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宋將星錄

第四十九章 將星忠孝兩難全(上)

大宋將星錄 劍閣飄雪 2385 2020-10-13 08:19:04

  公元1136年,這一年距高宗啟用了主戰(zhàn)派趙鼎為尚書右仆射已經(jīng)過去了兩年,而同為主戰(zhàn)派的張浚則為宰相兼南宋諸路兵馬都督,宋廷主戰(zhàn)派勢力終于在朝廷內(nèi)部占據(jù)了上風。

  高宗看到自從公元1134年后宋朝的軍事力量在與金和偽齊的較量中并不落于下風,甚至還取得了多次重大勝利,于是在兩位主戰(zhàn)派忠臣的諫言下一改往日對金國卑躬屈膝的態(tài)度并準備出兵北伐。

  趙構下令讓張浚擔任此次北伐行動的總指揮,張浚受命后于公元1136年正月先到達前線視察軍隊。

  在對各大軍區(qū)軍隊作戰(zhàn)狀態(tài)有了深入了解后,二月張浚在鎮(zhèn)江府召開軍事會議。除吳玠需要鎮(zhèn)守川陜之外的四大軍區(qū)司令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張俊都前來參會。

  此外趙構為了表示自己此次出師北伐的決心派出了自己衛(wèi)戍部隊統(tǒng)領殿前司軍都統(tǒng)制楊沂忠參加此次軍事會議。

  張浚等四大軍區(qū)司令悉皆到齊后正式開始研究部署此次北伐軍事行動的具體安排。

  張浚雖然志大才疏,但在用人方面還是有一套的,在視察前線軍隊后張??吹皆里w、韓世忠的軍隊軍容整齊,軍紀嚴明后他暗自上表朝廷夸贊韓世忠忠勇、岳飛沉鷙二人皆是帶兵有方,此次北伐行動可堪大任。

  但從張浚對二人的評價看韓世忠的忠勇自然是忠心勇猛的意思,而形容岳飛的沉鷙則大有深意。我們下面將沉鷙二字細細剖析,沉意為沉穩(wěn)、沉毅。但鷙字則一般形容一般形容一個人陰險、兇狠。

  由此來看張浚雖然認可岳飛的軍事才能但對于岳飛的為人張浚則沒有給出很高的評價。

  但畢竟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作為苗劉兵變首先起兵護駕的宋軍統(tǒng)帥早就被趙構和張浚當作親信來看待,而岳飛始終無法被朝廷的一把手宋高宗當作自己人來看。這也為日后岳飛的死埋下了隱患。

  經(jīng)過宋廷軍事高層將官們認真的研究討論,張浚最后做出決定由韓世忠領兵自承州、楚州出兵進攻京東東路的淮陽軍;岳飛領兵自鄂州出發(fā)進駐襄陽府為北伐做準備。張浚領兵從建康出發(fā)到泗水州以防敵軍來犯,楊沂忠所部則作為張浚后援。劉光世領兵從太平州出發(fā)到廬州,主要任務與張浚所部一樣同樣是防止敵軍趁宋廷出兵北伐而前來偷襲。

  于此同時岳飛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太行山忠義保社首領梁興等率驍騎百余突破金軍圍剿前來歸附岳家軍。岳飛立即上奏朝廷,高宗聞奏后下旨:“如果有像梁興一樣從北方前來投奔我朝的將領,則給予官職和優(yōu)厚的待遇,這樣可以使更多的人來投效我朝并且從這些人口中得知敵人的情況!”于是這次北伐前宋高宗通過梁興歸宋這件小事對在北方為金與偽齊效力的漢族將領釋放了一個信號,那就是只要肯歸順宋朝,那么宋廷會對這些南歸將領犯下的錯既往不咎還會給與這些人官職和俸祿。

  軍事會議結束之后岳飛前去臨安面見趙構,這時距岳飛第一次面見趙構已經(jīng)過去了六年之久。此前兩位國之少年已經(jīng)都過了而立之年。

  岳飛在見到趙構后驚訝的發(fā)現(xiàn)趙構登基之初那種青澀與被金兀術搜山檢海追逐后的那種不安已然被一種帝王的威嚴與風姿雋爽所取代。而趙構看著面前的岳飛依舊是那個身材高大,眉宇間充滿英氣的樣子,只不過向較于六年前,這位朝廷最年輕有為的軍事統(tǒng)帥身上多了一些滄桑和疲憊的感覺。但岳飛依舊是為數(shù)不多能帶給趙構安全感的人。

