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核臺上,湯鵬緩緩的打開茶包,眾委員的眼光全部集中到了里面的茶葉上。
好香啊,剛一打開包裝,眾人就聞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光是聞到這茶香,就讓人精神一震。
絕對的頂級好茶??!
眾委員暗暗稱贊,但心里沒有太過驚訝,因為他們清楚,只是好茶,不足以和之前的神奇杜康酒相提并論,也做不好所謂的聯(lián)合運營。
真正的關鍵,是在輝義集團的計劃書和配方表上!
想著,眾委員看向了手里的配方表和計劃書。
看到配方表依然分成古文和現(xiàn)代文兩種,湯鵬露出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表情。
他們也發(fā)現(xiàn),除了配方表,這里面,竟然還記錄了一本茶葉心得,名叫《茶經新說》,而這本書的封面署名,赫然寫著陸羽兩字!
陸羽?!茶圣陸羽?!
看到這個名字,湯鵬神色一震,之前的神奇酒飲品是傳說中的酒圣發(fā)明的,那這個茶難道又是茶圣發(fā)明的?!
想著,湯鵬倒吸一口涼氣,這蘇家到底什么實力什么背景,竟然一口氣弄來了雙圣的東西!雙圣臨門!
想到這里,湯鵬深深的打量了蘇云天一眼,過了好一會,這才算是穩(wěn)住心神,查看起了手里的市場計劃規(guī)劃文件。
認真的查看了一番,眾委員的神色都顯得有些怪異。
如果說剛才酒圣杜康的酒配方就已經夠夸張了的話,那現(xiàn)在整合了茶和酒的市場規(guī)劃更加讓人不敢相信。
因為文件中提到,在茶包之中,還有茶圣陸羽所著的《茶經新說》。
這本書上,不僅記載了高超的茶藝相關的手法,最關鍵的是,竟然還提高了如何利用新式手法提高種植茶葉的質量。
提高茶葉質量,這可是一句不得了的話啊。
他們國家,不僅產茶,也是茶葉消費的最大的國家之一,再加上茶葉的利潤高,很多地方發(fā)展農業(yè)經濟,種植茶葉都是優(yōu)先考慮的選項之一。
但是,優(yōu)質的茶葉除了需要科學的管理方法之外,地理條件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
一般來說,茶樹適合種在有一定高度的山區(qū)丘陵地帶和山坡上,因為這樣的地方,雨量充沛,云霧多,空氣濕度大,漫射光強,而丘陵地帶又有利于排水。
但是他們江寧市,地處平攤,也無高山,并沒有這樣的地理環(huán)境,以前也有人試著搞過茶樹種植,但效果極不理想,生長出來的茶葉品相差沒有任何競爭力。
所以近些年來,他們江寧已經放棄了這方面的發(fā)展打算。然而,按照計劃書上的說法,利用陸羽的《茶經新說》,可以改變這種情況,就算是他們這樣的平原地帶,也能種出優(yōu)質的茶葉!
也就是說,如果計劃書上說的是真的,那這個茶葉產品一經推出,帶動的可不僅僅是輝義集團的一個品牌了。而是可以帶動整個江寧的相關產業(yè)飛速發(fā)展啊。再加上釀酒相關產業(yè)的跟進,比起馳陽集團‘晶優(yōu)牌場效應管’帶來的未來,可是要清晰現(xiàn)實易實現(xiàn)得多??!
審核臺,眾委員的臉色都帶著一些興奮,他們都是市里的領導者,當然一眼就能看到很多東西。
但他們也沒有過于興奮,因為他們十分清楚,輝義集團這份商業(yè)規(guī)劃書里描述的美好未來,必須建立在它里面提到的《茶經新說》是真實的才行。
而對于《茶經新說》,無論是湯鵬還是其他委員,心中其實都不太相信。
他們更愿意相信蘇云天拿來這茶包,是為了配合之前的杜康酒,做的一種聯(lián)合銷售的噱頭罷了。
要知道,雙圣配方的吸睛程度可是遠遠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這么簡單。
當然,眾委員會這么想,也是有歷史依據(jù)和證據(jù)的,因為在歷史中,陸羽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茶道經典只有一本,那就是《茶經》
《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學類專著,是茶圣陸羽對人類的一大貢獻。
《茶經》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其主要內容和結構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茶經》共三卷十篇,“一之源”考證茶的起源及性狀?!岸摺庇涊d采制茶工具;“三之造”記述茶葉種類和采制方法;“四之器”記載煮茶、飲茶的器皿;“五之煮”記載烹茶法及水質品位;“六之飲”記載飲茶風俗和品茶法;“七之事”匯輯有關茶葉的掌故及藥效;“八之出”列舉茶葉產地及所產茶葉的優(yōu)劣;“九之略”指茶器的使用可因條件而異,不必拘泥;“十之圖”指將采茶、加工、飲茶的全過程繪在絹素上,懸于茶室,使得品茶時可以親眼領略茶經之始終。
陸羽二十一歲時,踏上了游歷考察之路。他一路風塵,經宜陽、襄陽,過南漳,潛心尋覓茶事、茶情。經過十余年實地考察,踏遍三十幾個州,搜集上千條茶聞軼事,歷經五年研究著述,又經五年增補修訂,這才正式定稿。在自己四十七歲的年齡,完成這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茶的巨作《茶經》。
也就是說,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沒有記載過陸羽寫過《茶經新說》這回事,有的知只是《茶經》。
帶著一臉不信,湯鵬和一種委員開始認真的查看起了手上的《茶經新說》
很快,眾人神色一震,他們發(fā)現(xiàn),這本書不像是假的啊。
比起計劃書上面只是提到了一句,這本《茶經新說》可以說是把這些相關技術方法寫得極為詳細了,就算是他們這些外行,第一時間就感覺極為靠譜。
特別是委員中一位專管農業(yè)的領導更是神色激動,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從這本書里,他看到了太多實際而富有創(chuàng)新的東西,甚至一些以前有想到過發(fā)展方向,但苦于沒有突破方法的,在這上面都能看到一條明路!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04-10/5e900dad9dbae.jpeg)
超級灰豬
求推薦票~~~大家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