像又回到了戰(zhàn)爭年代,又回到了老百姓中間。

  在離休的二十多年里,我前前后后一共向報刊雜志、各種史料、延安精神研究會等寫了十幾萬字的回憶文章和史料,對我經(jīng)歷過的戰(zhàn)斗和與我一起共過事的幾十位歷史名人進行了書面記載,自己也出了一本十幾萬字的回憶錄。

  第二節(jié):創(chuàng)辦老年大學

  老年大學,這個今天聽起來稀松平常的名詞,在上世紀80年代初,還只是在介紹國外教育事業(yè)的雜志中偶爾見到。1986年,我們一批不甘解甲休息的老同志湊在一起,協(xié)商創(chuàng)辦蘭州軍區(qū)老戰(zhàn)士大學。沒有教室,我們到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去借;沒有老師,我們到各個大學去請;沒有辦學經(jīng)驗,我們摸索探討;沒有教材,我們?nèi)晏暨x采買……

  幾經(jīng)努力,學校終于辦起來了,讓許多老紅軍、老八路和離休老干部能夠繼續(xù)老驥伏櫪,譜寫新的篇章。

  學校最先設置的課程是政治課。針對市場經(jīng)濟帶來的社會變化,我們請老師給我們這些習慣于征戰(zhàn)南北,習慣于計劃經(jīng)濟下的思維模式、生活方式的老同志講國際形勢、講市場經(jīng)濟、講股票期貨,讓我們逐漸從思想上接受和融入當今的社會,而不再為某種社會現(xiàn)象、某個事件或某個問題苦惱或想不通。

  后來,我們又陸續(xù)開設了中國歷史、老年保健、老年心理學、文學、書法、國畫、外語、攝影、烹調(diào)等十幾門課程。我們這些老年學子通過每周2~3次的學習,擴展了知識、豐富了生活、促進了健康、陶冶了性情,提高了晚年生活的質(zhì)量。

  我們這些老同志大多是武將出身,幾十年來征戰(zhàn)南北,號令三軍、指揮作戰(zhàn)自然不在話下,但進學堂舞文弄墨,且又是在年事已高的情況下,不拿出點兒決心、不下點兒功夫還真不行。因此,在學習上我對自己嚴格要求,除了身體不好時請幾天假外,總是堅持步行兩站地去學校。既鍛煉了身體,又學到了知識。

  幾年下來,我掌握了基本的書法要領和基本的繪畫原則。為了真正學有所用,我在家中專門布置了書房,置辦了全套的文房四寶,一有空就操練起來,練大字、練繪畫。因我在中印邊界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落下了雙手震顫的毛病,嚴重的時候,飯碗都端不住,執(zhí)起筆來也就比別人都困難。但我沒有退縮。寫不了小字,我就寫大字;畫不了工筆畫,我就畫水墨畫;用不了小楷筆,我就使大楷筆。一天天,一月月,不知用了多少紙墨,雖然沒有成了“家”,但我的作品也多次在各種書畫展上獲獎,這幾經(jīng)努力,學校終于辦起來了,讓許多老紅軍、老八路和離休老干部能夠繼續(xù)老驥伏櫪,譜寫新的篇章。

  學校最先設置的課程是政治課。針對市場經(jīng)濟帶來的社會變化,我們請老師給我們這些習慣于征戰(zhàn)南北,習慣于計劃經(jīng)濟下的思維模式、生活方式的老同志講國際形勢、講市場經(jīng)濟、講股票期貨,讓我們逐漸從思想上接受和融入當今的社會,而不再為某種社會現(xiàn)象、某個事件或某個問題苦惱或想不通。

  后來,我們又陸續(xù)開設了中國歷史、老年保健、老年心理學、文學、書法、國畫、外語、攝影、烹調(diào)等十幾門課程。我們這些老年學子通過每周2~3次的學習,擴展了知識、豐富了生活、促進了健康、陶冶了性情,提高了晚年生活的質(zhì)量。

  我們這些老同志大多是武將出身,幾十年來征戰(zhàn)南北,號令三軍、指揮作戰(zhàn)自然不在話下,但進學堂舞文弄墨,且又是在年事已高的情況下,不拿出點兒決心、不下點兒功夫還真不行。因此,在學習上我對自己嚴格要求,除了身體不好時請幾天假外,總是堅持步行兩站地去學校。既鍛煉了身體,又學到了知識。

