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日,趙維踏踏實實在帳中養(yǎng)傷,不管窗外之事。
趙與珞則是忙完公事,便盡量來陪陪趙維,哪怕只是一起吃頓飯,也是好的。
這其間,趙與珞發(fā)現(xiàn),兒子確實改變不少。仿佛經(jīng)此一役真的長大了。懂事多了。
不過性子還是那個性子,說起話來混蛋至極,能氣死個人。
這幾天,趙與珞一直在想,太后為什么讓趙曄頂替,可是終不得頭緒。
又礙于當?shù)拿孀樱幌胱尰斓皟旱靡?,就這么繃著。
直到一天傍晚,趙與珞照例來趙維這里陪到用晚飯。
父子閑聊,無意說起當下時局,趙維一邊扒飯,一邊問道:“接下來怎么辦?咱們在瓊州呆的時日可不短了,張弘范不定哪天就追過來了,到時往哪兒跑?”
趙與珞笑罵,“混蛋小子,就知道跑!太尉已經(jīng)主張屯兵固守瓊州,與元軍決戰(zhàn)?!?p> “噗!?。 ?p> 趙維一口嚼爛的米飯噴出去,“固守?那太后不是白忙活了?”
弄得趙與珞也怔住,“怎地?”
啪!只見趙維把筷子一摔。
“什么叫怎地?張世杰那廝在崖山?jīng)]死成,又把大宋的墳地挪瓊州來了?他特么到底是領(lǐng)兵的,還是挖墳的?”
此言一出,倒把死趙與珞驚出一身冷汗。
“你...你這孽障,不可胡言!太尉一心為國,怎容誣蔑?”
“我的親爹啊!”趙維長嘆一聲,“你是真不知道,還是跟陸相一起裝傻啊?你就不覺得崖山敗的詭異?”
崖山宋亡,在歷史之中無疑是悲劇。
可是,從戰(zhàn)略的角度來說,這場悲劇可不是時運不濟,而是一場人禍。
那時的大宋確實茍延殘喘,但絕不應(yīng)該是氣數(shù)已盡,更不應(yīng)該亡于崖山,完全是張世杰戰(zhàn)略上的愚蠢。
這事還得從頭說起。
起初,元軍攻破臨安,江萬載帶小朝廷出逃,一路逃至香山,躲于沙勇村馬南寶家中。也就是馬小乙他爹家里。
君臣無路之時,又因為馬家曾在崖山為官,熟知其險,便向君臣推薦了這樣一個戰(zhàn)略要塞。
張世杰、陸秀夫,還有接替父親江萬載、時任殿前司都指揮的江鉦,親自勘察無誤之后,這才定下了于崖山布防抵擋元軍的決策。
而且,當時的大宋也不是全無一戰(zhàn)之力。各地勤王的義軍,加上殿前司精銳足有十幾萬之眾,戰(zhàn)船上千艘。
而且,還有瓊州為海上補給線,有德慶的江璆(qiú)為陸上策應(yīng)。如果決心固守,也未必守不住。
但是,誰也沒想到,軍中的兩大支柱,江鉦和張世杰會在戰(zhàn)略上出現(xiàn)分歧。
當時,江鉦主張分兵據(jù)守,在崖門水道的南北兩端各屯重兵。
這樣一來,不但元軍進不了崖門,而且可以控制一段海岸。且兩軍互為后路,以備萬全。
而張世杰則是死活不同意。他主張合兵一處,以鐵索連舟,在崖山海面構(gòu)筑水寨。
說白了,就是“王八陣”。
二十萬軍民縮在一塊兒,綁在一塊兒。元軍進崖山,我閉寨不出,與之抗衡。
為此,張世杰甚至以為江萬載發(fā)喪為由,把江鉦給支走了。讓蘇劉義掌管殿前司,江鉦的族弟江鎬為副手,掃平了戰(zhàn)略上的障礙。
結(jié)果......
結(jié)果自然不用多說,張弘范大軍一到,把崖山南北水路堵死,那可真是不折不扣的甕中捉鱉??!
從年初圍困崖山開始,元軍切斷了宋軍補給。水寨之中斷水斷糧,百姓只能以海水解渴。
海岸也是盡落敵手,張弘范也不急著攻寨,以炮石襲擾,打得大宋只能當縮頭烏龜。
直到那日,張世杰率軍決死出戰(zhàn),大敗而返。這才有了陸秀夫抱著趙昺跳海,二十萬軍民有樣學(xué)樣的歷史慘劇。
這段要是真較真兒的話,張世杰起碼能分八成鍋。
只是趙維沒想到,崖山一敗也就算了,現(xiàn)在居然還要來?這張世杰對王八陣就那么執(zhí)著嗎?
“爹??!你不會看不出來吧?崖山都沒守住,瓊州這四面漏風(fēng)的地方就能守得???太尉這一招固守,實乃昏招?!?p> 一番肺腑之言,說得趙與珞都有點不確定了。
“你是說...張?zhí)惧e了?”
“呵呵?!壁w維冷笑,“錯了倒還好說,就怕......”
