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我的七年之路

第三章 小興工作室

我的七年之路 興語未止 3776 2020-08-20 11:49:07

  這一次的脫口秀專場的成功,不光在賈汪校區(qū)鬧得沸沸揚揚,當時我們的脫口秀專場這事還傳到了泉山校區(qū),同時專場結束之后,我、邵偉、張帆還有陳龍飛我們哥四個的感情也變得非常的鐵,當時我們四個取了一個名字——賈汪四大天王。當時的我們四個都非常的傲嬌,現(xiàn)在回想起來的確過于幼稚了,但是我們當時秉承一個態(tài)度,那就是我們哥四個就沒有在賈汪校區(qū)搞不定的事。當然了,我們幾個也沒做什么壞事,但是當時大家都有一點飄了。邵偉有一個朋友是做教育的,所以我四個也一塊在校園里面擺地攤賣過書,后來泉山這邊有兩個學長準備到賈汪校區(qū)去做小龍蝦,也是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我們,這兩個學長一個叫彭昕宇,一個叫史旭峰。后來因為其他原因沒有在賈汪校區(qū)做小龍蝦了,但是我們之間也算交了個朋友。

  這兩個學長比我們大兩屆,所以我們剛大二般到泉山來的時候他們就大四了,他倆是天天嚷著說帶我們賺錢,所以大一結束的暑期里面有帶著我們給新生賣床上用品,開學之后又帶著我們給新生賣電話卡。其實后來想想我們也要感謝他倆讓我們快速地成長和快速地了解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市場的內部情況,當然沒多久之后我們便成為了路人,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我們做的一些創(chuàng)業(yè)項目跟他們沖撞了。

  在大一結束的暑假,我自己反思了很多,因為即將大二的我們將會搬到主校區(qū),也就是泉山校區(qū),這個校區(qū)里面就有幾萬人,不甘平凡的我總是在想著如何能在這么大的環(huán)境混出自己的巔峰呢?我想了很多,通過上次的脫口秀專場也反應出來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團隊的力量要遠遠大于單槍匹馬。

  在2016年9月3日這天,我和邵偉,張帆、繆晶晶、余昊、朱慧吉、宋陳珊、顧佳玲、張星園、郝瑩瑩我們九個人在江蘇師范大學21世紀大樓成立了小興工作室,有的小伙伴可能在后面也不會提到了,所以就簡單的做一些介紹吧。

  顧佳玲:在大一的一次活動中相識,因為她說話是娃娃音,平時說話就好像當時最紅的papi醬錄的視頻里面的聲音一樣,所以當時覺得這個女孩如果有一些屬于她的好段子,應該能夠通過娃娃音的表演成為一名出色的脫口秀演員吧,我記得當時我還答應說親自給她寫段子,但是后來我自己一直都很忙,一直到后面她的退出,我也沒有給她寫過段子,同時她也沒有上臺說過脫口秀。其實現(xiàn)在回想起來也是挺遺憾的。

  張星園:她是我大學四年同班同學,也是我們班我唯一的貴州老鄉(xiāng),可能因為是唯一老鄉(xiāng)的關系吧,大一的時候我們經常下課一塊去吃飯,我們關系一直很鐵,所以自然而然成為了我們工作室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其實說起來挺感謝她的,如果不是她,我大學可能就會掛更多科了。19年她畢業(yè)之后考了貴州貴陽的公務員,我們偶爾也有聯(lián)系,但是我想我們下次再見面可能就是她結婚或者我結婚的時候了。

  朱慧吉:她是我在大一的一場晚會中認識的,我記得當時我們好像是一起表演了一個小品認識的,這個女孩非常的有想法,給我的感覺是屬于那種飽讀詩書的人,她對于很多事很有見解,尤其是小興工作室成立的前期,我也經常像她詢問我的很多想法,小興工作室成立的時候她相當于算是一把手了,她當時負責很多東西,而我只需要負責自己的脫口秀。17年9月,因為她要準備考研,所以她選擇退出我們這個團隊,18年的時候我在考研的教育機構做半全職,負責整個師大的市場,因為她要咨詢一些關于考研的問題,所以我們那一小段時間才聯(lián)系了一下,平時就只有偶爾節(jié)日的時候祝福一下,后來她考研考上了上海的大學。畢業(yè)之后跟她聯(lián)系過一次,但是當時通電話的時候沒通幾分鐘好像誰有事就給掛了。因為在畢業(yè)典禮的時候很巧她坐在我后排,我們當時打了招呼之后,沒聊幾句之后感覺根本沒有話題,所以也可能因為大家最后一天離校的時候碰到了也沒怎么聊天的原因導致我們畢業(yè)之后誰也想不起來主動聯(lián)系對方吧。她大一的時候送給我一個筆記本,我到現(xiàn)在還沒有用過,因為筆記本的首頁她寫了一段話,這個筆記本算是見證了我們之間的友誼,所以我到現(xiàn)在還保存著;她大二的時候去BJ玩回來送給了我一支刻有“清華大學”字樣的鋼筆,我記得有段時間這支鋼筆一直在我的公文包里面,但是有一次不知道怎么就壞了,然后我就給丟了。

  宋陳珊:一個福建的女孩,大學跟我一個學院的,在大一的時候竟然有人說她是我們院的院花,然后我一舍友還把她當成女神,所以當時我可能覺得這么神奇的人物,應該認識一下吧,所以我就主動加好友,也算是交朋友了吧,后來有些熟了之后,有一天晚上在操場上轉圈的時候,碰到了,然后就一塊聊了很多,她其實跟我舍友形容的女神并不一樣,她給我講了她高中的很多故事,盡管我現(xiàn)在記不得都講了些什么故事,但是這些故事總結下來就是她是一個比較吃苦耐勞的女孩,也希望大學能夠過得充實,過得精彩,還說很羨慕像我有夢想可以追求的人,所以自然而然她成為了我們工作室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她本科畢業(yè)之后回到了福建工作,但是我們也很少聯(lián)系了。

