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代言情

緣來怎么辦

二十四.脾氣

緣來怎么辦 豐實一 3443 2020-10-30 23:52:26

  書香媽干夜班,可是到早晨該下班的時間卻沒回家。

  書香中午放學(xué)回家,發(fā)現(xiàn)媽還沒回來,就趕緊去廠里找。

  原來書香媽得了闌尾炎,被工友送進(jìn)了醫(yī)院。

  書香在醫(yī)院里找到媽的時候,書香媽看起來沒什么不好。

  “大夫說我太胖了,暫時不做手術(shù),先保守治療看看??磱尣换丶覈槈牧税??別怕,媽沒事。”書香媽安慰書香。

  書香看媽確實沒事的樣子,放下心來。

  “媽,你想吃什么?我給你送飯?!?p>  “你會做什么?”書香媽笑了。

  書香在家一般不做飯,只幫忙做一些清掃、洗衣的粗活。

  爸媽不在家時,都先把飯做好,她熱熱吃就行。

  媽上班晚上不在家時,書香有時會在爸下班之前捅開爐子,搟點寬面條,放點菜葉煮一煮,父女倆就喝那清湯寡水的寬面條。

  有時會挖兩碗米,裝在小盆里洗凈,再放到鍋里隔水蒸上,菜等爸爸回家再做,書香爸炒菜特別好吃。

  說起做飯,書香就忍不住笑了。書香媽看書香笑得那個怪樣,就知道一定跟三姨夫有關(guān),想起書香煮面條的故事,也忍不住笑了。

  其實書香是想為三姨夫做點事,誰想到就做成了那樣。

  那天,書香去三姨家,家里沒人。

  書香就過了車道,去廠里找三姨夫。

  廠長辦公室里沒人。

  書香一邊問一邊找,終于在一條地溝里找到了三姨夫。

  書香一時無法形容看到三姨夫時的感覺,他正光著膀子,渾身是汗,跟十來個工人一起揮鍬挖溝。

  看到書香,三姨夫把手里的鍬交給旁邊的工人,自己從溝里跳出來。

  四十歲剛出頭的男人,高大健壯,因為一直沒放下體力勞動,身上的肌肉看上去緊致而有力量。

  “怎么來廠里了?”

  “家里沒人。”

  三姨夫從旁邊一堆衣服里拿起自己的上衣,掏出鑰匙遞給書香:“你先回家吧,我一會兒中午回去做飯?!?p>  “嗯?!睍隳弥€匙轉(zhuǎn)身走了。

  “廠長,這是誰啊,小姑娘長得真好。”

  “是我大閨女?!?p>  遠(yuǎn)處,傳來只言片語。

  那個渾身是汗的身影一直在書香眼前晃,書香的心里有些發(fā)澀。

  一會兒還得回來做午飯?他很累吧?如果他回來能吃現(xiàn)成的就好了。

  家里人都去哪兒了?

