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羿稍作休息,取來筆墨,憑借極好的記憶力,將續(xù)骨丹藥方寫在紙上。
完畢,他吹干最后幾滴墨汁,十分滿意地將它夾藏于一本名為《石鑒》的古籍當中。
也不知道在鐵箍里待了多久,體力消耗得比平??旌芏?。
蘇羿揉了揉酸痛的手腕,自言自語道:“續(xù)骨丹需盡快煉制出來才行?!?p> 他想起了城里的同濟堂好像有一位煉丹師,不知能否請他幫忙,不過煉丹所需藥材起碼要事先準備妥當。
另外購買藥草跟雇人煉丹都需要錢,這一下子又讓他感到為難,原本打算用二十兩銀子賺錢,結果卻變成了窮光蛋。
也罷,十兩銀子能撿到鐵箍這等機緣已是天大的運氣。
做人要知足,知足才能常樂。
“咕嚕~”
蘇羿摸了摸肚子,“好餓啊?!?p> 他用僅存最后的一絲氣力,撐起身子,一邊跌跌撞撞,一邊喊道:“袁華!”
只見袁華從小院的耳房跑出來,問道:“少爺,有事?”
蘇羿笑道:“我餓了,去弄碗面來?!?p> 袁華嘀咕一聲,“不是剛吃過午食嗎?”
蘇羿聽力好,笑罵道:“讓你去就去,哪來這么多廢話,別忘了你還欠我十兩銀子?!?p> 袁華也不惱火,反而嘿嘿笑道:“你那十兩銀子不吃不喝,整個人都是蔫蔫的?!?p> 蘇羿皺了皺眉頭,道:“那就讓她餓著?!?p> 愛吃不吃,難不成還要讓他來哄?
……
蘇羿填飽肚子后,就坐在床上,手里捧著漆黑如墨的玉簡,正滋滋有味地瀏覽著,眼眸清晰明亮,隨著文字而轉動。
古有真人得道而登仙,留下十六字真言:欲求仙者,內外兼修,神氣性體,缺一不可。
“神氣性體”,指的是修神、修氣、修性、修體。
最初,凡人并不懂得如何修煉,直到有位真人得道成仙,才開辟出修仙之路,真人羽化飛仙之前,選擇開源仙法,將其傳授于人。
但是,后世人重術輕學,只追求純粹的武力,唯獨修氣與修體,于是,漸漸形成了“天下人俱以武入道”的局面。
經過數千年的演變,武道成仙已然成為占據主流的修煉體系。
武道成仙一途,可分為人武、地武、天武三大境界。
人武大境,意為可與人斗而不可與天斗。
地武大境,意為消災弭禍,與地斗。
天武大境,意為逆天改命,與天斗。
縱觀天下百萬萬人,能成為修煉者的,也許很多,但能跨入地武大境的,必然是少數,而那遙不可及的天武大境,恐怕就更加少之又少了。
蘇羿收斂思緒,翻開《太陰仙決》的開篇。
“一陰一陽之謂道,太陰者極衰,太陽者極盛,惟月煉太陰,日煉太陽,方能得道。”
“這說的啥意思?”蘇羿撓了撓頭,看得滿頭霧水,百思不得其解。
隨后,他翻開感應篇讀道:
“氣者,天地之精華;身者,得道之鼎器;術者,變化之玄技;惟身斂氣,煉之以形,方能用之?!?p> “天地之氣,蘊于五行,相生相克,存亡自然?!?p> “萬物有靈,心誠則境成?!?p> “……”
感應篇大概地解釋氣、人、術三者之間的關系,作為修煉者的人需藉由身體作為鼎器,采天地靈氣,煉氣化形,才能施展出靈術。
自天地開辟,陰陽生五行,五行生萬物,而靈氣蘊藏于萬物之中,故而天地間的靈氣以五行為主,五行之間,相生相克,循環(huán)往復。
尋常人想要修行,要看其是否能感應到靈氣的存在,所以納靈境的第一階段名為“入玄”。
萬物有靈,有感必應,修煉者只需用心與它們溝通,意念集中,就能達到通感應而入玄的境界。
此境界并不難但也不易,短則一息之間,長則窮其一生,因資質而異,各不相同。
蘇羿放下《太陰仙決》,闔上雙眼,緩緩調息。
呼吸漸而平穩(wěn),天地間的靈氣隨之出現,從無形趨于有形,化作一團團霧氣籠罩在他周圍。
濃郁的靈氣如同河流般,隨著天地呼吸翻江倒海,奔流不息,相互碰撞成一幅幅五顏六色的畫作。
蘇羿對此并不感到陌生,因為這是靈眸開啟后的靈氣世界。
等等?!
“怎么把靈眸開啟了?”
蘇羿看著四周的靈氣,扶額輕嘆,哭笑不得。
心覺上的感應與視覺上的看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蘇羿雖然能通過靈眸知曉靈氣的存在,卻無法調動其進入體內。
這種感覺就好比是池塘里綻放著亭亭玉立的蓮花,蘇羿站在岸邊,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而且視覺的存在,會分散他的注意力,從而加大感應的難度。
蘇羿雖然無奈,卻也沒有任何辦法。
他閉上眼睛,重新入定。
呼!
蘇羿吐出一口濁氣,雖然受到的阻礙絲毫不減,但還是有所進步。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隱隱約約能感受到一股暖流進入體內,無比舒泰。
那是一種比風輕盈,比水柔滑,如沐春風的感覺。
蘇羿強行壓抑住心中的激動,繼續(xù)維持著這種微妙狀態(tài)。
時間流逝,很快便過去了大半日。
……
……
小院外,天地異變。
剛剛還是晴空萬里的天空,轉眼間狂風驟起,烏云密布,仿佛有青龍飛騰其中,乘云驅雷。
轟隆??!
轟隆隆!
雷聲響徹云霄,震耳欲聾,無比恐怖。
正當袁華抬頭仰望之際,傾盆大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狠狠砸在他的頭上。
袁華吃疼地抱頭喊道:“下雨啦,收衣服啊!”
……
大雨磅礴,越下越大。
寬闊的街道上空無一人,兩旁的商鋪也早早關門歇業(yè),躲避這場突然而來的暴雨。
唯獨一家小酒鋪依舊大門敞開,門外青色旗幟獵獵,依稀可見“杏花酒”三字。
酒鋪的屋檐之上,站立著一位半老徐娘的女子,身段凹凸有致,豐腴誘人,哪怕只是木簪素衣,也難掩其驚艷容貌。
女子的目光始終望向城北,任由雨水打濕了她的衣裳也無動于衷,薄衫之下春光乍泄,露出若隱若現的雪白肌膚。
她喃喃自語:“是何方妖孽引來的天地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