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章 學(xué)會低頭
人生一趟旅途,難免荊棘遍布,有起有伏。
除了一往無前的勇氣,我們更要學(xué)會低頭看路。
只有看清腳下的方向,才不至于摔跤無助。
這也正應(yīng)了蘇格拉底說的那句話:“凡是身高超過3尺的人,想在天地之間長久立足,就必須學(xué)會低頭?!?p> 行走于世間,抬頭看天是一種方向,低頭看路則是一種清醒。
那些懂得笑著低下頭的,都是真正的聰明人。
01
笑著低下頭,是一種智慧。
《史記》有言:“非大賢人,不知退讓?!?p> 越是無知的人,越是傲慢;越是愚蠢的人,越不知謙讓。
殊不知,傲慢往往是一個人衰敗的開始。
它容易讓人沉溺自我,驕橫膨脹,最后漸漸迷失。
唯有保持謙虛,做人做事才會有福氣。
正所謂惟謙,受福。
一個人越是春風(fēng)得意的時候,就越應(yīng)該保持一顆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的心。
只有學(xué)會適時低頭,才有實力再次抬頭。
這是一種魅力,更是一種智慧。
記得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憑著自己國力強大,領(lǐng)兵攻打越國。
結(jié)果越國戰(zhàn)敗,越王勾踐被抓到吳國。
夫差為了羞辱勾踐,特意讓他做一些奴仆才做的事情。
勾踐心里雖然很不服氣,但仍然極力裝出忠心順從的樣子。
兩年后,夫差認(rèn)為勾踐是真心歸順的,于是便放他們回了越國。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越王臥薪嘗膽,經(jīng)過十年的艱苦奮斗,終于領(lǐng)兵打敗了吳國,一雪前恥,而吳王只落得個羞愧自殺的下場。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懂得低頭,不是懦弱,更不是認(rèn)輸,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深謀遠慮。
一個人,只有進退無畏,方能輕松自如。
因此,欲成大事者,必先低頭。
02
笑著低下頭,是一種格局。
人生在世,格局決定一切。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目之所及就越是恢弘絢爛。
正如網(wǎng)上那句名言所講: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但人人喊格局,到底何為格局?
何權(quán)峰在《格局》這本書里做了很好的詮釋:
“不管是侮辱、批評、攻擊,或是得失、成敗,對一個心胸“開闊”、有“大器量”的人來說,他的內(nèi)心就像一個大湖,你丟進去一根火把,它很快就會熄滅;你丟進去一包鹽,它很快就會被稀釋?!?p> 深以為然。
真正有格局之人,都有低頭的姿態(tài)和謙卑的心態(tài)。
2018年3月6日,第九屆華語電影“金掃帚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王寶強憑借《大鬧天竺》獲得了“最令人失望導(dǎo)演獎”。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王寶強竟然大大方方地出席了頒獎典禮。
站在臺上,王寶強坦然地說:
“其實,我站在這里倍感榮幸,我也知道金掃帚獎不是一個很光彩的獎項,但是它能鞭策人進步,我對不起觀眾,希望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p> 面對質(zhì)疑,他沒有選擇逃避,反而虛心接受了所有批評。
正是那一次在臺上的低頭鞠躬,讓王寶強有了更清醒的認(rèn)知和更平和的心態(tài)。
在此后的演藝道路上,才得以一路披荊斬棘,獲獎無數(shù),成了人們心中最佳的草根演員代表。
古語有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p> 像王寶強一樣敢于在人生不足面前低頭的人,都有著大海一般寬廣的氣量,他們不會因他人的批評而心懷怨恨,更不會因瑣碎的小事而斤斤計較。
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有大格局的人。
因為懂得低頭,方有胸懷!
03
笑著低下頭,是一種修養(yǎng)。
現(xiàn)實生活中,常見這樣一種人:
他們看誰都不順眼,遇見什么事都想指手畫腳。
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氣了自己,還傷了他人。
其實,看人不順眼、得理不饒人,實際上是自己的修為不夠。
王陽明曾說:“天下無心外之物”,萬事萬物不過都是內(nèi)心的映射罷了。
一個人越要一爭高下,就說明他越是自卑;越是不肯讓步,就越是沒有實力。
有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
有一次,蘇軾和好友佛印在游玩途中,到一家小店吃飯。
哪知這家飯店的伙計‘狗眼看人低’,只顧著招呼貴賓,卻久久不顧他們二人的饑餓。
飯罷,二人離開之時,佛印低頭道謝,還十分恭敬地結(jié)了賬。
蘇軾看不過,氣憤地說:“他如此無禮,你為何還向他低頭?”
佛印回答道:“我為什么要因為他的勢力就改變我的行為呢?”
他強任他強,清風(fēng)拂山崗。
很多時候,越成熟理智的人,越能看到世間萬物的多面性,便越能做到包容。
就像林肯所說:“與其跟一只狗爭路走,不如讓狗先走一步。如果被狗咬了一口,你即使把這只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傷口?!?p> 做人最忌諱的,就是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計較高下,浪費了時間,也輸了姿態(tài)。
要知道一時的輸贏根本輕如鴻毛,若將眼光拉長,才知風(fēng)景如此寬廣。
做人,寬心是一種方向,低頭是一種修養(yǎng)。
常言道,人不可無傲骨。
但世事無絕對,有時候低頭才是一種蓄勢的智慧、一種寬廣的格局、一種容人的修為。
正所謂,至剛易折,上善若水。
學(xué)會低頭,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本事。
注:
中醫(yī)認(rèn)為:精是與骨髓、腦髓相通的腎所收藏的人體的養(yǎng)生之本,造血之源。過度耗精會導(dǎo)致骨髓空洞,腦髓不滿,生命提前衰老、夭折。
人體靠血氣滋養(yǎng),血氣的來源是飲食。沒有消耗完的血氣會在人體深度睡眠時轉(zhuǎn)化為精,藏于腎中,封藏于骨內(nèi),以備不時之需。
過度耗精會導(dǎo)致各種癥狀,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xiàn)亦有差別,但綜合來說,常見的無非以下這些:腰膝酸軟,關(guān)節(jié)疼痛,耳鳴,尿頻,力量下降,耐力不足,怕冷,頭暈,嗜睡,易流鼻血,慢性鼻炎,饑餓等。這也恰恰是腎虛癥狀。
對于精神方面的癥狀則更多了,比如失眠,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強迫癥,做事無決心,煩燥易怒等。這所有癥狀中,最為明顯與最為致命的有兩項:智力的減退和決心的下降。
智力和決心,是健康和事業(yè)的根本,一個人要身體健康事業(yè)成功,必須有這兩樣無形資產(chǎn)。很多人在年輕時具備這兩樣資產(chǎn),但揮霍掉了,所以他們?nèi)松暮蟀攵芜^得非常痛苦。
年輕時越縱欲,年老時越痛苦。
有很多人就有體會,縱欲邪淫過后,一些已成定局的事眼看著就泡湯了,而且泡湯得莫名其妙。
縱欲邪淫的人,記憶力差,精神萎靡不振,不受人尊重。
遠期而言,于婚姻有極大的損害,得不如意配偶,即使對方是個大仁大義之人,也會兩個人相處不來,即所謂的性格不合。
實際上哪里是性格不合?是你的福報不夠。
這方面的福報都讓你損耗光了,你沒福再受用了。
婚后的縱欲邪淫,不管做得多隱秘,婚姻上應(yīng)得的福報,都要大打折扣。邪淫再則損財、損貴氣、損靈性、損健康。
你想想,這一輩子,除了這幾樣,你還能指望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