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王戎背著車夫,跟著他的車夫女兒卻正時不時在看我。
這下寡人居然繃不住了,然后才注意到冷瑤也在。
等等,又是女孩嗎喂???
一想到這兒,突然立馬就破了大防了?。?p> 不可能!
(發(fā)誓)我絕不是又為了得到一個女孩而出手相助的!
當(dāng)然,路上閑聊的時候,寡人又問車夫姓什么。
『免貴,草民姓方,因為我父親只有我一個兒子,所以就叫我方老大。』
車夫說著,指著女孩道:『這是小女方妍兒?!?p> 『…………』
想了半天,我往旁邊走了走,繞過冷王,對著冷瑤豎起一根手指。
『這次寡人要是又像你說的那樣,那我就天打雷劈?。?!你這回你看好吧,這個小丫頭既然連十歲都不到的話……那我總不能這樣的人我都……』
『轟?。 ?p> 天色陰了下來,抬頭一看,黑乎乎的。
冷瑤則不緊不慢的道:『秦公說話當(dāng)心,舉頭三尺有神明?!?p> 『…………』
反正我不會。
因為你覺得會,所以我不會。
秦史則記載。
面對電閃雷鳴的天空,秦公對冷瑤表情平淡的攤了攤手。
『反正我不怕,因為根本就不會是劈我的,我什么也沒做錯。總不能老子救了條人命還拯救了一個家庭的未來卻還得挨雷劈吧??寡人自認(rèn)無罪?。?!除非天不長眼!?。 ?p> 冷瑤見到秦公實在表情不好了,就半開玩笑的說了一句。
『看來錯的不是秦公,錯的是這個世界?!?p> 后事不提。
?。ǘ┳髡叩脑挘簩懽员晃?guī)椭娜诉€是選擇以死解脫了以后。
秦史記載。
多年以后,秦武帝和自己的臣子們有過這樣的對話。
因為有人在文章中諷刺秦武帝“殺伐不止”,“風(fēng)流成性”,文章中提到一個歷史上稱為昏君的人,可是寫文章的人卻把昏君的一言一行編造的和秦帝平時說的話根本沒有兩樣。而且還故意指出,昏君拿著農(nóng)民的草叉卻不知是什么東西,有什么作用。
這樣的流言和文章流入宮內(nèi)以后,臣子們無比大為憤怒,有些人當(dāng)即進(jìn)言表示,建議皇上立刻下令去抓捕說他壞話的人。
秦帝看完了諷刺他的文章以后,隨后一丟,反而大聲笑了。
『如果我責(zé)怪這個世界上的人不為他人付出,那么我自己被這種憤怒沖昏頭腦的時候不也是我指責(zé)的那類人嗎?我如果去下令抓人,就是更加諷刺我自己才是我說的“殺伐不止”的那類人吧?』
但還是有臣子無法忍受憤怒,最終下令把寫文章的人抓進(jìn)了宮里。
這個人見到皇上以后,反而誠惶誠恐,寫文章時的傲慢立刻就消失了,在宮中對著皇上和一群大臣們磕頭如搗蒜。
秦武帝都忍不住了,問道:『你是想說我把你害慘了對不對?』
『豈敢?』
寫書的文人立馬就換了口吻,諂媚的笑道:『自古英雄無完人。』
秦帝對于他又改口的這番話,卻非但沒有釋然,反而心情沉重的搖了搖頭。
『你所說的無完人,你所看見的那些過錯,無不是千千萬萬人殞命在其中啊,朕身為國君,如果預(yù)見百姓不幸的事情,總是認(rèn)為是我沒有布下更好的仁政而導(dǎo)致他們受害。但當(dāng)你諷刺我的時候,朕并沒有追究你的責(zé)任,因為朕不是個樂于研究自己命運的人?!?p> 文人不明覺厲,不知道秦公說不研究命運是什么意思。
秦帝握著劍,說:『我手中這把劍,只要沒斷就可以殺敵。我作為軍人的時候,只要沒死就會為國而戰(zhàn)。而現(xiàn)在,只要我死不了,什么都當(dāng)成若無其事了?!?p> 文人仍是沉默。
秦帝又道:『我如果該去研究的事情居然是自己聰不聰明,或是因為樂于研究自己的命運,所以常常悲苦痛憤的,那我一定不會懂得他人的痛苦。因為我自己都從來沒有遇到過別人正遇到的痛苦,那我能懂得什么呢?如果我面對無家可歸者,首先我不明白當(dāng)自己也變成這樣無家可歸的時候滋味是何等痛苦,或是希望無家可歸的人其實是自己而不是對方……那么,我就沒有資格以幫助他的理由而去要求他怎么做。就好像如果我一直大魚大肉的時候是肯定不會明白百姓粗茶淡飯的食物是什么味道。我如果一直吃得飽穿得暖也不會知道無家可歸的人是什么感受。而現(xiàn)在被你諷刺了,如果我無緣無故對你施加非常憤怒的雷霆報復(fù)。那我就更加不明白那些曾經(jīng)被冷眼訕笑的人到底多么想要有人尊重他們……』