  當然了,此時可能大家提出了疑問,為什么大一的時候所謂的賈汪四大天王里面怎么就只有三個人是小興工作室的創(chuàng)始人,另外一個陳龍飛呢?其實并不是因為我們有所鬧僵,而是大一的時候盡管我們號稱四大天王,但是他跟張帆的關系比較好一點,其實我跟他除了當時在我們四個人的群里聊天之外,幾乎沒有我倆的單獨聊天,因為我感覺我和他之間其實并沒有很交心,所以工作室的成立就沒有找他,當然,進入大二之后我們四個人的賈汪四大天王的群也再沒有人說過話了,有的小伙伴可能發(fā)現(xiàn)我們工作室的創(chuàng)始人里面除了剛剛單獨介紹的四個人以及之前提到過的人之外,還有一個人——郝瑩瑩。郝瑩瑩大一的時候是班長,然后我們也算認識,然后她跟繆晶晶的關系特別好,然后跟邵偉也比較熟,所以她不光是我們工作室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而且在16年冬天的時候,郝瑩瑩和我、邵偉、繆晶晶我們四個有一天晚上一塊聚了一下,然后我們四個就拜了把子,然后我們四個人建了一個群,群名叫“四塊把子肉”,對于“四塊把子肉”來說,整個大學期間我們感情都非常好。

  我們的工作室成立沒兩天,我們院里的領導也知道這事,然后我們院里領導問我要不要把小興工作室變成一個院里面的社團,當時我一口就否定了,因為我知道變成學校里面的社團之后你的很多活動都將會受到限制,而16年秋天的小興,是一個非常狂的小伙子,或者可以說是一個很有抱負,很有想法,很有沖勁,闖勁的這樣一個人,在他的眼中小興工作室的未來應該更輝煌,而不是局限在學校里面的一個小小的社團。

  2016年9月底,也就是小興工作室成立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在江蘇師范大學敬文報告廳舉辦了一場我個人的脫口秀專場晚會。敬文報告廳是屬于學校里面的財產,是不對私人或者團隊租借的,必須要院里在指定的條子上面蓋章,而我們當時的工作室不屬于學校里面的社團,所以沒法借到敬文報告廳,我后來打聽之后才知道我們院管這個章的老師是我大一的班主任,雖然我們班主任我們班同學大一就只見過一次面,但是我畢竟是班長,所以跟班主任還是見過幾次面的,所以我當時跟我大一的班主任侯老師再三保證說這場晚會不屬于任何盈利性質的,門票是免費派發(fā)的,而辦脫口秀專場是我的夢想,在我死皮賴臉的再三保證下,侯老師給我蓋了這個章。

  這次的脫口秀專場弄得很失敗,如果滿分100分,我只能給他及格的60分,整場晚會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了,負責敬文報告廳的老師說我從來沒有遇見過這么短的晚會。晚會結束的第二天我們工作室召開了總結大會,主要的目的是我們籌備時間太短了,而且大二剛到泉山校區(qū)的我們對這個幾萬人的校區(qū)拿捏不準,換句話說就是我們陌生的因素太多了,還有就是因為我在四月份的時候舉辦過一次脫口秀專場,而一向不想講老段子和追求段子原創(chuàng)的我,從四月到九月短短的五個月時間里面沒法再寫出更多的段子,或者說沒法寫出可以說一個多小時的段子,我記得大二的時候我經常自己一個人坐火車四處旅游,目的就是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故事,然后寫段子,因為段子來源于生活。

  因為這次專場的失利,其實對我打擊比較大,我一個禮拜都沉浸在這件事里面,其實這次脫口秀專場的失敗,除了剛才我說的“理由”之外,其實我自己心里非常的清楚,主要原因是我太自以為是了,我總覺得自己非常的優(yōu)秀,可以在舞臺上把原本寫的段子表演出來之后,還能現(xiàn)場想段子來表演,甚至我覺得自己的記性是最好的,因為我一直沒有背稿子,一直到演出當天我才開始背段子,而我寫的足足一個小時的段子卻只在舞臺上說了四十多分鐘,后來自己看視頻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是自己表演的時候漏掉了一些段子,確切地說是自己把有的段子給忘記了。回想四月的脫口秀專場,雖然當時我沒有團隊,都是請朋友來幫忙的,但是我們足足準備了一個月,而我在演出的一個星期前就已經每天晚上把自己鎖在大學生活動中心里面排練,而這一次,演出當天還在背段子,總覺得自己只要知道段子的大概就可以表演出來了,實際上我錯了,大錯特錯了!其實現(xiàn)在的我挺感謝這次的失敗,雖然它讓我反思了很久,但是至少通過這次的失敗,我再也沒有犯過同樣的錯了。其實每個人都能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而我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也有一個優(yōu)點——那就是我從來不會讓相同的錯誤在我身上犯第二次!

  在16年10月,也就是工作室成立一個月之后,我們準備擴大一下團隊,當時我們一共招了六個小伙伴,其中印象深刻,或者說跟我到現(xiàn)在都還有交情的就要數(shù)數(shù)統(tǒng)學院的葛克和李晨龍了,當然了,在16年12月,我去南京參加了JS省大學生脫口秀決賽,盡管并沒有拿到太好的名次,但是畢竟當時南京地方電視臺和江蘇衛(wèi)視也有報道過這事,也算上過電視露過臉了吧。

興語未止

行動大于心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