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哀傷需要時間,心理學家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提出了“哀傷的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消沉和最終的接受。在經(jīng)歷任何一種喪失后,你可能會反復經(jīng)歷以上這五種情緒,請不必擔心,這些反應都是正常和自然的,無須為自己的情緒感到羞愧。
抑郁癥不是“矯情”“不成熟”“想不開”,而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典型癥狀為持續(xù)性的情緒低落,食欲、意志減退,興趣喪失,悲觀,思維遲緩,易激惹,自責自罪等。除了抑郁本身帶來的痛苦,抑郁癥患者還常常不被他人所理解,仿佛站在陰霾里,努力向上爬,卻越陷越深。我的天,這怎么這么像我現(xiàn)在的狀態(tài),然后我把這段話發(fā)給我萌,我萌一句話就打碎了我:你食欲也沒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一句話,打碎抑郁。
心理學家克萊因提出,人在心理過程中有兩個位置:一個叫作“偏執(zhí)——分裂位”,處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會停止思考,只想“甩鍋”;另一個叫作“抑郁位”,當處在這個位置時,我們會對事情進行反思和深度思考。因此,“抑郁位”是一個思考和認識自我的位置,這也是抑郁帶給我們的價值和財富。
這個好像有些適合我。
心理學家認為,當一個人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正處于層層束縛當中,仍然能夠按照心之所想自主地做出選擇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就是自由的。自由不是什么都做,自由是在不侵犯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查了一下佛祖求道的故事:
釋迦牟尼出身于王族,他感嘆人生苦多,決心為自己、眾生尋找到解脫生老病死的方法。于是他拋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釋迦牟尼先是一一拜訪全國有名的圣者,但無人可以幫他解開心中的疑團。于是,他來到尼連禪河畔,坐在樹林中獨修苦行。他身上穿的是樹皮衣,晚上睡的是牛糞地,剛開始每天只吃一頓飯,后來七天進食一餐,一直堅持修行了六年。長期的苦修,并沒有為釋迦牟尼帶來解脫之道,于是他放棄苦行,在尼連禪河中洗凈了身體,渡過尼連禪河,來到菩提伽耶城外的菩提樹下,沉思默想。
釋迦牟尼端身正意,追憶過去的經(jīng)歷,漸漸入了禪定。一天凌晨,他目睹啟明星,豁然大悟,感嘆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眼前?!贝撕?,釋迦牟尼創(chuàng)建了佛教,在印度各地傳道。經(jīng)他的悉心指引、隨時開示,許多弟子領悟了宇宙真諦,找到了解脫諸苦之方。據(jù)說,其修成正果的弟子有五百人之多,后世修習佛經(jīng)而悟道者成千上萬。
我就算看了佛經(jīng),查了佛祖,多少我這大腦也是理解不了。就像現(xiàn)在的佛門之地也是如此,去了確實心靜,可若說有所求,到那也并無所求。因為,心底深處有個聲音,求了也無用。不知為何,就是如此。心中繁瑣事甚多,若求了,都不知要求哪樣。
季羨林先生有一段話,說得很好:“信緣分與不信緣分,對人的心情影響是不一樣的。信者勝可以做到不驕,敗可以做到不餒,決不至于勝則忘乎所以,敗則怨天尤人。中國古話說:‘盡人事而聽天命。’首先必須‘盡人事’,否則餡餅決不會自己從天上掉落到你嘴里來;但又必須‘聽天命’。人世間,波詭云譎,因果錯綜,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自己心情的平衡?!?p> 希望如此吧,永遠平平淡淡,現(xiàn)在是我覺得最好的狀態(tài)。沒有大喜沒有大悲,剩下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慢慢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