  書香拿鑰匙開了門,想了想,開了裝糧食的小柜,從里面拿出一匝掛面。

  書香家不吃掛面,吃的面條都是書香媽自己搟的。書香媽和面又筋道又好吃,切出來的面條精細(xì)精細(xì)的。

  書香看媽切面條速度飛快,聽著刀碰手指甲的聲音脆生生的,這是天賦,書香覺得自己一輩子也練不出來這樣的手藝。

  書香當(dāng)時連寬面條也不會搟,就想下點掛面。書香覺得掛面應(yīng)該誰都會下吧?把掛面放水里煮就行了。

  此時,三姨夫已經(jīng)從簡易房搬進(jìn)了樓房,新房都有煤氣,不用生爐子,很方便。

  書香把煤氣打開,鐵鍋刷干凈,加上小半鍋水,兩個人吃,不用煮太多。

  一會兒水就開了,書香往鍋里放了小半匝掛面,一邊煮,一邊用筷子撥動,免得面條糊在一起。

  好像水放少了,書香又往鍋里加了一大碗涼水。

  只是這回好像水放多了,掛面顯得少了點,這一定不夠三姨夫吃的?三姨夫好像挺能吃。

  書香又往里加了一點掛面。

  噢,掛面又多了,有點糊,于是書香又往鍋里加了點水……

  三姨夫回來的時候,看著書香煮的一鍋面糊,不知該說什么好,糧食那么金貴,不好吃也得吃啊。

  書香看著自己的“杰作”,再看看三姨夫黑著的臉,一轉(zhuǎn)身跑了。

  此時書香的大妹妹已經(jīng)什么飯都會做了,可是書香……

  三姨夫?qū)銒寫T著書香很不以為然,這么大丫頭,飯都不會做。

  書香自己雖然覺得這事吧,你說它怎么就成這樣了,明明她是心疼他可憐他,可是最后卻弄了個不歡而散。自己也確實有點那個什么……

  這事是真不好意思說出口。

  不知怎么的,最后還是全家人都知道了,書香爸媽都笑壞了。

  從那以后,書香學(xué)會了做寬面條,細(xì)的不行,切不好。

  不過,做面條不行,得給媽做點好的吃,從來不生病的媽生病了,一定要吃點好的。

  書香想了想自己會做的飯。

  對啊,家里包餃子她常幫著搟餃子皮,媽喜歡吃餃子,就包餃子好了。

  和面搟皮她都會,還幫媽剁過肉和菜,也看媽調(diào)過餡。

  晚上,書香真的包了白菜豬內(nèi)餡的餃子,她自己嘗了一個,覺得還不錯,可以吃。于是用飯盒裝上送去了醫(yī)院。

  書香媽第一次吃上女兒親手做的餃子,興奮得逢人就夸女兒孝順。

  書香媽很快就出院了,醫(yī)生說這一次保守治療效果很好,但是如果再次發(fā)病,一定要及時就醫(yī),另外就是要減肥。

  如果不是因為太胖,這一次醫(yī)生就給書香媽做手術(shù)了。

  書香媽生病嚇壞了書香,利用學(xué)農(nóng)勞動的時間,書香又包了只夠一個人吃的餃子跑去廠里給書香媽送飯。

  書香媽干活的棉織廠占了好大一塊地方,隔老遠(yuǎn)就能聽到機(jī)器的轟鳴聲。

  書香進(jìn)了倒線車間,找到媽媽。

  書香媽說了句什么,但書香除了機(jī)器的轟鳴聲,什么也聽不見。

  書香媽一個人管著一大排線圈,那些線圈都在快速旋轉(zhuǎn)著,哪個線圈不轉(zhuǎn)了,就說明線斷了,書香媽就趕緊過去,一兩秒鐘就接上線送上去,機(jī)器又重新轉(zhuǎn)起來。

  一大排快速轉(zhuǎn)動的線圈,總有掉線的,掉了線就要快速接上,所以書香媽一刻不停地在機(jī)器前奔走勞作,每天八小時,不出門能走幾十公里。

  書香覺得媽很能干,上次過來的時候,她想幫媽干活,試圖給一個斷了線停在那里的機(jī)器送上線,連送了三次,線都斷了,書香的手還被線劃了一道小口。

  因為空氣干燥線會斷,倒線車間里一年到頭霧氣彌漫,在這里干活的工人時間長了都會得嚴(yán)重的關(guān)節(jié)炎。

  陪著媽干了一會兒活兒,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

  工人們都自帶午飯,工廠有專門熱飯的地方。

  “老母豬,閨女來了。”跟書香媽說話的是外號叫“麻桿”的阿姨,顧名思義,瘦的像麻桿。

  工友們互相都稱外號,很少稱名道姓。書香媽因為長得太胖,被人送雅號“老母豬”。

  書香媽樂呵呵地說:“包了餃子給我送來了。前些日子我病了,把她嚇壞了?!?p>  “還是小閨女好啊,貼心懂事,我那兩個臭小子,只會調(diào)皮搗蛋。”一個外號叫“美人”的漂亮阿姨端著飯盒走了過來。

