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請李將軍前來覲見?!庇罋v帝趕忙發(fā)話。
李定國拖著殘軀來到大殿,一見面就跪在了永歷帝腳下,帶著濃重的悲憤感說道:
“陛下,微臣無能,如今云南各關卡都已失守,賊人隨時都有可能攻入昆明?!?p> 永歷帝趕忙上前扶住李定國,眼里的光也跟著暗淡了下來,隨即有些頹然無力的說道:
“朕之大明大勢已去也?!?p> 永歷帝抬起頭,緩緩閉上眼睛,此時他真的有一種天要亡我大明的感覺。
一個時辰之后。
永歷帝只得和一干朝臣連夜召開御前會議商量外逃,此時南明雖然被清軍打得支離破碎,所幸還握有十幾萬大軍,尚且還有一定的戰(zhàn)斗力。
李定國提議可以進入湖南地區(qū),湖南自古多山,可以有效的躲避清軍的攻擊,如果不勝還可以進入福建與鄭成功匯合,更可以南下去往呂宋島,號召南洋華人聯(lián)合抗清。
然而,永歷帝在云南經(jīng)營多年,幕僚多為云南人,大部分人的意見都留守云南。
至于永歷帝其實在私下也有所計劃,如若清軍兵臨城下,就去投奔緬王,在緬甸等到泰西的羅馬教皇怕派遣的援兵一到,再反殺回來也不遲,永歷帝在廣東時早已命全部家眷入教受洗,他的皇后王氏取教名“亞納”,皇太后馬氏和蕭氏取教名“瑪利亞”和“烈納”,就連他剛出生的兒子也就是東宮太子都取教名叫“康斯坦丁”。
永歷帝在見識過泰西的火炮之后,對羅馬教皇的援軍也信心倍增,可惜對羅馬教皇的去信,至今已有數(shù)年時間,也沒收到一封回信。
所以盡管李定國強力主張入湘再戰(zhàn),永歷帝個人還是偏向于退守云南,最終在大臣馬吉翔的勸說下,永歷帝就順水推舟的否決了李定國的移師湖南的意見,決定暫且往西躲避,繼續(xù)留在云南的地界。
兩日后,永歷帝便開啟了他的逃亡之路,率一眾將軍和朝臣離開昆明,一路向西。
……
就在永歷帝西逃的那天,沈一白才收到前線官兵的來信,而此時的燕河縣依然風平浪靜。
沈一白還在計劃怎么讓他的沈家糧食券能夠在燕河縣流通起來。
果然不出沈一白的所料,沈家糧食券經(jīng)歷過一次兩倍的升值后,果然市場上的需求變得愈加旺盛,很多百姓都在懊悔,為什么當初沒有在1比1的時候,多搶一點沈家的糧食券?
沈一白就在黑市里,用10文錢比5元5角的沈家糧食券兌換比例,成功的換出去了幾萬塊錢的沈家糧食券,里外里只賠了1成利。
通過饑餓營銷,雖然大部分的沈家糧食券也都收了回來,但經(jīng)過統(tǒng)計,相比以前9成9的收回比例,現(xiàn)在發(fā)出去的沈家糧食券只收回了8成,相當于剩余兩成被人持有。
這些持有者可能是被沈一白的饑餓營銷游戲給整蒙了,所以但凡搶到了沈家糧食券,不去計較花了多少錢,都會藏起來,就像當初藏銀子一樣。
如果一旦這些人反過勁兒來了,還是會大量的擠兌沈家糧食券,所以短期內(nèi)沈家糧食券的饑餓游戲不能停,明的不行,只能通過黑市的渠道少量流出。
沈一白第二件事要做的就是摸清燕河縣的人口數(shù)據(jù),有了人口數(shù)據(jù),沈一白才能大致的知道整個燕河的經(jīng)濟情況。
沈一白給曲師爺經(jīng)過一番洗腦,讓曲師爺知道了常住人力、戶籍人口、人均工資的概念,這三個數(shù)據(jù)是地方統(tǒng)計中重要的指標,他本來還想給曲師爺普及一下GDP的概念,但GDP的構(gòu)成太復雜只能作罷。
沈一白復制了一份21世紀華國政府的統(tǒng)計報告,讓曲師爺在幾天內(nèi)統(tǒng)計出來,燕河地少人口也不多,所以大致的統(tǒng)計結(jié)果也可以很快得出。
