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系統(tǒng)培訓
李敬云能夠感覺到自己身上的變化,特別是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拍攝,哪怕沒有經(jīng)驗條的顯示,他也能夠切實感受到自己演技的變化。
這種變化不是原本他從趙凝秋那里學到的將自身融入到角色之中,然后表演就是屬于不經(jīng)意之間流露出來的了,而是他能夠清醒的認識到自己應該調動哪部分肌肉,表現(xiàn)出怎樣的動作,然后將所要表現(xiàn)的內容展示出來。
從理解上來講,這樣表演顯得很是刻意,并且讓人感覺太過偏向于技巧性地內容,但是真的在表演過程,李敬云反而不會去考慮用什么樣的技巧。
因為一旦去考慮的時候,就能夠感覺到前后的銜接問題,讓整個表演就會顯得磕磕絆絆。
就像進行射擊的時候,在一開始肯定是牢記射擊三要素,但是隨著對技巧的掌握,起手便是符合要求,哪怕有什么意外也能夠下意識調整過來。
這種的表演方式是技巧性質的么,的確是,但是是通過學習技巧就能夠展現(xiàn)出來的么?恐怕不見得。
應該說,當將表演也做到了“無它,唯手熟爾”的境界時,就很難將判斷這種表演是帶有刻意的成分還是自然而然的表現(xiàn)了。
李敬云從蔡永平這里確實是接觸到了表演的另外一種可能,不再是之前那種憑借靈光一閃,讓自己可以憑借著“豐富的經(jīng)驗”來完成角色的表演任務,如果沒辦法出現(xiàn)靈光一閃的狀態(tài),李敬云的表現(xiàn)也稱不上是多么好。
現(xiàn)在蔡永平引導他走的路,反而是專業(yè)表演者應該走的路,任何一個專業(yè)的好演員,并不是總是在等待自己的狀態(tài),而是在任何狀態(tài)任何情況下,都能夠交出一份令人合格的答卷。
或許,這是對任何一種職業(yè)都會有這樣的要求,一般的情況下,可以對參與者不提太高的要求,而一旦進入專業(yè)的賽道,就會要求你要有專業(yè)的表現(xiàn)。
蔡永平對李敬云的要求和引導他所走的內容,恰恰是符合他作為大周影視學院老師的身份,畢竟,他們教學生表演的時候,也是引導他們走上專業(yè)的道路。
當然,這并不是說李敬云在話劇社所學的內容并不對,或者認為趙凝秋教授的方式方法并不對,只是她最為最開始參與影片拍攝的表演者,更多是從生活中汲取足夠的經(jīng)驗,最終塑造出了自己現(xiàn)在的表演方式。
應該說趙凝秋自己給自己找到了適合自己學習的表演方式,并且她在技巧上也不比蔡永平之類科班出身的人弱,在有些地方她更容易拿出貼合自己貼合生活的表演,自然是容易形成對照搬技巧表演方式的碾壓。
但是,她的成長并不是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很多東西都是從自身的經(jīng)驗來看,或許對或許錯很難得出一個準確的答案,而且這個答案是否是適合李敬云,同樣無法確定。
所以,趙凝秋能夠教李敬云一些表演的技巧,一些提升表演的方法,但很難提供系統(tǒng)的訓練方式,不要忘了,她的話劇社里面的成員,在入社之前多多少少都經(jīng)歷過系統(tǒng)的培訓,反而不太需要再經(jīng)歷一遍。
即便是這樣,李敬云依舊在話劇社里面有不俗的表現(xiàn),本身也就說明了李敬云“天賦”的厲害,或者說穿越所帶來“經(jīng)驗”的豐富。
藝術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表演作為一項藝術其實也并不例外。
李敬云確實能夠從“經(jīng)驗”里面獲取到表演技巧,但是這種未加工的粗糙表現(xiàn),終究是沒有辦法滿足藝術的要求,甚至會因為技巧的不足,讓許多經(jīng)驗白白浪費。
他的這種情況能夠明白是怎么回事的就已經(jīng)是很少人了,而明白是怎么回事還知道應該怎么做的人,就更少了。
還好,作為大周影視學院老師的蔡永平,并不是那種劃水的教師,而是有著過硬的專業(yè)背景,在剛開始表演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李敬云身上的問題后,迅速調整自己的拍攝計劃。
他太知道了應該怎么在拍攝過程中完成對李敬云表演的訓練,在他看來,李敬云是有了充足的水,但并不知道應該如何用這些東西。
只要他幫助對方搭好了框架結構,李敬云所擁有的“水資源”會自動的填充好,拿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結果。
而李敬云確實是不負所望。
“你們現(xiàn)在節(jié)奏上找的很對,接下來就要按照這個節(jié)奏推進,人物狀態(tài)呢,可以有變化,但是不能變化的太劇烈,”蔡永平在跟眼前的兩位主演解釋清楚他想要的東西,“你們之間的配合,還需要更加靈活一些,明白么?”
蔡永平說完眼睛掃過眼前的兩個人便知道答案了,“就是,像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一樣,我們不是機器,做一個動作然后得到一個反饋,我做a然后你就反饋b,人本身是很靈活的,所以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并不是那么刻板,你做了什么我就一定要反饋,我可能會提前做了反饋,也可能之后再反饋,但是整天表現(xiàn)上的話會很自然流暢?!?p> 看著兩個人若有所思,蔡永平也就明白自己不能夠再逼迫,很多時候并不意味著把所有的內容都告訴對方,對方就一點能夠明白所有的內容。
長久的教學經(jīng)驗告訴蔡永平,什么時候告訴到什么程度,什么情況應該讓對方多思考,這種進度的把握,他是屬于超水平的。
“如果不明白的話,我們接下來再拍幾次,拍的過程中你們揣摩一下,也就能夠理解了,在實踐中理解,在實踐中應用,光靠想有時候很難弄清楚的,反而一做就明白怎么一回事了?!?p> 李敬云站起身來點點頭,事實已經(jīng)證明蔡永平的話擁有足夠的可信度,因此,李敬云也愿意聽從對方的安排,畢竟,在表演上,對方才是屬于最為專業(yè)的。
“保國,你呢?”蔡永平轉頭問道。
“我沒意見?!?p> “既然這樣的話,我們就準備拍一下第七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