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料定,寧遠方面袁崇煥部定然會派出援軍增援錦州,故而,他干脆直截了當?shù)脑谶@北丘莊中以逸待勞——守株待兔!
先以自己的蒙古降將“闊爾達”的名諱——略施小計。
再統(tǒng)領后金八旗主力大軍——全殲這些自寧遠而來的大明增兵援軍,俘虜這些大明援軍的主要將帥們。
然后,即刻率領著后金八旗主力軍,押送著被己方俘獲的大明援軍將士們——一同兵發(fā)錦州,與代善、多爾袞部相匯合。
正如《孫子兵法·謀攻》中所言——“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作為大金杰出軍事家,貴為大金天子的皇太極,他豈可不知此理與此道?!
對于任何人——無論是錦州城的守城官兵還是城內(nèi)的老百姓而言,比敵人更可怕的,是絕望!
當皇太極親自率領著他那浩浩蕩蕩的大金八旗鐵騎主力大軍與代善、多爾袞的后金先鋒部隊成功會師,同時,押送著整個錦州城日思夜盼的大明援軍兵臨城下之時——何愁錦州城不開門迎接、不戰(zhàn)而降呢?!
真可謂是“不費一兵一卒”也!
好一個妙計哉!
此時的皇太極早已打探、觀察到了尤世祿所統(tǒng)帥的大明邊軍的一切虛實情況,并且他已經(jīng)認定——此刻的大明邊軍就是一支十足的殘兵敗將,孤軍而已!
誠然,大明邊軍強大的戰(zhàn)斗力讓他很是佩服:
昨夜之戰(zhàn),大明邊軍精騎足足有十七名將領指揮官以身殉國,以及超過兩千名戰(zhàn)士陣亡——死傷過半。
更為讓人可歌可泣的是,那些自告奮勇而斷后殺敵的大明邊軍指揮官們,他們在彈盡糧絕、孤立無援的最后時刻——所有人竟是全都揮刀自刎,無一投降,絕不茍且偷生!
最后,僅僅只有幾百名大明邊軍士兵被后金八旗軍所俘虜。
圍攻北丘莊之戰(zhàn),對于皇太極的后金八旗主力軍而言雖然是主動權十足的伏擊戰(zhàn),但是皇太極的損失同樣也是不可謂不慘重!
一夜之間,皇太極的后金八旗主力軍總共失去了近三千名屬下和士兵。
此般的這支大明邊軍精英部隊,作為后金大軍的“眼中釘,肉中刺”,皇太極絕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全殲之!
皇太極瞥了眼手中的作戰(zhàn)計劃與行程表:錦州城內(nèi)的大明守軍以及全城百姓,他們已經(jīng)被代善和多爾袞所統(tǒng)領的后金先鋒部隊給圍困了近二十天了。
此番,他要給錦州城內(nèi)的軍民們所送去的最好的禮物——便是尤世祿本人的首級!
尤世祿此時也早已明白了皇太極此刻是——亡我之心不死!
為了節(jié)省將士們的體力,他將麾下的士兵們分成了四個小隊,每隊輪流充當后衛(wèi)軍殿后,充分利用溪流、谷道等特殊地形地貌——交相呼應、交替掩護著。
怎奈,后金軍卻是兵分四路而追擊——仍然是四面合圍之勢。
即使大明邊軍后衛(wèi)部隊阻滯了一路,拖延了一刻時間,但是馬上便有另外三路后金八旗鐵騎沖殺了上來。
總而言之,大明邊軍幾乎沒有任何的喘息休憩之機可言。
絕望!絕望!還是——絕望!
如此番煎熬般的堅持到了晌午,竭盡所能、用盡一切方法的暫時與后金八旗大軍拉開了那些許的絲絲距離,尤世祿部赫然發(fā)現(xiàn)了一條大河——大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