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多數(shù)人相同,從擁有手機的那天起,吳凡就手不離機,還并發(fā)了懶癌晚期和拖延癥,社交恐懼癥。他很清楚得記得,有一天老師在課堂上大談手機的危害,還詢問班里成績好的同學手機使用情況,當時他考了班里第三名,正尷尬地想著要不要說出實情,所幸老師只點了兩個同學。疫情期間,吳凡更是玩嗨了,睡覺八個小時,上課八個小時,游戲整整七個小時。也是那段時間里,吳凡茍上了王牌,這一直讓他頗為自得。
吳凡從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勤奮而努力的人,但他就這樣隨隨便便學著,天天瘋玩手機,仍取得了自己滿意的成績。他不買資料書,不補課,不收集錯題,遇到難題直接跳過,對完答案不看解析,他有時也想過改變,但成績出來后,算了算了,考的挺好的!就這樣,他去了市里最好的高中。我一定是個天才!他想著。如果我更努力一點,一點會更好的。我的人生,寂寞如雪!偶爾,他也自得地想著。
高中人才濟濟,臥虎藏龍。他依舊我行我素著,也還取得了大家都滿意的成績?他就繼續(xù)我行我素著。甚至于,他發(fā)現(xiàn),當他的某一科考差時,下一次大考就會考好;當某一科考好時,下一次大考就會考差。同時,他的期末考試一定會比上一次好。他也嘗試過有科學解釋,比如說因為某一科考差了所以在這一科發(fā)奮努力,彌補不足,所以下一次考好。但是……我是這種人嗎?他自問,不是!所以,為什么呢?他也不解其因。
他本想借一次考試的失敗好好努力,比如在暑假期間發(fā)奮學習,但成績出來后…他是班里第一!這是他從未有過的榮耀,更不要說他班里強者如林,恐怖如斯。“感覺有很多人都比我強,壓力很大?!边@是他經(jīng)常的想法,沒想到……算了,先玩幾天吧,反正保持是不可能保持的了,這次只是他們考差了,下一次不可能是我。所以不應該更加努力嗎?但…他從來都不是一個自控能力強的人,不然也不會在疫情期間游戲七個多小時。就這樣吧。他自暴自棄地想著,又愉快得玩起了手機。直到今天,他才恍然發(fā)覺,暑假,已經(jīng)過去一半了??粗沁€未翻開過的作業(yè)和放假前制訂的預習計劃,不禁哀嚎一聲,“怎么辦?作業(yè)都做不完,更不用說預習了。怎么辦怎么辦?還有七百多天就要高考了,再不努力就沒時間了!唉,算了,反正也做不完,先玩手機吧!”然后又拿起手機。這心態(tài),是不是沒救了?
吳凡一直覺得未來很迷茫。他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只有那假大而空的夢想,又時常沉迷手機無法自拔,感覺人生好墮落。我的未來應向何方?無數(shù)不眠的夜晚,他思索著,卻終不解惑。于是日子一天天過去,他也一天天得這樣頹廢著。
他自嘲地想著,終是凡人,何妄成神?