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逆行師徒

第三章

逆行師徒 天燈大道 2142 2020-08-26 12:00:00

  “喂,我問你,那妖怪行兇前,你們村子里有沒有發(fā)生過什么怪事?”悟空將一行人按在墻上,眼睛死死的盯著他。因為悟空見其精元未失,肯定不會有小孩,問他也可以問出個所以然來,不然問著問著這人有感而傷的,他還問個什么。

  行人看著悟空那兇狠的眼神,再配上他那光頭,兇狠的樣子越發(fā)強(qiáng)烈。心有膽怯的他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問道:“這位兄臺,有話好好說,你這么兇的看著我,我也不敢回答呀,敢問兄臺姓甚名誰,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問那妖怪的事又是干什么?”

  “我說,你怎么這么多廢話,老子法名悟空,過來除妖的,你趕緊把知道的說出來,我也好除妖!”悟空不耐煩的收回手,眼神看起來卻更加兇狠了!

  法名?這人是個和尚?可他渾身上下都是肌肉,吃素還能有這么強(qiáng)壯的身體的嗎?長得還這么兇,一點也不斯文,倒是后面那個白面小生,有點像個和尚。

  悟能發(fā)現(xiàn)行人看向了他,靦腆地笑了笑,合掌說道:“阿彌陀佛!”

  這才有禮貌嘛!

  “小子,你再不說,下場就和這塊石頭一樣,煙消云散!”悟空握住石子,一用力,在行人的眼中化為塵埃!

  行人驚恐的看著悟空的手,立刻回答道:“那個,我……我我,就是前幾天我們村那陳清跑來向我們求救,說那妖怪有那么長的脖子,那么尖的牙齒,那么大的頭,把他兒子和侄女給吃了,大哥還跳進(jìn)江里要和那妖怪拼命!起初我們也不信,只是到江邊將他的大哥陳澄拉上岸,陳澄還跟瘋了似的,拿著漁叉還想往下跳。我們當(dāng)然不能讓他……”

  “你丫的唧唧歪歪的講些什么呢?讓你講講妖怪行兇前,村子里有沒有發(fā)生過什么怪事?你在這扯這么多沒用的干什么?”悟空不耐煩的一腳踹到墻上,濺起一陣塵灰,打斷了行人手舞足蹈的描述。

  行人哆哆嗦嗦的又說道:“那我也不知道什么算怪事??!我們村里一向很太平的,除了……哦,對對對,村上的老人都說,那妖怪是來報仇的。”

  “報仇?”

  “對對對,就是報仇!”

  行人那個高興啊,這位爺終于感興趣了,于是繼續(xù)講了下去。

  在行人又一次手舞足蹈的描述下,悟空大概知道了前因后果,就是有次打魚打上來一只像人一般大的黿,村里的老人不讓吃,可他們哪顧得了那么多,見了這等美味眼都離不開,當(dāng)天就把它燉了,除了那幾個固執(zhí)的老人,人人都分了一碗。

  這次的行兇妖怪又是大黿,所以才會有老人說這是報應(yīng)!

  “這位大哥,我可以走了嗎?該說的我都說了,真就這件怪事了,不過啊,那報不報仇的我是不信的啦,畢竟那是一年前的事了,如果那黿真是此次行兇妖怪的兒子,那早就來報仇,哪還要等這么久呀!”行人講得久了,也漸漸不再像先前般怕悟空了,還說了自己的想法。

  “行了,你走吧!”悟空擺擺手令其離開,行人立刻點頭哈腰道:“這就走,這就走!對了,你剛剛說你是來除妖的?那大妖怪可厲害啦,你還是走吧,就你這身板還不夠那大妖塞牙的,勿丟了自己的性命?!?p>  說完,那人便走了。

  我斗戰(zhàn)勝佛還是第一次被人這么瞧不起呀,悟空覺得好笑,心里卻又有一些釋懷,果然這的人的民風(fēng)還是向善的,遇見兩個都讓我們早些離去,勿丟了自己的性命。

  “悟能,走,見師傅去!”

  “不用再問了嗎?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什么的!”

  “以你師兄的聰明頭腦,早已經(jīng)看見了結(jié)局!”

  而另一邊,敖烈化作白龍帶著唐三藏來到妖怪的住府,外面圍著一群蝦兵蟹將,持著手中的武器對向來者,心中忐忑不安,連著手中的兵器都跟著顫抖。

  倒不是因為唐三藏,而是其所乘的白龍,敖烈雖然入佛門已久,龍戾之氣已然全無,但其體內(nèi)那股龍中貴族的血脈仍然不變,使這些蝦兵蟹將心生驚鄂。如若敖烈還有龍戾之氣,他們早已潰不成兵。

  “恭迎兩位佛佗光臨寒舍,老朽有禮了!”

  這時,府內(nèi)出來一位老者,向唐三藏兩人行禮道。

  附近的蝦兵蟹將見一邊是自家的大王,一邊是佛,干脆跪在地上什么也不說,向誰先問候都不對?。?p>  而唐三藏看著這位老人的面相,便已有把握此妖向善,再以法眼觀望,其紅光普照,即使干了偷搶小孩此等大惡之事,體內(nèi)仍有大功德,令唐三藏不禁心生敬意。

  “這里說話不太方便,請與我到府上一坐。”老者俯身恭請,唐三藏回禮后向府中走去。

  府上,唐三藏為上座,敖烈卻只是站在其身旁,不理會老者的安排。

  “剛剛您也應(yīng)該看到了老朽身上的功德,老朽一生向善,大善無為,小善不斷,除了近幾日所為,老朽這一生都再無惡事,請佛主持公道!”

  老人跪在唐三藏面前,帶著憤怒與悲苦說道。

  “施主請起,您這等功德可不是行小善便可積起,實為謙遜。就是我不知,這村民因為何事激怒您老人家?”唐三藏將老人請起,向他詢問道。

  “佛有所不知,老朽有一兒子,天生愚鈍,修行百年也沒修出個什么,但他生性善良,為妖老實。十年前,因老朽閉關(guān)修行,讓他在府里不要外出??墒牵踔侨何r兵蟹將怕喪子之痛會讓我走火入魔,在前幾日我出關(guān)后才得知自己的孩子,在一年前便被岸上的村民給吃了。老朽恨啊,為什么我要受喪子之痛,而他們卻無任何代價!”

  說到這里,老人怒捶胸口,激動不已,“所以,我也要他們感受一下喪子之痛,可是當(dāng)我將他們抓來之后,看著他們那無助的表情,我卻狠不下心來!”

  果然,向善之人在行大惡之事時,總邁不了最后一步,這便是善人。不過喪子之痛都能忍下來,不失理智,實為可敬!

  可惜了老黿的孩子,事情發(fā)生已經(jīng)過去了一年左右,意識早已轉(zhuǎn)世輪回,當(dāng)然這些話唐三藏不會說出來。

  “阿彌陀佛,死不能復(fù)生,施主節(jié)哀。貧僧定給你主持公道,還請希望你可以放了那二十幾位孩童!”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