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血1641

第七十二章 兒子不放心老子

明血1641 種十八 2319 2020-10-12 12:26:39

  很快,薩兀城就落入了三千營的手中。

  薩兀城真的不大,大多數(shù)就是幾十個庫房,都是巨大的帳篷改建的,里面堆滿了黍米、豆子、麥子等糧食。

  李輔明一聲令下,軍兵們將數(shù)百包糧食拖出來,然后割開,奔跑了一個時辰的戰(zhàn)馬立即開始大嚼起來。

  話說三千營騎軍都帶著豆子,是臨陣給戰(zhàn)馬補充一下,提高耐力用的。

  豆類肯定比草料有營養(yǎng),只是相比基本不花錢的草料,豆類可是貴了些。

  現(xiàn)在卻是敞開了吃,每匹戰(zhàn)馬都吃的香甜。

  李輔明也下馬席地而坐,讓戰(zhàn)馬好好放松一下。

  過了半個時辰,戰(zhàn)績報來。

  建奴和蒙人被斬殺八百一十七人,繳獲鐵甲皮甲五百多套,當(dāng)然大部分都有破損。

  繳獲了三百多匹完好無損的戰(zhàn)馬。

  三千營有三百六十八人戰(zhàn)死。

  還有兩百多人負傷,大多數(shù)是輕傷,重傷的有四十多人。

  李輔明不能再滿意了。

  可說他這幾年最大的一次勝利,想想松山突圍夜,他倉皇奔逃,建奴甲兵后面銜尾追擊的場面還在眼前呢。

  正因為那次慘敗,這次勝利才彌足珍貴,不但大勝,而且傷損遠遠小于建奴,三千營初戰(zhàn)就這般剽悍,他不能不佩服太子提出的這個戰(zhàn)陣。

  ‘大人,現(xiàn)下有三十多建奴和蒙人的傷患,您看,’

  試游擊邊群問道。

  ‘看,什么看,都砍了回去給弟兄們請功,’

  李輔明毫不猶豫的下了殺奴令。

  三千營的傷兵還不能一一救助呢,哪有精力管那些夷狄,都砍了了事。

  邊群領(lǐng)命而去。

  過一會,慘叫聲不斷傳來,旋即消失。

  李輔明看了看鋪滿原野的尸首和一些慘叫的傷患。

  ‘將陣亡兄弟們的銘牌帶回去,供奉忠烈祠吧,’

  身邊的親衛(wèi)立即去傳令。

  章鎮(zhèn)赫興奮的走來,他身邊的幾個親衛(wèi)抬著一個建奴的尸首。

  “大人,您看,擊殺了甲喇章京一員,這是他的將旗,”

  親衛(wèi)將一個身穿明光鎧的建奴軍將尸首扔在了地上。

  再就是甲喇章京的旗幟。

  李輔明看了眼,估計也就是三等甲喇章京,領(lǐng)著不足千人,相當(dāng)于大明的游擊將軍,那也是一個將軍。

  “好,收攏好了的,帶回去獻于殿下,”

  這一仗雖然傷亡不小,但是收獲也很大了,李輔明滿意。

  “章鎮(zhèn)赫,你帶著傷患先行趕回張家口,向殿下報捷吧,”

  章鎮(zhèn)赫驚詫,

  “李大人,您還要去往何處,”

  “先前急襲薩兀,放過了四周一兩百里內(nèi)眾多的蒙人部落,此番就好生的殺個通透,”

  李輔明獰笑著。

  經(jīng)過這一仗,李輔明對三千營的戰(zhàn)力可算知根知底了。

  就是遇到同等數(shù)量的建奴鐵騎,也足可一戰(zhàn)。

  至于蒙人的輕騎,更不用說了,因此他要大殺四方,掃蕩四周的蒙人部落,多搶掠些馬匹,他可是知道太子對戰(zhàn)馬的渴望,那可是多多益善。

  他也清楚,再次出關(guān)打草谷,不知道什么時候的事兒了,畢竟還有中原流賊那個大敵。

  “大人,這個,俾將能不能從大人出擊,”

  章鎮(zhèn)赫也不想折返張家口。

  ‘回去報捷送返傷患也是要務(wù),’

  “大人,不是還有邊游擊嗎,”