  “岳飛,朕深知此次北伐大計成敗關于國運。而你與韓世忠將軍則為此次北伐行動的擎天柱石。這些年你東征西戰(zhàn),為國家收復大片失地,還剿除了洞庭楊幺這種我朝的心腹蓄毒。朕自然會將愛卿的功勞記在心中。此次北伐我想聽一聽愛卿有何良策?”

  “我朝新設襄陽府路在二帝北狩前曾曰京西南路,臣希望繼續(xù)沿用舊稱以示我朝不曾忘卻故都!臣準備遣帳下幕僚胡閎休起草聲討偽齊劉豫的檄文以示我朝此次北伐的決心。臣帳下軍士糧草齊備,只待主上一聲令下發(fā)兵北上以圖恢復中原!”岳飛慷慨激昂的說道。

  “愛卿所言甚是!朕立即恢復京西南路稱號,你可先發(fā)檄文讓天下知道劉豫此賊多行不義,為天下所不恥!”趙構對于此次北伐也是信心滿滿,所以對岳飛的提議表示極為贊同。

  面見趙構后事實上宋廷與岳飛已經(jīng)做好了北伐的一切準備工作,岳飛回到駐地鄂州后已是深夜,他看著滿天星辰對第二次北伐充滿了憧憬。

  回到帳內(nèi),岳飛解甲后沉沉睡去。睡夢中他仿佛看到自己的母親姚氏坐在他平時研習兵法的椅子上悉心的為他整理翻亂的兵書。姚氏在整理好兵書后轉過身來看著岳飛床頭掛著的那面宋高宗賜予自己兒子上書“精忠岳飛”的那面錦旗然后慈祥的看著兒子緩緩的說道:“兒子,自古忠孝難兩全。我就要離開你了,萬望你不要掛念與我。一定要為朝廷盡忠!”說罷姚氏化作一縷青煙飄散在空中。

  岳飛被這個夢驚出了一身冷汗“騰”的坐起身來。不日朝廷升岳飛為荊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撫副使,并由鎮(zhèn)寧、崇信軍節(jié)度使移鎮(zhèn)為武勝、定國軍節(jié)度使。上文提到過張浚想要王彥出任襄陽府知府兼京西南路安撫使歸岳飛節(jié)制,而此時王彥已經(jīng)病重,張浚更深層次的意思是想要將王彥麾下“八字軍”并入岳家軍。但王彥堅決不接受任命張浚只得作罷。

  時間轉眼就要進入1136年的四月份,此時岳家軍已然是整裝待發(fā),可是正當岳飛準備下令進兵襄陽的前一天,岳飛收到了一封家書。

  信上只寫著十個字:“姚母仙逝,請速歸!妻:李娃”

  岳飛登時覺得五雷轟頂,如不是身旁岳云相扶險些暈倒在地。

  北伐重任在肩而母親卻在此時離世,擺在岳飛面前的忠孝兩難全的選擇。

  母親姚氏含辛茹苦的將岳飛拉扯長大,而岳飛盡忠報國的大志則是在母親日復一日的諄諄教誨中漸漸形成的。烏鴉反哺,羊羔跪乳,動物尚且知道報父母恩,何況岳飛是一個將孝、悌、忠、信作為人生信條的人。而百善孝為先的道理早已鐫刻在岳飛的思想中。所以岳飛當即決定上書朝廷要求解除自己軍職回鄉(xiāng)為母親守孝。

  從這點看岳飛雖然在軍事方面徹底的成熟了,可是他依舊是一個不懂政治的人。當此之時,他拋下國家大義不顧要求為母守孝讓作為此次北伐軍事行動的發(fā)起人趙構根本沒有臺階可下,這無異于陷趙構于兩難的境地。

  第二天岳飛沒有等朝廷回復便自動解除官職與長子岳云為母親姚氏扶柩前往廬山安葬,將母親安葬完畢后岳飛就留在廬山東林寺中為母守孝,按照古代禮法守孝期應為三年。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