文人好像明白了秦帝的意思。
史書說,秦帝親自把文人一路送出了宮廷,還在宮門前當(dāng)眾下詔,不許任何人追究他的責(zé)任。
望著漫天風(fēng)雪,秦帝說:『你看這茫茫天地此刻是何等的蕭瑟寒冷?我之所以不追究你,也不打算殺你,就是因為我想要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甚至我也想要你和每個人能過上好日子,我想改變千千萬萬人的命運。我還想永永遠(yuǎn)遠(yuǎn)顛覆歷史的循環(huán),讓一切的災(zāi)難都不再去而復(fù)返。所以我沒有多么憤怒,因為我如果下令查處,那么你就會成為因為我不堪忍受而痛苦死亡的犧牲者。我現(xiàn)在寧可無家可歸的人是我,寧可饑腸轆轆的人是我,寧可被諷刺的人是我也就罷了。你還是快快回去吧,我并沒有你說的那么荒唐?!?p> 文人沉默了許久,出宮走了幾百步以后,在秦帝看不見的地方,他看著自己因為一時意氣風(fēng)發(fā)而寫出的文章終于又悔又氣,徹底把它撕成了碎片。
而秦帝當(dāng)時已經(jīng)離臨終不久,人生只有最后一段光陰了。
在人生的最后時刻,他發(fā)布了一道遺詔。
『幫助別人要建立在實際之上,去真真正正的知道該怎么樣去面對像他們的困苦,而不是說我覺得該怎么樣就好。為了吹噓自己的英明神武而胡言亂語,對污蔑自己的人惡言相向??墒恰瓍s無法去改變那些正在損害身體,忍饑挨餓的人,那實在是悲哀的事情。這樣的智慧,一定會有一天感到愧疚,發(fā)覺毫無用處。因為它除了用在傷害別人這方面就什么用處也沒有,如果你想去幫助別人,可是你卻不知道別人痛苦在哪,你有資格認(rèn)為自己做什么都是正確的嗎?』
『我并不是說別人,只是感覺到,當(dāng)自己以為自己做了的時候卻什么也沒做,那確確實實是種值得批評自己的事情?!?p> 『朕聽說,天下萬物萌生,沒有不死的……死是天地的常理,萬物的自然規(guī)則,有什么可特別悲哀的呢!現(xiàn)在這個時代,世人都樂于生而厭惡死,為了厚葬而破產(chǎn),為了強調(diào)服喪盡孝而損害身體健康,殊不知那些為了壞規(guī)矩而服務(wù)的人是何等痛苦……朕很不贊成這些做法,也不贊成那些讓別人白白受苦的事情?,F(xiàn)在死了,如果再讓臣民們長期地為朕服喪哭悼,經(jīng)受寒暑變化那么久,使民眾父子悲哀,老人傷感,減少了他們的飲食,停止了對鬼神的祭祀,這是加重了朕的失德,怎么對得起天下人呢!如果讓天下的百姓為自己的離去而悲哀,那不也是在死后沒再做一件好事嗎?』
『寡人特別年輕還未成年懂事的時候,總以為自己不懼死亡,可是其實特別年輕的時候我是懼怕死亡的對嗎?因為當(dāng)人知行不合的時候,就會對自己的生老病死皆無所適從。我特別年輕的時候總是去輕言自己不懼死亡卻并不是真正的不懼死亡,反而是不適應(yīng)自己的生、老、病、死。更不知道自己的一生究竟有何意義,僅僅是為了活著才活著。我面對生,沒有做到適應(yīng)它并好好活著,面對各種各樣的冷言冷語總是不能克制。我面對老、特別年輕的時候都還沒有做到像常人一樣五十而知天命的認(rèn)識,而我面對病,又害怕它使我死,也不知它能否使我生,面對死,我就更沒有好說的了。我以為自己很灑脫,但看來故意把它拿來說事根本就不算什么?!?p> 當(dāng)人知行不合的時候,就會對自己的生老病死皆無所適從。
也就是說,不知道活著的本質(zhì)或是死去的本質(zhì),也就無法適應(yīng)生、死。
秦帝知道死的本質(zhì),也知道死也可以不讓他人為之悲傷。所以他還說,就算自己死了,也會化作一捧土孕育生命。
自己的死,反而是另一個自己的生。
秦武帝下完遺詔后,最終坐化在茫茫秋風(fēng)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