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玫瑰比咖啡還苦的滋味你嘗過嗎

留守有多孤獨......

  越長大越發(fā)現(xiàn),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過年”對我來說已經(jīng)失去了年味,或者說沒有了意義。在自己的家鄉(xiāng)讀書、生活了這么多年,直到現(xiàn)在工作,卻沒有幾次是和父母一起過年的。別人都是在過年的時候找到心的歸屬,安逸地享受家人的氣息、家庭的歡樂;只有我在這個時候不但沒有感受到人的氣息,而是無盡的凄涼與孤獨。小的時候是留守兒童,長大了是留守青年,完完全全的孤獨患者?,F(xiàn)實就是,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孩子們,好比我,小時候在家讀書,父母為了掙錢遠出;等我長大了,父母在家,我又該外出掙錢了,把這種情感交錯的現(xiàn)實生活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而今年,在這個本就孤獨的年份里,我內(nèi)心的孤獨比以往增添了許多,實在找不到任何快樂的理由。在家除了聽爺爺一遍又一遍地嘮叨陳年舊事,就再也聽不到一點聲音,自己心跳的聲音都快聽不到,那個時候,我第一次感受到安靜有多可怕!說什么用手機代替面對面,但是真正可以跟你暢聊兩個小時以上的人又有多少?這反映的不是現(xiàn)實環(huán)境,是人心。也許有的人會向別人炫耀自己有多少朋友,自己給自己刷存在感,那些所謂的朋友們確實可以在你面前滔滔不絕,好像有說不完的話,但你猜他們在靜下心來的時候,在手機面前看著自己打的備注名又能說幾句?恐怕打幾個字還得想半天,還有的直接長按鍵盤上的小叉了吧!

  我是一個不太愛玩手機的人,除了工作、偶爾跟朋友聊聊天、有時候在微信公眾號看看文章,其他的我就真的不知道要干嘛了。我尤其不太認同在手機上發(fā)信息,我討厭面對一個沒有感情的工具說那些想要當著你的面跟你說的話。我認為那些文字不能完全代表我內(nèi)心所有的想法,更不能代替我的思想,所以一直以來我都比較傾向于面對面的交流。試想一下,當你跟一個人面對面交談時,你可以看著他的額頭、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可以觀察他的表情,欣賞他的微笑、理解他的皺眉、擠眼睛、憋嘴等等很多個細節(jié)動作其中可能代表的含義,從而了解并感受他的內(nèi)心,當然,他也一定會看你。打個比方:如果用手機聊天,你的對象是一個你有所了解的人,那你也許可以猜到對方會不會跟你繼續(xù)說下去,對方將要說什么等;相反地,如果對方是一個陌生人,你還有把握能猜到嗎?但是面對面的交流就更有把握通過微表情猜到對方的內(nèi)心,這是簡單的文字絕對不能代替的,雖說在某些時候眼見不一定為實,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在一個人毫無戒備的條件下,他所展現(xiàn)出來的一切都值得參考,這是我喜歡面對面交流的最好的解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