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命第二天就得到了費王的召見。
趙無命作為征西侯的代表,費王也在正殿會見,文武官員相隨,表示重視。
費王先是問侯了征西侯,閑聊了許多問題,一直不肯進入正題。
趙無命卻沉穩(wěn)應(yīng)答,毫不著急。
許久,費王才問道:“無命此次來我費國,所為何來?”
像征西侯這樣的勛貴之家,通常與皇族聯(lián)姻,玉明詩的祖母,也就是成親時主桌上的那個老婆婆,還是本朝雍帝的姑母。費王也是皇族血脈,論起輩份,趙無命應(yīng)該叫一聲表伯父……
趙無命昂首挺立,眼神掃過費國所有官員,朗聲回答:“無命此次為救費王的封國而來。”
“大膽,趙無命,你竟敢在大殿之上胡言亂語?!?p> 趙無命此言一出,立刻引來眾多費王臣子攻擊。
費王倒是好脾氣,并沒有生氣,反而問道:“無命何出此言?”
趙無命先把在陳儀那里講的說了一遍,然后說道:“隨國攜四郡而東顧,王爺可以依靠何人抵抗?”
就有大臣回擊道:“我費國有大軍萬人,兵精糧足,甲厚兵利,將士用命。隨國行不仁之事,興不義之兵,如何能勝?”
趙無命哈哈大笑,然后對費王說:“王爺,天下只有被滅國的封國,哪有被滅國的官吏?隨國若至,這些官員望風而降,甚至可能官位更進一步,而王爺該如何自處?”
那些大臣紛紛斥責,說趙無命挑撥君臣,他們對費王多么忠心等等。
趙無命不慌不忙,說道:“王爺,若是這些人當真忠心耿耿,為什么在隨國強大之前不加以掣肘,反而說隨國強大之后會與國家共存亡。這就好比鄰居發(fā)現(xiàn)餓狼卻不加提醒,等狼吃了羊卻說會幫忙追回羊一樣可笑?!?p> 眾大臣當然不能承認自己有貳臣之心,一群人一邊咒罵趙無命,一邊向費王表忠心。
趙無命冷笑,掏出一張紙,說道:“王爺,既然各位大人都忠心耿耿,我這里有一份‘絕隨書’,不如讓大家簽字,表露絕不會投靠隨國。隨國看到費國如此堅決,上下一心,肯定就不敢妄動心思了。”
費王看了趙無命的‘絕隨書’,上面細數(shù)隨王各種罪名,表示費國之臣絕不會屈膝投降侍奉禽獸等等。費王看了都倒吸一口涼氣,若是隨王看了,估計當場要砍了趙無命。
費王把‘絕隨書’遞給左右大臣們觀看,眾人當場被澆了個透心涼。
這些人未必真的有人勾搭隨國,但是隨國勢大,萬一隨國真的吞并費國,投降也不是不可以,只要能保住官位財寶。
可是這‘絕隨書’太過惡毒,若是簽了一份這樣的東西,以后還想投降?只怕隨王會把他們大卸八段。
就算當時不處罰,等局勢一旦穩(wěn)定,隨便找個由頭就能給你抄家滅族。
除了陳儀這樣少數(shù)幾個費王的絕對親信,沒幾人敢簽這個東西。就是陳儀,他也不敢簽,萬一真的費國被滅,這就是催命符。
當然如今還是在費王麾下,這些人個個是個人精,不可能當場反對簽這個,反而故意轉(zhuǎn)移話題。
“趙爵爺既然稱為救費國封國而來,那么爵爺有何計策呢?”
通過趙無命這么一鬧,費王知道了,自己這些屬下并非全都是忠心耿耿,反而各有各的私心,也想知道趙無命有什么妙計。
趙無命只是說:“王爺,此事事關(guān)機密,請允許無命與王爺私下商談?!?p> 費王立即屏蔽左右,遣散大小官員,只留下陳儀等心腹重臣。待趙無命講完計策后,費王拍岸長嘆:“無命真是天縱奇才,如此妙計,何愁隨國不衰,費國不強盛?”
商量好細節(jié)之后,趙無命告退。
費王看著幾位重臣,問到:“諸位覺得此計如何?”
陳儀等人都回答:“妙不可言?!?p> 不僅不動一兵一卒,還能救廣安郡,削弱隨國,讓費國、東河郡獲利巨萬。
“這計策不知是誰籌劃的?如果是趙無命的計謀,那此人決不能留!”幾位重臣斬釘截鐵。
“那就按計劃聯(lián)絡(luò)河?xùn)|郡,然后去中都等郡借糧。至于趙無命,他為我謀劃,若是殺了他,天下人將如何看我?此事不許再提?!?p> 一時間風起云涌,費王及他的一些重臣召見各大糧商,調(diào)集糧食。又控制關(guān)隘,把控鹽鐵等重要軍資。
搞定了費王,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給玉明詩寫了書信,讓人送了回去,他自己白天就去河邊釣魚,或者游船,又或者去翡翠閣聽晴月唱曲。晚上就整理地形圖冊,人物檔案,還從哪里弄了本武道秘籍,卻只看,不練。
玉明詩接到信已經(jīng)是十天之后了,把玩著趙無命送來的小禮物,看著信中的內(nèi)容,玉明詩緊鎖的眉頭終于放晴了。
這些日子糧食越來越少,她都快愁得睡不著了。
信中重要的只有短短幾句話,也不怕被隨國攔截了。
“計劃已成,靜待變化,一切安好?!?p> 后面就是一些家常里短,說是聽說了她以前的故事,連青樓女子都是她的簇擁。又問她,做到什么地步才算是頂天立地的豪杰?
把送信的人叫來,把趙無命一路的情況不管巨細的說一遍。
聽到趙無命逛起了青樓,不由得又皺起了眉。
這年頭逛青樓是很正常的事,就跟后世去看維密差不多,不僅不俗,反而顯的高雅。而且青樓可比維密多多了。
只是征西侯可能想到了別的什么,所以看起來有些古怪。
“不管是否成功,請命于危難之際,不分責任大小,庇護于羽翼之下,就是明詩的英雄?!?p> 玉明詩看著自己寫的,想了想,又撕掉了。
只回了四個字:“我知道了?!?p> 然后按照商量好的計劃,調(diào)集眾多食鹽,鐵,皮革,布匹等。
又在隨國邊境設(shè)立商貿(mào)司,對有所有隨人商賈宣稱,以后廣安郡的一切物品,只接受糧食支付,并且糧價為現(xiàn)在的兩倍。
眾商賈以為廣安郡窮途末路,才會定下這樣的策略。他們雖然動心,但是隨國派軍隊駐扎道路,一粒糧食都流不出來,他們也只能看著錢賺不到。
隨王知道后,也只是曬之一笑,嘲笑趙無命的計策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