  章鎮(zhèn)赫嬉笑著。

  于是折返張家口的倒霉蛋變成了邊群。

  第二天一早,薩兀城燃起大火,將整個城寨吞沒,包括成千上萬石的糧秣。

  寨外堆砌著近千具建奴和蒙人的尸首。

  接下來的幾天里,薩兀城附近兩百里的蒙人部落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明人的鐵騎往往從四周圍攏突襲,星散放牧的蒙人部落近乎團滅。

  三千營軍卒每日里餐食就是牛羊肉,管夠,帶不走的牛羊走時候盡皆屠戮,絕不給蒙人留下。

  而馬匹則是全部帶走,雖然三千營騎卒不會牧馬,但是女真營會啊,都是老手,驅(qū)趕大批馬匹隨軍而行。

  這些馬匹大部分都沒有被馴服過,但是回去后經(jīng)過一個月的馴服,就會順利聽從騎手的指令,成為合格的戰(zhàn)馬。

  ---------------------------------------------

  朱慈烺在張家口再次迎來了李鳳翔,隨著李鳳翔前來的還有新任宣大總督吳甡和新任宣府巡撫左懋第。

  這兩位路經(jīng)宣府不入,直接來張家口拜見朱慈烺。

  現(xiàn)在很清楚,如今的張家口才是宣府的中心。

  李鳳翔宣讀完圣旨,朱慈烺大約明白李鳳翔這次來就是督促他回軍京師。

  崇禎以為張家口就在長城南邊不遠,如果建奴和北虜大舉入寇,就太危險了。

  朱慈烺作為皇儲不宜處于危墻之下。

  朱慈烺清楚,這位陛下對他的新軍還是沒有太大的信心。

  畢竟都是沒有經(jīng)歷戰(zhàn)事的生瓜蛋子。

  再就是孫傳庭的封賞來了,晉東閣大學(xué)士,兵部左侍郎,職守乃是節(jié)制京營操軍。

  孫傳庭正式告別了白身,再次返回大明權(quán)力中心這個舞臺。

  “李公公勿急,本宮待出關(guān)迎擊北虜?shù)娜I返回即刻折返京師,”

  李鳳翔宣讀完圣旨,朱慈烺道。

  朱慈烺其實也很想立即返京。

  他是對崇禎不放心。

  說來搞笑了,兒子對老爹不放心。

  朱慈烺是對崇禎掌握全局的能力沒信心。

  他這老爹用一句話來概括,大約是成事的庸者,敗事的高手。

  偏偏圍攏這位帝王身邊的也沒甚卓越人物,說白了,崇禎身邊的智囊團都是些口若懸河的眼高手低之輩。

  朱慈烺怕這些人把他好不容易開展的大好局面翻了車。

  他最好是回京攪合。

  “這,”

  李鳳翔很為難。

  “李公公放心,此事本宮一力承擔(dān),”

  朱慈烺做了擔(dān)保。

  李鳳翔只能接受,如今這位爺不比從前,威儀日重,他也只能順從。

  朱慈烺招來孫傳庭,孫傳庭跪拜謝恩接旨,起身后和吳甡、左懋第見禮。

  兩人對孫傳庭極為恭敬,孫傳庭雖然獲罪,但朝中很多官員對其言行頗為感佩,如果是他們是做不出孫傳庭的功業(yè)。

  朱慈烺賜坐,幾人都圍坐一處。

  “殿下英武,洞悉這些豪商的惡行,為朝廷聚攏了這般銀錢,臣下為太子賀,”

  吳甡恭維了朱慈烺。

  “吳督客套了,大明是我朱家天下,皇家本有擔(dān)負天下之責(zé),身為太子,本宮當(dāng)一力擔(dān)之,再者,這些也是孫學(xué)士之功,本宮不敢獨領(lǐng)其功啊,”

  朱慈烺笑道。

  朱慈烺對吳甡看法還成,雖然吳甡沒有大的功業(yè),但是辦事穩(wěn)妥,且通曉兵事,他不是孫傳庭和洪承疇般的卓越人物,做個宣大總督還是綽綽有余的。

  “都是太子英明,”

  孫傳庭含糊道。

  如果是過去的脾氣,孫傳庭立即就會推辭,這事分明就是太子搞出來的。

  但是如今太子利用此事讓其復(fù)起,他不能不領(lǐng)情。

  現(xiàn)在他對這次復(fù)起期許極高,因為他在太子這里做事舒坦,也看到了重整大明,成為中興名臣的希望,這樣的機會真是千載難逢。

  孫傳庭決不允許自己錯過,因此擔(dān)些虛名他也不甚在意。

種十八

感謝兄弟們的推薦收藏支持。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