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石井先生在店里談起了他的車,說一開始考下駕照,去買車時,一高興就買了一輛當時價格很貴的車,也是想一步到位,可因為開車技術(shù)不是特別的熟練,所以沒過多久,車就撞了一回,人倒是沒什么,可車卻是徹底的報廢了,經(jīng)驗就是剛學會開車時,千萬不要買太貴的車,在這以后他就不再買那么貴的車了,雖然后來也是車不是這兒磕,就是那兒碰的,但車買的便宜,也就不那么心疼了,加上沒等車子開到報廢,就換新車了,所以這些年也換了不少輛車,也是一筆重大的開銷,那天,他問我,想不想一起去郊外爬山,我說很想去,他說看看哪天有時間一起去,我說行。
他把時間定在了星期六,很早我們就出發(fā)了,我一路看著風景,他嚼著口香糖,說開車時怕困,旁邊是一片片的綠地、莊稼、小房子,還沒來得及看仔細,就已經(jīng)飛快的閃過,一開始還覺得有些新鮮,后來看的有些累了,因為起的太早,所以不知不覺竟睡著了,車開的很平穩(wěn),在紅綠燈處,車突然停下的時候,我醒了,他說就快到了,也不知開了多長時間了,他有些疲勞,我說還是停下來,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吃點什么吧,我下了車,他說想睡一會兒,于是我一個人四處看著,休息站里大都是賣吃的,還有一些土特產(chǎn)之類的,我買了一些,逛了一會兒,估計他也休息的差不多了,就回來了,看他還在睡,就靜靜的把車門關(guān)上,但是關(guān)車門的聲音還是把他吵醒了,我倆在車里吃了一些東西,就繼續(xù)往前開去,終于到了這座山的腳底下,他把車停在山上指定的停車場之后,我就開始尋找著這座山的入口,剛才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隱隱約約的看見了山,現(xiàn)在又看不見了,現(xiàn)在我們是在山腳下,來日本這幾年,還真沒有時間,特意來看這座有名的山,有時在我家附近的那條江戶川的河堤壩上散步時,如果是天氣特別晴朗的日子,是可以看到遠處的這座山的,那白雪皚皚積雪覆蓋的山頭,下身黑色的裙擺相映襯,像一個少婦,巍然屹立在遠方,和在電視里的看到的一樣,但就是太遠了,今天如此近距離的看著、欣賞著。
這座山,是國民信仰的對象和藝術(shù)的源泉,跨越了兩個縣,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峰,標高3776米,最高峰為劍鋒,現(xiàn)在這座山已經(jīng)登陸為世界遺產(chǎn),以這座山為中心,高度分為一合目至九合目,因這座山五合目以上屬于國立公園特別保護區(qū)范圍,因此對于保護自然的環(huán)境措施比較嚴格,只在七月上旬和九月上旬開放登山,這段期間外山的周圍環(huán)境會變得比較苛刻,因此登山道和廁所、住宿設施全部關(guān)閉,冬天下雪特別容易遇難,所以很多登山愛好者都會在這兩個月之間來,一般觀光的車,大都開到五合目,這座山周邊的很多地名都是依這座山而取名,在街道上也可以看到依這座山而取名的街道名,聽說從八萬年前就開始火山噴發(fā),歷史悠久,現(xiàn)在形成的火山外觀,是大約一萬年前形成,伴隨著火山,也就多了很多的火山灰,在這之后,又有山體崩壞、泥流、地震等自然現(xiàn)象。
依山傍水,這座山里的自然水,也因此而出名,里面含有很多的營養(yǎng)成分,在各個商場都有銷售,在明治時代之前,一直被奉為一處神圣的場所,所以不允許女性上山,后來才慢慢允許女性登山,以這座山為題材的藝術(shù),也形成了日本文化特有的風情,繪畫、攝影、設計等美術(shù)作品很多,像一些錢幣、郵票上也很多,一些詩歌、文學描寫的也很多,可以說各個領(lǐng)域都涉及到了,沿著鋪滿火山灰的灰渣石塊道路走去,腳底下踩上去時會發(fā)出一種特別的聲音,沙沙的,有時還會不小心滑倒,火山灰的顏色有些棕紅和灰黑色,在附近還有溫泉、湖泊、瀑布,每年來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溫泉里含有很多的鎂、鈣、碳酸氫鈉、硫酸鹽等等很多的成分,所以沐浴后,會令皮膚更加的光滑細嫩,在這座山附近可以聞到一種刺鼻的特殊味道,是硫黃的味,很沖,在山腳下有很多的商店,因為上山需要有專業(yè)的衣服、鞋和一些設備,所以我們只能在山腳下看看,而看這座山,因為角度不同,風景自然不同,不論遠近,無論是從哪一個角度看去都很美,有行走變化的云、有飄渺的霧、有挺拔的山、有綠透透的樹、有碧波蕩漾的湖水、有美得令人陶醉的櫻花、還有白白的雪,似乎所有美景都聚合在一起,令你向往,我們的車已經(jīng)開出了很遠,依然可以看到身后的這座山,有時間還想從不同的角度和環(huán)境再看看這座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