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節(jié)課的時候,李平安心里就有些不安。
黑云壓城,天將不降大任,降大雨。再大的雨,李平安都不怕。對于那種不安,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來自什么地方,只呆呆的看著窗外。
看那陣勢,將會是一場不小的雨。離放學還有十分鐘的時候,天開始刮起了狂風,窗戶玻璃噠噠響。
十分鐘后,下課鈴聲響起,李平安收拾收拾書包,隨身物品除了紙和筆,并沒有傘。
他是個走讀生,家境也還算可以,給他配了一輛車,自行車!
“平安,我回宿舍給你拿傘!你一定要在這里等我哦?”
一個留著齊劉海的妹子發(fā)現(xiàn)他沒帶傘,之后對他說道。
李平安聽那聲,知道是班花顧明芝在關(guān)心他。
回頭微笑道:“我今天騎自行車來上學的,聽說,下雨天雨傘和自行車不配??!”
“你就不能撐著傘回家嗎?又不會有人偷你的自行車!”班花說道。
李平安答:“謝謝你的好意了,我家離學校不遠,騎車很快就能到!”
他家離學校不遠,就是有點遠而已。他說的不配,是自己配不上班花。
妹子知道他的心思,并不強求。
他推著自行車來到校門口,天色更加陰沉。
天空突然冒出兩陣閃光。
“轟隆隆.....”數(shù)秒鐘之后,雷聲如約而至。
騎上自行車,平安朝著家里快速前進。
穿過一條街道之后,天開始下起大雨,路邊的攤販早就收攤回家,行人也少了許多。
嘩啦啦的雨聲像是雨賞給雷與電的掌聲,滾滾的雷聲就像有神明手持巨杵震擊蒼穹,耀眼的閃電像是天空被擊穿時漏出的強光。
李平安的衣服頃刻間濕透,風吹得他幾乎睜不開眼睛,街邊的常青樹樹葉都被風強行扯下來了。
沿著熟悉的街道,李平安來到自家所在的巷子。
路邊的路牌上面清楚地寫著“空明巷”三個大字,李平安的臉上也寫著大字,那也許是“不相信”,“難以置信”,又或者是“假的吧!”
天仙鎮(zhèn)就一個空明巷吧!
這不可能!
好假!
空明巷完全變樣了,外圍還是鋼筋混凝土,里面變成了古風街道,走近了一看,青磚黑瓦,朱漆柱子。
天仙鎮(zhèn)有這種地方嗎?
在這個地方生活了十七年,真是不可思議,看到了了不得的東西。
這個牛逼可以在班上吹半年,不過可惜了,要是能留下照片該多好。
都怪家里不讓他帶手機,說是怕他因為手機耽誤學習。
實際上就算他沒有手機,學習一樣上不去。
推著自行車背著書包往前面走,地上早已不是平整的水泥地板,而是青石磚鋪成的街道。
因為下著大雨,古風街道上面一樣沒人,因為天色偏黑,路邊房屋里面的人點上了燈火,那光亮是不如電燈的。
李平安的衣服早已濕透,書包里面的書估計也濕了。
走到一個屋檐下面,稍微避避雨。
原本以為在大雨來臨之前就能趕到家,沒想到這么倒霉。
“咔~~~”
門開了,一個身穿古裝的男子走了出來,是個年輕小伙。
頭頂戴著帽子,肩膀搭著毛巾,見到李平安,笑呵呵地說道:“客官,別在屋檐下避雨呀,到屋里面來吧!”
什么?
店小二,這難道是天仙鎮(zhèn)新開發(fā)的影視基地?
不對,如果是新開發(fā)的影視基地,這里應(yīng)該是與空明巷連在一起的。不可能到今天才發(fā)現(xiàn)這個地方。
“大哥,你的演技可還行,如果你們在里面拍戲的話,我想我就不用進去了!”
“客官這是哪里話?快些里面請吧,修要讓別人指點本店的待客之道!”
“不是在拍戲?”
“拍戲?那是啥,本店霞光客棧,百年老字號,屋檐之下,豈是待客之所!”
李平安瞥了一眼客棧里面,桌椅早已收拾好,并沒有旁人,也沒有發(fā)現(xiàn)攝影機之類的物件。
進門一看,店內(nèi)就一個四五十歲的掌柜和一個二十出頭伙計。
“客官,是要先喝杯熱水,還是先沐浴更衣?”店小二熱情地說道,旁邊的掌柜噼里啪啦打著算盤。
李平安說:“等會雨小點兒我就走,我說你也別演了,劇組都不在,這要是練習也不用那么認真吧!”
店小二正要有話說,掌柜的站出來說道:“看客官這身裝束,這口音,怕是打西域某國來的吧!”
什么西域某國,哥是天朝人,地地道道的天朝人,來自天仙鎮(zhèn)。
“你們真不是演員?”李平安說道。
店小二頭頂掛著許多問號,道:“演員又是何物?”
“別跟我裝了,還真以為自己是古人了?”李平安又說。
這個時候掌柜走了過來,嚴肅地說道:“客官說的這些確實有些怪異,老夫經(jīng)營此店數(shù)十年,從未聽過,更別說見過?!?p> 演技是真的不錯,李平安正要夸贊他的演技,臉色一變,抓起書包,拔腿往外面跑去。
外面驚雷和閃電不斷,雨依舊很大。
此時平安心中的那種不安更加劇烈。
他一把扶起自行車,還好天還沒黑,還能看見路。
沿著原路返回,車輪飛速旋轉(zhuǎn),將地上的雨水不斷向后甩。
店小二與掌柜站在店門口,目送李平安離開。
只幾分鐘的時間,天上已經(jīng)不會再有雷聲傳來,也不再有閃電,雨依舊很大。
回到剛剛進入這個街道的地方,李平安驚奇地發(fā)現(xiàn),旁邊的古代建筑沒變,一路上都沒有走錯。
確定以及肯定沒有錯!
可是路牌已經(jīng)不見了,路牌之后的現(xiàn)代建筑也不見了,熟悉的混凝土一塊也見不著了。
不對,應(yīng)該是走錯路了。
李平安按照自己一開始進入古城的記憶,試圖不漏過一丁點線索。
最后還是來到了那個霞光客棧。
敲敲門,里面出來的人依舊是那兩個掌柜和店小二。
李平安不服,獨自騎著自行車在街上找回去的路。
直到雨小了,街上才開始有人。
不過他們皆是身穿古裝,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李平安。
來自西域的人裝束都與別人不一樣,李平安身穿校服,一個板寸發(fā)型,倒是有些西域人的樣子,不過他的坐騎是怎么回事。
怎么只有骨頭,一頓飯要吃多少草料,它的叫聲怎么“叮鈴鈴,叮鈴鈴”的!
不對,這應(yīng)該不是坐騎,連嘴都沒有,如何吃得了草料。
關(guān)于這個自行車,各種猜想都有,不過主流的看法還是法器。
見過一些世面的人不斷糾正那些無知者,說這自行車一定是來自玄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