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雖對表妹無男女之情,卻自小一同長大,眼睜睜看著表妹身亡,不禁悲痛,更是痛心鮫人的背叛,一時間,二人持劍相向。
鮫人只避不攻,似乎想向太子解釋,不想打斗之中,那國師偷襲,重傷了太子。
這朝中國師乃是妖物所化,那妖物貪戀凡間榮華,本想要刺殺太子再化作太子的模樣取而代之,見那鮫人并非凡人,時時護著太子,便伙同太子表妹設(shè)計將他除掉,在祭祀之地布下了法陣。
最后太子同那鮫人皆被國師重傷,鮫人救了太子的性命,與國師同歸于盡了。
后來太子順利登基,廣納妃嬪卻無子嗣,十年之后便抱病身亡。
但聽聞帝王駕崩之后,派出的一隊暗衛(wèi)才自遠(yuǎn)海歸來,人們這才知道,這位帝王從未忘記過那鮫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鮫人所居之地。
九蓮從前在凡間時,也聽了不少話本,這說書人所講的,倒是同從前她聽到的有些不同,確實新鮮。
臺下的客人聽到這個結(jié)局,不禁一陣唏噓。
凡間的話本,大多寫的是書生小姐的故事,另也有少些是無意間同些精怪打過照面的,便也憑著隱約的印象或是臆想,造出了些感天動地的愛恨情仇。其中,凡是寫到這些的,結(jié)局無不是二人破除萬難,攜手一生。
這說書人所講的,不像凡人所造的那般圓滿,卻像是現(xiàn)實之中所見的一般。
仔細(xì)想想,這段故事,她也有所耳聞。鮫人一族的眼淚,乃是世間至寶,可續(xù)命延年,若是凡人得了這寶物,便可長生不死。
世間鮫人本就稀少,且族人皆隱居深海之中,鮮少與外族通婚。故而鮫人淚彌足珍貴,一個鮫人一生不過三顆眼淚罷了,三顆鮫人淚落下,鮫人便會灰飛煙滅,消失人世之間。
說書人口中的正是鮫人族的一位小世子,暮韶。這位小世子幼時不慎被魔族擄走,用刑罰強逼他流淚,以攝取鮫人淚,后雖幸得仙者搭救,將他送回族中,可他這一生,卻只剩下一顆鮫人淚了。
但這位小世子天資極高,性子灑脫,又愛四處游歷,在凡間同那皇族太子相見后,十分契合,便傾心相待。
二人的事在當(dāng)時也在六界傳的沸沸揚揚。六界之中,好男風(fēng)倒也不是什么新奇事兒,妖族對這些更是不怎么在意,但是關(guān)于這鮫人同太子之間的情,有人說乃是情投意合,也有人說是生死之交,眾說紛紜,最后倒也沒個定論。
可這說書人所說同九蓮聽聞的還有些出入。
暮韶,畢竟是活了近千年的鮫人,靈力不弱,怎會如此輕易受制于普通妖物。九蓮聽聞這國師最終還是敗在了暮韶手中,卻拿捏著太子的性命要挾于他。
太子危在旦夕,暮韶舍身相救,并心甘情愿流了淚,用最后一顆鮫人淚救了太子的性命,便化作煙塵消散了。
這些九蓮也只是聽族中小妖所說,小妖們感嘆這鮫人世子情深義重,每每提起,皆是一臉憤慨,說這太子太過涼薄,不辨是非,讓這鮫人世子白白丟了性命。
九蓮當(dāng)年聽聞此事之后,也覺得這太子輕信旁人,令鮫人術(shù)法受限,才被國師所傷,而后鮫人為救他甘愿舍棄性命,灰飛煙滅,可這太子卻似乎并無悲痛,仍舊廣納美人,為這樣的人豁出性命,何其不值。
可如今聽說書人所說,這太子遍尋鮫人所居之海,似乎也并非如旁人所說這般無情。
此事如今也過了有近五百年了,聽聞那太子并非抱病而終,是得了高人點化,拜了師,修了仙道。
凡人有了鮫人淚,便可得半仙之體,如今想必那太子早已位列仙班,不過是什么仙位,九蓮倒是沒有聽說。
不過看著這模樣,怕定是已將那個鮫人給忘了干凈罷。
這些在仙妖兩界,倒是算不得什么秘辛,只是在這凡間,自是不應(yīng)該有什么人知曉的。
這說書人雖有些細(xì)節(jié)未曾講出,可是說出來的倒是同她所聞幾乎分毫不差,想來也定不是凡界之人,只是他身上的氣息未明,倒是看不出到底是個什么來頭。
臺上那說書人,已經(jīng)開始講了另一個故事,這回便是些俗套的書生野狐的風(fēng)流韻事,九蓮聽來便覺得有些無趣,便起身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