根據(jù)曲師爺匯報的數(shù)據(jù),燕河縣共有耕田19萬3000畝,常住人口17.8萬,放到今天這個縣的人口也不算少了,而常住人口中戶籍人口只有12.2萬,非本籍人口5.6萬人口,這些非本籍的人口大多是南下逃難的北人。
平均工資曲師爺只統(tǒng)計了縣城及周邊的人口,只有120文錢每月,剛開始沈一白以為聽錯了,聽到了曲師爺再三肯定的答復沈一白不禁吐槽這工資,簡直低的可怕。
要知道他沈家米行賣的一斤大米都要3文錢,一個月工作一個月也只能買上40斤大米?沈一白也不是何不食肉糜的那種人,他差不多也知道,沒有大米吃就會有其他更劣質(zhì)的替代品,或者干脆餓著,沈一白還記得母親以前說過,她小時候都吃玉米面大餅子就咸菜長大的,而看燕河百姓的精神狀態(tài)絕對沒有她母親那個時候這么好,可能很多人連玉米餅子都吃不上吧。
這么看,他沈家家丁一個月的工資300-400文錢簡直就是高薪聘請了,怪不得燕河會有很多百姓費勁巴拉的就為了來他沈家當仆人。
“有工錢的畢竟是少數(shù),離縣城再遠點的就都是看天吃飯的,燕河地狹人稠,能吃上一口飽飯的就算富裕了。”曲師爺說道。
“這個富裕的標準也真低……”沈一白嘆了一口氣,這大概也是沈家糧食券不能被燕河百姓真正信任的原因吧?都是在溫飽線上掙扎的,銀子哪有一張紙來的更踏實可靠?
曲師爺計算人口的時候,還分了地域,像是沈一白所在的縣城,有0.7萬人口,這一部分人口大多就是城鎮(zhèn)人口,還不到一萬,如果跟燕河17.8萬的總?cè)丝谡酆弦凰愕脑挘嗪拥某擎?zhèn)化率只有3.9%。
整個燕河的人基本都在從事農(nóng)業(yè),在沒有進行工業(yè)化之前,農(nóng)業(yè)是一個社會吸引絕大多數(shù)勞動力的行業(yè),而能領到工資的也絕大多數(shù)都是縣城里這些從事工商業(yè)的人口。
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本質(zhì)原因,其一是農(nóng)村畝產(chǎn)較低,如果大量農(nóng)業(yè)人口耕種,百姓只能餓死。其二就是沒有進行工業(yè)化,城鎮(zhèn)的手工藝門檻太高,且多為祖?zhèn)骱蛪艛唷?p> 曲師爺遞交的名冊也簡單的介紹了燕河縣的學歷構(gòu)成。
最基礎的識字率大概是55.5%,這個比例比沈一白預想的要多很多。
而根據(jù)性別構(gòu)成,男性大概有8成識字率,女性也有3成的識字率。
要知道1880年的清末男性識字率也只有45%,女性識字率是10%,燕河這個明末地處西南邊陲的小縣城卻有這么高的識字率,沈一白覺得不可思議。
進一步問了曲師爺才知道,原來沈家一直在燕河有開設最基礎的學堂,識字率高的就可以進入沈家的商號和自耕田工作,這也難怪燕河的識字率會高的不正常。
不過再往下,秀才數(shù)量就少了,相比這么高的識字率,燕河縣秀才數(shù)量只有487名,舉人數(shù)量有28名。
看到這個數(shù)據(jù),沈一白頓感大明人才難得,高學歷如此之高,而就算是舉人和秀才都是做文字工作的,又能有多少幫他把工廠給蓋起來呢?
另外還有一項最關鍵的數(shù)據(jù),就是縣里的衙役、捕快、牢頭都算上,一共有107名,也就是說107個衙役掌管著17.8萬人口,這官民比例也太低了。
而沈家的家丁,倒是有了上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