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不服比一比
這句話說出來,讓周清雅感受到了一股強烈的逼格。
一直以來,周清雅感覺陳不飛是一個低調(diào)的人,但是現(xiàn)在陳不飛所說的這句話,卻徹底改變了周清雅的看法。
“陳不飛,你不吹牛會死?。俊?p> “誰說我吹牛了?我好歹也是金鼓樓的少爺啊,別的不敢保證,但就鑒寶來說,我沒在怕的!”陳不飛自信的說道。
從小,陳不飛就在鑒寶這方面表現(xiàn)出了驚人的天賦,早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在圈子里面出名了。
但是當(dāng)陳不飛出去上學(xué)之后,南豐古城的鑒寶圈子,就逐漸忘記了陳不飛這個少年天才。
特別是金鼓樓沒落之后,更是讓很多人早就忘記了陳不飛的名字。
但在十年前,陳不飛的名字可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陳不飛在他父親陳城的熏陶之下,從小就鍛煉眼力價,對于那些古董幾乎可以說是樣樣精通。
隨著年齡的增長,陳不飛學(xué)會了低調(diào),他善于隱藏自己的實力,不過他是那周清雅當(dāng)成好朋友的,所以在好朋友面前,他也沒有必要藏得那么深。
“那好,既然你說你沒有吹牛,敢不敢讓我給你找個對手挑戰(zhàn)一下?”周清雅問道。
“隨便找,沒在怕的!”
陳不飛很是灑脫的說道,可是當(dāng)他剛說完,他就覺得有些后悔了,因為他看到了周清雅的臉上露出了一道笑容,是詭計得逞的笑容。
翌日,陳不飛被周清雅送到了周家下屬的一個古董店里面。
到了古董店之后,陳不飛赫然看到了徐冠華也在古董店里面坐著。
“周小姐,你給我找的對手,該不會就是這位小海龜吧?”陳不飛問道。
周清雅瞇著眼微笑道:“答對了,就是他!”
陳不飛嘆了口氣,說道:“周小姐,你想考驗我,至少給我找一個正常點的對手吧,找的這貨,是什么玩意??!”
一聽陳不飛這話,徐冠華立馬就不爽了。
“小子,說什么呢你,要不是看在清雅的面子上,本少爺才懶得跟你這種垃圾比試呢!”徐冠華指著陳不飛說道。
周清雅也趕緊勸說道:“好了,陳不飛,我實話告訴你吧,徐冠華雖然是海歸,但是他的鑒寶功夫可不低,他們家在唐人街有好幾家古董店呢。
而且他在國外上學(xué)的時候,還專門考了國際三等鑒寶師資格證呢!”
陳不飛一聽,問道:“國際三等鑒寶師資格證?那是什么東西?”
“沒聽說過吧,這個證非常難考,上萬名考試的人,只有不到十個人才能拿到這資格證!”徐冠華很是驕傲的說道。
“切,一個三級的鑒寶師資格證能說明什么,老子還是一級鑒寶師呢!”陳不飛默默在心里面說道,關(guān)于這個秘密,他暫時還不想告訴別人。
的確,在全世界各所大學(xué)里面,不乏一些在鑒寶上面有天賦的年輕人。
所以,每隔三年就會有一次鑒寶考試,是在一個國際網(wǎng)站上進行報名。
陳不飛當(dāng)時也報考了,并且拿到了一級鑒寶師資格證。
要說那徐冠華的三級資格證是萬里挑一,那么陳不飛的資格證就是千萬里挑一了。
“行了,廢話少說了,既然你覺得你那個三級資格證很牛逼,那比一比不就知道了!”
陳不飛心里清楚的很,他知道周清雅這樣安排的原因。
無非就是想讓他和徐冠華之間搓一下銳氣罷了!
于是,他們之間也沒有再去有過多的交流,直接來到了古董店后面的一個院子里面。
在這院子里面,周清雅早就讓人準(zhǔn)備好了五件寶貝,全部放在一張長桌上面。
走到跟前之后,周清雅說道:“你們兩個都看到了,在這桌子上一共擺放著五件古董,我會給你們半個小時的時間,去觀察這五件古董,半個小時之后,你們給我答案!”
隨著周清雅的一聲令下,兩人慢慢的走到了第一件古董跟前。
那是一尊青銅佛像,沒有底座的佛像。這尊佛像的品相還不錯,但陳不飛看了之后,卻是皺了一下眉頭。
這件佛像他都根本不用看,就知道是假的。
因為這尊佛像的個頭很大,若是真品的話,品相還這么完整,其價值至少得在一個億以上。
若是價值上億的古董,周清雅又怎么可能拿出來讓他們兩個外人看呢?
于是,陳不飛快速看完這尊佛像之后,轉(zhuǎn)移到了第二件古董上面。
這第二件古董,是一把紫砂壺。
這把紫砂壺的品相非常的好,呈方形,上面還刻著一幅字,雕工非常的細致,其工藝倒是跟乾隆時期的宮廷用壺比較像。
都知道,乾隆帝喜歡品茗,對于紫砂壺也是頗為的喜愛。
而這把紫砂壺,正是乾隆帝收藏的一把壺。
只是,乾隆帝把玩過的紫砂壺,又怎么可能出現(xiàn)在這里呢。
所以這第二件古董,陳不飛心里也早早的就有了答案。
至于這第三件古董,則是一副字畫。
陳不飛打眼一瞧,這幅字用隸體跟行楷相融合,很是獨特。這樣的書法風(fēng)格,倒是跟揚州八怪當(dāng)中的鄭板橋的風(fēng)格極為的相似。
陳不飛細細端詳了幾眼之后,覺得這幅字的確是出自于鄭變鄭板橋之手,“板橋體”在這幅字上面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而且跟鄭板橋的風(fēng)格極為的貼近。
再加上紙張的材質(zhì),以及蓋印,陳不飛斷定這幅字是一件真品。
到了第四件古董的時候,陳不飛有點被難住了。
這第四件古董,赫然是一件瓷瓶。從起外表看上去,這件瓷瓶應(yīng)該是乾隆年間的仿官窯瓷瓶。
這瓷瓶呈灰藍色的色釉,與宋代官窯極為的相似,而且可以達到難以分辨的程度。
這瓷瓶上面的裂紋,也是比較符合宋代官窯的風(fēng)格。
但是從其他工藝上來看,這瓷瓶又是乾隆仿官窯的風(fēng)格。
所以,陳不飛一時之間,很難下定結(jié)論。
若是在這之前,陳不飛可能會利用自己的鑒寶知識去仔細的分析研究一下,但是現(xiàn)在,他有修復(fù)系統(tǒng)這玩意,還用得著施展自己的才華?
開玩笑,有外掛不用,對得起自己的人生嗎?
陳不飛話不多說,直接是將自己的修復(fù)系統(tǒng)打開。
他讓系統(tǒng)去吸收這瓷瓶的靈氣,若是這瓷瓶上面的靈力多,那就是宋代的官窯。若靈氣少,那就是乾隆仿官窯瓷瓶。
假如一點靈氣都沒有,那這瓷瓶肯定就是贗品無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