  幾年下來,我掌握了基本的書法要領和基本的繪畫原則。為了真正學有所用,我在家中專門布置了書房,置辦了全套的文房四寶,一有空就操練起來,練大字、練繪畫。因我在中印邊界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落下了雙手震顫的毛病,嚴重的時候,飯碗都端不住,執(zhí)起筆來也就比別人都困難。但我沒有退縮。寫不了小字,我就寫大字;畫不了工筆畫,我就畫水墨畫;用不了小楷筆,我就使大楷筆。一天天,一月月,不知用了多少紙墨,雖然沒有成了“家”,但我的作品也多次在各種書畫展上獲獎,這對我不能不說是一種激勵。我的書法作品《軍魂》參加了全軍老戰(zhàn)士書畫展并被收編到畫冊中,還有的作品在SX省于佑任書法展中獲得了優(yōu)秀獎。干休所里年年舉辦書畫展,我哪一屆都不落。不管獲不獲獎,重在參與,重在精神。在老戰(zhàn)士大學學習的十幾年中,不僅給了我學習的樂趣,更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在與校友的交往中體驗了學習和生活的快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今天我已經(jīng)89歲了,依然在高興的時候舞文弄墨,寫字作畫,這還都得要感謝我們的老戰(zhàn)士大學。

  第三節(jié):情系下一代

  改革開放,帶給了我們許多新鮮事物,許多新的思想,社會也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了太多太多的變化。滄海桑田的同時,又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物欲橫流、金錢誘惑,讓很多青少年迷失了方向。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不再受到重視;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精神更是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孩子們心中的偶像已不再是黃繼光、董存瑞、雷鋒,而是影星、歌星、體育明星。時代變了,追求變了,怎樣讓孩子們健康成長,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這個問題不斷撞擊著我的心靈,使我下決心將教育下一代作為我離休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1987年10月11日,我和干休所的8位有志于關心教育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在蘭州軍區(qū)小南門干休所成立了軍隊系統(tǒng)第一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這是一支由胸前佩戴過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紅星功勛榮譽獎章的老紅軍以及在重要領導崗位上離休的老干部組成的隊伍,成員都已年過花甲,有的還帶著戰(zhàn)爭年代留下的傷殘。原本可以靜心在家里頤養(yǎng)天年,但是對祖國未來一代的殷切期望和教育下一代的神圣使命把我們聚到了一起,無償?shù)貫樯鐣l(fā)揮著余熱。從那天以后,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我們無怨無悔,樂在其中。

  近二十年來,這支隊伍不斷發(fā)展壯大,最多時達到54人。有的老同志因年齡原因干不動了,較晚離休的同志又接上了手。今天,最初的創(chuàng)始者都已進入了耄耋之年,但更多的離退休老干部把滿腔的熱情傾注在關心教育下一代的事業(yè)上,用真誠和執(zhí)著譜寫著一曲又一曲令人難忘的歌。

  我們的工作是從對干休所周邊的大、中、小學進行傳統(tǒng)教育開始的。我們先后在周邊的近二十所學校建立了校外輔導站和定期報告會制度。學校包括6所小學、6所中學、兩所中專、4所大專院校,分別由我和老紅軍申力生、老干部劉志龍、賀思恭等負責。為了使我們的教育有的放矢,我們多次開會研究,分析形勢,制定教育計劃。每次開會,大家都十分認真,有時為了一個問題、一件事情、一個孩子還要爭論半天。那種精神現(xiàn)在想來真是讓人感動。

  大家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文化的同時,一些消極的、不健康的思想觀念也隨之進入了國內(nèi),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不可避免地在一部分青少年中滋長漫延起來。所以教育必須從愛國主義和艱苦奮斗入手,用我們在革命戰(zhàn)爭中的親身經(jīng)歷,給孩子們講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講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的真實故事,讓孩子們從小樹立愛國之心、強國之志和為祖國建設做貢獻的思想。由于我們是從革命和建設的艱苦年代走過來的,經(jīng)驗豐富,見多識廣,又富有耐心,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而我們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在與青少年交往接觸中體現(xiàn)出來的人格魅力,對黨和人民事業(yè)的忠誠,讓青少年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生活中我們又有爺爺對孫子的親情,比較容易和孩子們溝通,青少年們也比較喜歡爺爺們那種循循善誘、言傳身教的教育方式。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對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很大的幫助。

  二十多年來,我們的輔導報告、傳統(tǒng)教育從小學做到了中學,從中學做到了大學,從大學做到了工廠,知名度越來越高。在高峰期,我們每人每周至少要到兩個以上的學校做兩場以上的報告。除了做報告外,我們還和學校共同組織孩子們在清明節(jié)到烈士陵園掃墓,節(jié)假日去八路軍辦事處參觀,周末到楊虎城將軍墓去祭奠,引導青少年以革命先輩為榜樣,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勞動,勤奮學習,踏實做事,誠實做人,不斷提高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本領。