  “麻桿”看了看“美人”的飯盒笑罵道:“你他娘的天天拿這干魚頭就飯吃,魚身子讓哪個王八蛋吃了?!?p>  “美人”笑著回道:“魚身子讓你爹吃了?!?p>  書香媽給書香解釋,“美人”兩口子感情特別好,準(zhǔn)備飯盒的時候,她總是把魚身子給男人拿飯,自己吃魚頭。

  曬干的小雜拌魚的魚頭,連點油都沒有,沒啥可吃的,為此書香媽沒少說“美人”,說她太虧待自己了?!奥闂U”阿姨也常罵“美人”阿姨。

  那段時間書香去綿織廠比較頻繁,書香媽的這幾個工友是同鄉(xiāng),關(guān)系不錯,幾個阿姨對書香都很好。

  書香家來了老家的客人,是書香媽一個本家兄弟的老父親,在老家時兩家住隔壁。這位老人從老家來濱城,要在兒子家住一段時間,他的兒子兒媳都在濱城工作。

  吃完飯書香爸去廚房刷碗,讓書香媽陪著老人說話,可是老人卻一臉不贊同地對書香媽說:“大侄女,你裝也要裝一裝吧?!?p>  書香媽臊得趕緊去外屋刷碗,換了書香爸進(jìn)屋陪老人說話。

  這位老爺子是真正的老封建。

  住了幾天,看到兒子在家洗衣服,大為不滿,哼了一聲道:“鐵子不是原來的鐵子了,在家洗衣服,洗得滿頭大汗?!?p>  老爺子家以前很有錢,規(guī)矩也多。

  在他看來,家務(wù)活應(yīng)該是女人干的,男人干像什么話,卻忘了大家都是有工作的人,媳婦不是專門在家伺候男人的。

  書香覺得老家的親戚們男人大多大男子主義,女人也對男人好得過分。

  大多數(shù)人家男人女人吃的都不一樣,就連書香爸媽雖然沒少打架,可是書香家的雞蛋都是爸在吃,媽從來不吃,爸吃桃酥,媽也不吃。

  書香媽還托三舅從煙臺找人買了海參,用才從水龍頭里接的涼水泡著,一天給爸吃一個……

  書香家院里住的二十多戶人家有一大半跟書香爸媽是老鄉(xiāng),鄰居劉大哥就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不干家務(wù)還打老婆,

  一天高興了在院子里鬧怪,笑話干家務(wù)的男人,喊自己的老婆:“小沈快點,我到點上班了,趕緊的,把你褲衩脫下來我給你洗洗。”

  這一喊引得滿院子大人孩子都瞅著他樂。

  另一位鄰居更絕,老婆是個能干又本分的人,這男人在外面是個熱心腸,對誰都好,卻有一個毛病,三天兩頭扯著發(fā)髻把老婆拽到樓梯上暴打一頓。

  那女人也是個要強的人,被打成那樣卻一聲不吭,就是不跟男人說話。但是兩人不管怎么打也沒耽誤生孩子。

  七個孩子人都長得不錯,心眼也好,有幾個還真出息。

  院里的人跟那男人開玩笑:“兩個人多少日子不說話,這孩子是打哪來的?”

  那男人厚著臉皮說:“合法的。”

  女人自己沒工作,買瓶醬油都不得不讓孩子跟男人要錢,自己卻不肯張嘴,男人掏出錢來嘴里不干不凈地罵著。

  等到孩子們都大了,女人不需要男人的錢了,男人把錢扔到女人面前,女人卻頭都不抬。

  男人氣得大叫:“離婚?!?p>  女人一聲不吭地在將近70歲的時候和男人離了婚。

  幾個兒女聽聞此事,從千里之外趕回家,痛哭流涕,也沒能阻止老兩口離婚。

  書香媽提起這事就教育書香,這世上有一種男人,在外面好脾氣,誰都說是個好人,可是在家脾氣卻很壞。

  還有一種男人,在外面驢得很,在家卻對老婆好得很。女人遇上第二種男人才是有福。

  書香就想起了三姨夫,在外面龍睛虎眼的人,在家卻對三姨沒脾氣。

  姥姥說過,三姨夫上輩子欠了三姨的。

  

豐實一

求收藏、推薦、品評以及指導(dǎo)。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