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歷年,學校沒有假期,孩子們照常上學。
白天,大人們在朋友間互相串串門。本來元儷以為會接到新朋友凱瑟琳的電話,也許會約了見面,可實際上凱瑟琳并沒有和她聯(lián)系?!笆聝簨尅比豪锏膸孜唬诟髯约业睦瞎珌砹艘院?,大家基本不會約了見面,聊天都很少。
農歷春節(jié)很快過去,各家國內來過年的親人該回國的也陸續(xù)回國,日子又恢復了常態(tài)。
爸爸要回國了,早上,貝拉爸爸送貝拉去學校,元儷也一起去了。每次爸爸回國的那天,貝拉都會抹眼淚,元儷心里也難過,想著早上一起去,聊個有趣的話題,可以打個岔。
三人進了電梯,下了一層停住了,是敏卓和兩個孩子。
電梯里一下熱鬧了,吉利安小嘴巴可甜了:“阿姨叔叔貝拉姐姐,早上好呀!”
“你好!吉利安。”元儷送了一口氣,一家人情緒都繃著,這小可愛一出現(xiàn),氣氛一下緩和了。
敏卓和貝拉爸爸打了招呼,“我們家吉利安可喜歡貝拉了......”敏卓笑著說。
“今天放學要是沒課,歡迎來我們家玩,吉利安。”元儷對吉利安說,“今天我們沒課?!边@話是對敏卓說的。
“行,放學來找貝拉!”敏卓說。
“耶......”兩個小孩子開心了。
“玩樂高,哈利波特的......”貝拉說。
“好耶......“吉利安連連叫好。
小孩子高興,大人也輕松不少。連吉利安哥哥杰瑞站在一旁也樂呵呵的。
貝拉情緒提起來了,到了校門口,把書包背上后背,拎著午餐包,大方地和媽媽、爸爸再見。元儷看見她下車就遇見了同學,一起進了學校。
看到女兒進了學校,元儷夫妻倆稍稍放松了一些,元儷說:“沒事,到了學校就好了,下午回家基本就沒事了?!?p> 小孩子如此,大人的心里也是波動的,只是理性占上風。
元儷和貝拉爸爸上車直接去超市。貝拉爸爸之前已經買了兩袋米放在家里,昨晚想想還是不夠,回國之前要再去一趟超市。米再買一袋,還有元儷愛喝的Perrier(巴黎水),再買兩箱,重的東西囤多一些。
......
轉眼,到了大家期待已久,又擔心緊張的日子——私校發(fā)榜日。
二月的最后一個周五,零點,是多倫多私校發(fā)榜的時間,申請了私校的家庭,盼望著錄取的結果,基本是徹夜不眠。
沒錄取、或是在等候名單上的,下半夜也就洗洗睡了,如果被頂私錄取,家長孩子就興奮的別想睡了,報喜電話、國內視頻,各方祝福,更重要的是,當天清早,學校有專人送喜訊上門,大大的條幅直接貼門上,多開心和榮耀啊。
這榮耀,小莫享受了。雙胞胎兒子被多倫多著名的男校錄取了。
胡玲家的小艾瑪、杰奎琳兒子威廉姆,錄取的都是心目中保底的學校。
幾家歡樂幾家愁,無限滋味在心頭。
“小私校,連公校都不如。”胡玲一直以來的觀點,都是這么告訴別人的,艾瑪那么優(yōu)秀,小小年紀,學校成績單,品德行為都是Excellent(優(yōu)秀),門門功課都是A+、或A,琴棋書畫、天文地理、唱歌跳舞,無所不及,偏偏沒錄取進頂私,稍好的名氣響點的,頂私之下的私校也沒錄取,錄取的偏偏是她之前還不太看好的華人、印巴人占多數(shù)的一個男女混合的私校。
威廉姆也沒有被錄取到理想的學校,收到Offer(錄取通知)的那所學校,之前就有精通各家私校情況的中國媽媽議論,曾經有一公校幾乎要勒令退學的學生,順地利轉入該學校,可見這學校標準有多低,什么學生都收。杰奎琳完全沒考慮讓兒子下一年繼續(xù)在公校讀書,可是這種結果,這樣的私校去還是不去呢?
無論如何,胡玲是要讓艾瑪離開公校的?!罢鳒p教育經費,多倫多教育局越來越沒錢,不如以前了,好的Program(項目)已經開始縮減了。先進了私校系統(tǒng)再說吧,我們艾瑪可以7年級再考出來,進頂私?!焙嵩凇笆聝簨尅比豪镎f。
杰奎琳說還沒決定,真是糾結,不是自夸,威廉姆長得像媽媽,英俊著呢!能文能武,善交際,口才又好。多好的兒子啊,怎么就沒好學校收了他呢?再聽聽兒子的意見,再說吧,或者,讓他自己決定。
元儷關注身邊這幾位朋友孩子的申請私校結果,畢竟這一年多的時間,大家說來說去都是有關私校的話題,雖然自己沒有身在其中。關于結果,也不好說什么,說什么也無助于安慰,除了那個結果,其它的都明白。其實,像艾瑪、威廉姆這樣的孩子,在哪個學校都是好學生。
合唱團香港媽媽發(fā)了一條短信給元儷,兒子考的也不好。據說,今年考私校的大贏家就是那些中介推薦的學生,給他家兒子做過一次輔導的老師,送了幾個學生進頂私。香港媽媽有點憤憤不平,私校為什么這么相信這些中介?那些經過包裝了的材料,私校招生官就看不出來嗎?據她所知,兒子的同學,一個萬錦市房產中介的兒子,就是被包裝了,進了多倫多最好的男校溫斯頓。溫斯頓男校,香港首富的三個孫子就曾經上過這所學校,非富即貴,但是,房產中介的兒子也可以上了。
一早,小莫在朋友圈曬出照片,大House(別墅)的門前,送錄取通知的老師和兩兒子的合影,雙胞胎手上拿著大大的信封,清晨陽光照在房前皚皚的積雪上,也照在兩個青春少年開心的笑臉上。
大家都伸手點了贊。
胡玲和杰奎琳心里的滋味,元儷明白。
是不是被錄取,各種因素太多。在于孩子的申請入學的材料和面試的臨場發(fā)揮,在于和學校氣質是否相符,面試官的考慮,斟酌定奪。當然,華人孩子這幾年翻番的申請人數(shù),頂級私校要保證白人所占比例,對少數(shù)族裔人數(shù)的限制,也是很大因素。
總之,努力而得是幸運,努力而不得,是常態(tài)。多倫多,放眼望去,多少移民媽媽,陪讀媽媽,無論怎樣,唯有向著自己的目標,繼續(x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