  學校是我們的一方基地,干休所里的孩子則更是我們關心的重點。除了在學校參加活動外,我們利用居住集中、好管理、便于開展活動的優(yōu)勢,在寒暑假組織干休所的孩子們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夏季,我們舉行納涼文藝匯演,孩子們的獨唱、合唱、舞蹈、武術(shù)表演,在爺爺奶奶的熱情注視下表演得有聲有色,同時孩子們的天真、活潑、稚嫩、可愛,也讓爺爺奶奶們的心變得年輕了。演出結(jié)束后,我們還要評出獲獎節(jié)目,頒發(fā)獎品,激發(fā)孩子們的上進心和榮譽感。冬天,我們和孩子們一同進行書法繪畫展覽,把孩子們稚嫩的習作和爺爺奶奶們蒼勁有力、飄逸流暢的書法繪畫同室展出。這鮮明的對比既讓孩子們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又讓老同志感到了孩子們的求知欲望。展覽結(jié)束后,我們同樣要評出獲獎作品,讓孩子們在書法繪畫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獲得更高獎勵。

  一次次的文藝匯演和書畫展覽,還真培養(yǎng)了一些孩子對文藝和書法繪畫的興趣和愛好。干休所的孩子,有的書法繪畫作品在XA市青、少年書法繪畫展中獲了獎,有的在市青、少年通俗歌曲大獎賽中取得了名次。更多的孩子不僅練就了專長、陶冶了性情,還用自己的專長為學校和班級爭了光奪得了名次。所里有一個孩子特別調(diào)皮,學習成績老上不去,經(jīng)常被老師留?;蚺u,家長也沒有好辦法。一次干休所組織書法繪畫展,這個孩子拿來了自己的畫參展。評獎時,我們發(fā)現(xiàn)這孩子的畫雖然稚嫩但卻很有創(chuàng)意,而且色彩運用得也非常好,整幅畫顯得生機勃勃。于是,我們給他評了二等獎,發(fā)了一套彩色鉛筆和一張獎狀。沒想到這次書畫展成了這個孩子的轉(zhuǎn)折點。由于有了這個二等獎,孩子的自信自尊得到了重新確立。從此他努力刻苦,不僅書法繪畫的水平飛躍提高,就連原來讓老師頭疼的語文、數(shù)學成績也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學習成績從班上的倒數(shù)第五名一躍升到了前十名。

  關心下一代,我們除了在思想教育、知識傳授、技能培訓方面下功夫外,還特別關注孩子們的安全。鑒于XA市車多、人多,特別是放學時問的馬路安全無法保證,老紅軍劉志龍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學時就主動到學校門口接送孩子們過馬路。不論是烈日炎炎、刮風下雨,還是天寒地凍、大雪紛飛,他一堅持就是幾年。當時許多小朋友一放學就到路邊等劉爺爺帶他們過馬路。劉爺爺一手搖著自制的小黃旗警示過往車輛,一手牽著小朋友過馬路在當時都成了XA市的一景。

  爺爺奶奶們的辛勤付出,很快得到了孩子們的回報。馬路上、大院兒里,孩子們禮貌地向爺爺奶奶行禮、問好;節(jié)假日里,孩子們主動帶著掃帚、抹布幫助院兒里的孤寡老人掃地、擦玻璃、搞衛(wèi)生;所里失物招領處擺放著孩子們撿到的小到一串鑰匙、一角錢,大到衣服、手機、百元現(xiàn)金等;淘氣包、調(diào)皮鬼們一個個考上重點中學、大學,還有的孩子考上了北大、清華。一個原有小偷小摸毛病的孩子不但改掉了偷摸的壞習慣,還經(jīng)常到所里的食堂幫灶,給所辦公室提開水。他還利用假日送外賣、賣報紙,在學校里的表現(xiàn)也受到老師的贊揚。干休所里的不少孩子因家里經(jīng)濟條件較好,養(yǎng)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壞習慣。經(jīng)過我們的教育幫助后,孩子們懂得了節(jié)約,學會了省錢。

  我們的教育,不僅使所里的孩子們健康成長,也使我們聯(lián)系學校的孩子們有了助人為樂、關心他人的思想和精神。干休所里有一位八十多歲的孤老太太,丈夫去世后,拖著偏癱的身體,靠著不多的撫恤金艱難度日。安裝技校的同學們在 1988年3月學雷鋒活動時第一次來到干休所幫助她料理家務和打掃衛(wèi)生,以后又連續(xù)多年細致入微地照顧她的生活。老太太院里的衛(wèi)生,同學們定期來打掃;冬天到了,院子里的花兒該進屋了,同學們主動搬花兒進家;屋里的燈泡壞了,同學們在第一時問來給換上;春天到了,又是同學們在小院兒里翻地、種花、種菜。老太太感動地說:“安裝技校的同學就是我的親兒女。我這一輩子,最幸福的事就是攤上了這么些好孩子?!?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