趙與珞皺眉,“就怕什么?”
“就怕太尉明知是死,還有意為之?!?p> 趙與珞一聽,登時炸了:“不可胡言!太尉赤膽忠心,怎會如你所言?”
不想,趙維根本不吃老爹那一套,“還真不是胡說。爹你不在崖山,有些事不一定有孩兒看的真切?!?p> 啪??!趙與珞一拍桌案,“我看你是討打!你可知,這些話要是傳將出去,太尉做何罪名?”
“那是賣國!!逆君?。 ?p> 卻聞趙維道:“賣國倒不至于,太尉忠還是忠的?!?p> “那你還說這些話?”
趙與珞氣的不輕。
要知道,故意落敗,毀崖山防務(wù),和戰(zhàn)略有失,那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
這不得不讓趙與珞多想,張世杰為什么要這么做?
“爹啊!”趙維直視趙與珞。
“孩兒再和你說點當日實情吧!當時太尉落敗,派人接官家突圍,可是陸相公...陸相公卻以不是江氏族兵,恐為元軍細作為由拒絕了?!?p> 趙與珞心中狐疑,“這...有何不妥?江氏族兵自臨安城破之后就護衛(wèi)官家左右。當時甚亂,誰也保不準會不會混入元軍細作,陸相也只信得過江家人了吧?”
“是嗎?”趙維一挑眉,“爹真覺得妥當?太尉身邊怎么會有江氏族兵?”
“?。。?!”
趙與珞腦袋嗡的一聲,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關(guān)鍵。
是啊!張世杰與江鉦不合,大戰(zhàn)之前甚至把江鉦擠走。御前的江氏族兵都在江鎬手中,張世杰怎么可能派來江氏族兵?
陸秀夫不可能不知道這些,又怎么會以非江氏族兵為由,而不前往呢?
但是,陸相為什么會說出這句?為什么不往?
信不過張世杰?有可能!
如果按趙維說的,張世杰故意敗,那還真有可能。
可不對?。?p> 如果陸君實信不過張世杰,以他的手段和權(quán)力,完全可以把張世杰擠下去,又為何等兵敗了才不信任呢?
趙與珞越想越頭疼,越想越想不通。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陸相也不信太尉嗎?”
今天趙維說出這些,著實驚到了趙與珞。
只見趙維搖了搖頭,“不是陸相不信太尉,而是陸相與太尉就算沒有暗中勾結(jié),也已經(jīng)達成了某種默契。”
“什么???”
趙與珞聲調(diào)都變了,“怎么又牽扯到了陸君實?!?p> “爹!”趙維站了起來,“還看不明白嗎?張?zhí)疽淮紝?,逃亡?shù)年,怎可能不留后路地擺什么王八陣?”
“他明知水寨連舟沒有退路,還決意如此,那就是沒打算讓大宋逃出崖山!”
“而陸相等太尉一敗,不想著帶皇儀突圍,而是找了一個理由拒絕,甚至要抱我大侄子跳海。這說明,他也沒想過要出崖山?!?p> “崖山在他們眼中,那不是戰(zhàn)場,而是大宋的陵寢之地!”
......
————————
趙維的意思已經(jīng)再明顯不過,張世杰和陸秀夫之間已經(jīng)有了某種默契。
君死崖山,臣等效之,留下一個千古絕唱以告后人。
這當然不能說他們不忠。
事實上,如果沒有趙維,在原本的歷史中,陸秀夫隨君隕落,張世杰雖突圍成功,但得知趙昺跳海之后也沒有獨活,在風(fēng)浪之中任由艦船落海,追隨趙宋而去。
實打?qū)嵶龅搅耍M忠盡義。
那為什么還要故意輸?shù)粞律?,故意放棄突圍呢?p> 說白了,就是看不到希望。
人是有極限的,古人也是人。當所有不可承受之重都壓于一肩之上,古人也會崩潰,會選擇自我毀滅。
張弘范對文天祥有一句話說的沒錯,哀莫大于心死!
雖然大宋還有皇帝,雖然還有可戰(zhàn)之兵,雖然趙宋各處還有不屈的宋人在頑強抵抗。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義旗被推倒,越來越多的守國義士或戰(zhàn)死,或擒于敵手,大宋可以抗爭的力量越來越小,臣民的心氣兒也越來越低。
一路逃亡,什么時候是個頭?又什么時候可復(fù)國興邦?
這些重擔(dān),都壓在末宋這些臣子身上。
而隨著文天祥被俘,江萬載西去,百姓、臣子、君王的希望又只凝聚在張世杰和陸秀夫身上,這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張世杰看不到希望,陸秀夫也看不到希望,隨趙宋沉海的二十萬軍民也看不到希望。
也正是因為看不到希望,才選擇毀滅。
沒辦法,古之節(jié)義便是如此,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可悲壯赴死,也不想茍安于世。
他們管這叫氣節(jié),趙維以前不懂,現(xiàn)在有些明白,但亦不茍同。
“爹!”看著失魂落魄的趙與珞,“你兒子我是混蛋不假,但卻不是傻子。這些就差擺在明面兒上的東西,還是看得清楚的?!?p> 趙與珞怔怔看著趙維,想著他那句“我只是混蛋,但卻不是傻子?!?p> 這哪里是不傻,簡直就是通透。
“可是...”趙與珞仍不肯相信,“既然已有必死之志,那為何......”
猛然驚醒,讓璐王頂替的是太后!
明白了,趙與珞全明白了。
太后為什么反常地推出趙曄,正是因為太后不想大宋就這么亡了。
她還不甘心,所以沒通過陸張二人就做主推出趙曄,想借此來提振三軍,也妄圖讓陸張二人改變心意。
可惜,太后終究徒勞,張世杰還是選擇了固守。
......
————————
自趙維那里出來,趙與珞有些失魂落魄。
盡管他心如明鏡,大宋覆亡只是早晚之事。他們這些人,不過就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但是聽到張世杰掘墳趙宋,陸秀夫居然也聽之任之,趙與珞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這一夜,注定輾轉(zhuǎn)無眠。
第二天,趙與珞依舊像丟了魂兒一般,早飯擺在面前卻是一口未動,怔怔發(fā)呆。
直到內(nèi)侍來發(fā)旨,說是官家邀朝臣皇帳議事,還是關(guān)于瓊州防務(wù)的問題。
趙與珞先是愣了愣,隨后面色潮紅,內(nèi)心極不平靜。
要不要反對?要不要拆穿張世杰?要不要救大宋于危難?
帶著這樣的忐忑,趙與珞憔悴出帳,向皇帳而去。
一路上,不明就理的百姓還在議論璐王救難之事。
但趙與珞卻是沒半點心思聽之嚼舌,國至于此,那些都不重要了。
渾渾噩噩地到了皇帳之中,默然班中。
......
“張弘范水軍隸屬北地,補給要從北方千里而下。加之若南下追擊瓊州,需有元帝召御才能與阿里海牙合兵一處。”
“所以,兩三月之內(nèi),張弘范之軍不可能出現(xiàn)在瓊州外海,我們要面對的只有阿里海牙的兩廣之兵?!?p> 看來,沉默的不止是趙與珞,除了張世杰機械地陳述軍機之外,所有人都是低眉頷首地靜靜聽著,狀如呆傻。
這一幕,讓趙與珞有了一絲明悟,不是張世杰、陸秀夫怠政等死,是大宋已經(jīng)到了這一步。
“成王殿下......”
“成王殿下?”
也不知沉迷于悲痛之中過了多久,忽聞張世杰在叫他。
“???”趙與珞茫然應(yīng)聲,“太尉...有何計較?”
“呃。”鬧的張世杰一陣無語。
“世杰剛剛在說,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布置防御,趕在張弘范南下之前鞏固瓊州防范。成王對瓊州形式的了解當比我等明了,不知成王以為如何?”
“這......”
趙與珞不由得想起趙維昨晚的話:
“張世杰在掘墳!陸秀夫有默契!若依他們,大宋必亡??!”
時機??!
趙與珞知道,這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時機。如果他當?shù)罘磳淌丨傊荩苍S大宋還有救。
躊躇良久,趙與珞眼圈泛紅,看了眼高位上的楊太后。只見太后已經(jīng)暗自垂淚,臉色灰敗,顯然也已經(jīng)放棄掙扎。
趙與珞咬了咬牙,他想反對!
因為做為一個趙家人,怎么忍心讓大宋最后的希望毀在他們這群人手中。
可是,趙與珞同樣也感無力,因為他不知道反對之后,該怎么辦?
“臣....”
“臣附議”三字重若千鈞,趙與珞怎么也說不出口。
這時,蘇劉義、陸秀夫,還有一眾朝臣,無聲圍攏而來。
陸秀夫親手將趙與珞攙起,與之并肩,頹然說出一句,“臣等...附議!”
哀莫大于心死,張弘范那句說的一點沒錯。
在眾人看來,也許陸相公和張?zhí)臼菍Φ?,既然救國無望,那就選擇體面一點的結(jié)局吧!
趙與珞茫然看著眾人,終于明白,原來通透的不只是混蛋兒.,這里所有人其實已經(jīng)早有準備。
撲通一聲,趙與珞面北而拜,“臣...萬死!”
上首的小趙昺不知道相公們?yōu)楹纬钊莶徽?,但楊太后卻是心如明鏡。
抹了一把眼角余淚,“祖宗在上,哀家亦是萬死莫辭!”
說完,吩咐內(nèi)侍,“就依太尉之策傳旨吧!無論結(jié)果如何,終對得起祖宗了?!?p> 楊太后努力過,可是一個趙維喚不起斗志,一個趙曄也是徒勞。
“......”
“......”
皇帳之中,哪像是抗敵議政,倒像是特么的靈堂悼念。
“且慢!!”
正當所有人為大宋提前默哀之時,帳門前一個渾身纏滿綁帶,衣冠不整的少年一聲高叫。
“老子有話要說!”
正是趙維這個混蛋寧王,出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